從收購沃爾沃到奔馳 吉利柳暗花明的這十年
吉利的十年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雖然帶來了幾次振奮人心的收購,但吉利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品牌的消化,和企業文化的融合。
這樣的難題在收購沃爾沃后尤為明顯,作為一家歐洲老牌汽車企業,沃爾沃可謂是“下嫁”吉利。在品牌文化和未來發展等方面就給吉利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題。沃爾沃的產品一直主打安全和穩定,而并非豪華。但對于吉利來說,他們更想要拔高沃爾沃的品牌形象,為其在中國市場營造出更好的發展空間。
在一次交流中,李書福曾親口說過,收購沃爾沃后理念的不同是最大的困難。李書福曾和沃爾沃的管理層探討:“難道將沃爾沃打造成像奔馳、奧迪一樣的豪華品牌不好嗎?”而沃爾沃高層卻給出了否定的態度:“不好,沃爾沃就是沃爾沃,它不會像奔馳也不會像奧迪。”沃爾沃的管理層對于品牌的定位和感情超乎吉利的想象,不僅如此,在沃爾沃剛剛加入吉利時,也對這個中國品牌是否能帶領自己走出泥潭充滿了疑問,這也曾為雙方的融合帶來了一些麻煩。
沃爾沃連續第五年創下全球銷售紀錄新高
好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隔閡也逐漸消散。吉利理解了北歐人對自身品牌的那份傲嬌,也用實際行動打動了沃爾沃。如今的沃爾沃不僅自身銷量迅猛增長,在過去的10年中,隨著歐洲市場的回暖以及中國市場的不斷耕耘,2018年沃爾沃全球銷量突破60萬輛,創造了品牌歷史的新高,這也是沃爾沃汽車連續第五年創品牌全球銷量新紀錄。而且新品牌領克的成功,也有沃爾沃做出的大量貢獻。
除了收購品牌帶來的問題,吉利自身的規劃也曾出現過重要的危機。2014年,在堅持了5年多時間后,吉利最終含淚放棄了多品牌戰略,重新回歸“一個吉利”戰術。2008年開始的多品牌戰略初衷是為了提速集團整體規模,并前瞻市場。但由于子品牌定位不清晰且差異化不明顯,再加上集團整體資源有限,所以五年多的發展收獲甚微。時任浙江吉利汽車集團總裁兼CEO的安聰慧曾坦言:“吉利之前多品牌不成功,主要原因在于產品本身以及對用戶細分市場沒有規劃。”
回歸一個品牌戰略的吉利發展更迅速
經過了短暫的陣痛,重組后的吉利精力更集中,產品定位更加準確。經過四年的努力,吉利汽車口碑與銷量均得到大幅度的突破,在2017年全年銷量突破120萬輛。隨后2018年,依靠強大資源和技術后盾,吉利重啟多品牌戰略。與沃爾沃共同打造的領克品牌一炮而紅,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共推出3款量產車型,銷量也一路高歌猛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