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看PPT?這些造車新勢力已開啟“二階”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不知不覺,國內第一批造車新勢力已經成立了五年時間,這批活下來的已經開啟了企業生命的“第二階段”,紛紛推出旗下第二款甚至是第三款新車。
不過與“躺著都能賺補貼”的一階不同,如今的造車新勢力正遭遇新能源車補貼收緊和車市不景氣等車市危機。缺乏造車經驗和技術積淀的它們,一旦經不起這樣的挫折,錢燒光后就該領盒飯了,因此現時“二階”推出的成品能否走量,將決定其未來的成敗。
60秒讀懂全文 |
想知道造車新勢力的二階最新進展如何?看不久前的上海車展這個風向標就能略知一二,繼續領跑的蔚來、小鵬等分別攜著蔚來ET7、小鵬P7、理想ONE、天際ME7等同場競技,這群曾經不被看好的造車新勢力已經悄然進入了后時代。
2019上海車展部分造車新勢力新車以及在售車型一覽表 | ||||||
車企 | 成立時間 | 車展新車 | 定位 | NEDC續航里程 | 時間節點 | 已上市量產車現狀 |
蔚來 | 2014年 | ET7預覽版發布 | 純電動轎車 | 未知 | 未知 | ES8交付15337輛(累計至今年3月底) ES6訂單達 7300輛(截止2月底) |
理想 | 2015年 | 理想ONE亮相 | 中大型增程式SUV | 800km(綜合續航) | 或今年第四季交付 | 理想ONE預售中 |
小鵬 | 2014年 | 小鵬P7發布 | 純電動轎跑 | 600km | 2020年二季度交付 | G3訂單過萬(2018年) |
威馬 | 2015年 | 威馬EX5 Pro上市 | 純電動緊湊型SUV | 460km(綜合續航) | 未知 | EX5開啟交付 |
前途 | 2015年 | 最新版K20/ | 均為 純電動小型跑車 | 未知 | 未知 | 前途K50已上市并交付 |
天際 | 2015年 | 天際ME7上市 | 純電動中型SUV | 500km | 年內上市/交付未知 | —— |
奇點 | 2014年 | 奇點iC3概念車發布 | 純電動微型車 | 300km | 未知 | is6僅發布未上市 |
縱觀這些造車新勢力在上海車展亮相的新車,不難發現都有了全新的躍進:
①產品線更豐富:像蔚來、小鵬就推出了自己的首款轎車,也有像愛馳、格羅夫這樣的后來者拋出了氫燃料電池車;
②續航提高:從產品本質來看,續航里程越來越高,基本達到400km的最高補貼門檻線;
③智能互聯:智能互聯大屏的內飾設計依舊是造車新勢力鐘愛的“法寶”,天際ME7、理想ONE的內飾科技設計不僅在比屏幕大小,還在拼屏幕的數量。
從深層次看,各大造車新勢力的造車戰略相比一階都發生了轉變,蔚來汽車推出了自己首款轎車ET7,從高端下探到中高端;車和家與電咖從微型車轉戰中型車市場;也有像小鵬、威馬仍在堅守20萬級別主流市場,雖然花邊新聞不多,但也開始注重營銷,為自己搶流量。雖然目前大家的方向不一,但殊途同歸,都在尋求活下去的可能性。
在第一階段,蔚來僅有EP9和ES8兩款高端車型撐場面,高大上的電動超跑EP9只是賽道上的玩物,而量產的ES8售價高昂,同等價位下,一般人更愿意投入BBA的懷抱。此話正好反映在ES8的銷量數據上,去年僅交付15337輛,今年一季度交付3989輛,顯然目前銷量帶來的收入并不足以支撐年虧損233億元的蔚來。
2018年12月,寄托著走量希望的ES6終于上市,補貼前35.8-44.8萬元,擁有更高的續航里程(性能版),尺寸相差無幾,ES8身上的四驅系統、空氣懸掛都在ES6身上出現。整體來說,ES6雖然尺寸縮小但性能不縮水。ES6開啟了蔚來從高端走向平民大眾化的第一步,訂單截止今年2月底達到7300輛。
來到2019年,蔚來又再推出一款新品,這一次是首款轎車ET7預覽版,雖然尚處于雛形之中,但我們不難看出蔚來家族化的設計語言,顏值引爆眼球,預計續航里程、性能配置也會與蔚來ES8、ES6接近。ES6、ET7就如蔚來的一線曙光,它們的作用在于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還將帶來更高的規模效應以及更低的成本。
但這不意味著盡是利好的,從生產制造方面來講,ES8的訂單需求讓蔚來忙得有點焦頭爛額了,江淮代工廠目前產能還在爬坡,自家的上海嘉定工廠建造項目慘遭夭折,以后的車型都堅持走“富士康”的代工模式,產能依然會是蔚來日后的一大制約。不過,李斌為了安撫投資者和外界,表示現有的合肥江淮蔚來基地能夠滿足未來2~3款車的2至3年內產能需求,當然日后的交付不跳票才是真的。
其次,代工生產還衍生出另一個槽點——由代工引發的品質懷疑,不少人都會質疑三流自主品牌江淮能否造出40萬元一臺的豪華SUV,因此無論是ET7,還是ES6都要拿出些誠意來,消除代工與品質之間的矛盾與外界疑慮。
還有就是特斯拉國產漸近、國家補貼政策約退坡50%等外患,作為“中國版特斯拉”的蔚來的壓力會以往任一個時刻都要大,比如說定位中高端市場的ET7,最大克星正是已經形成口碑效應的國產特斯拉Model 3,后者最快將在今年年底下線,預計售價將大幅下降40%以上,光看價格已經對ET7造成無可預估的殺傷力。
而國家補貼政策退坡影響也不淺,因為補貼金額平均大降50%,地方補貼完全取消,已經上市的蔚來ES8、ES6補貼降幅分別達到5.31萬元、6.5萬元。這意味著落在消費者身上的購車價格更高,品牌競爭力也會隨之削弱。
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下,蔚來“二階”并不會太輕松。無論是近日的自燃事件、退車疑云等層層危機公關,還是產能、交付、資金鏈問題,都是蔚來日后還需逐一拆解的難題。如行內所說,成立一家造車企業的最低是20億元,而且并不是砸的錢越多,存活率就越高。就算是首富許先生一手推高的車企,在日趨成熟的國內汽車市場,也不是百分之百穩贏。
誠然,蔚來都已經在參透個中的道理,僅靠高大上的車型難以實現明顯的經濟效益,因此有了高端到低端下探的舉動,正如特斯拉推出Model 3,如今已經在全球市場大賣,并且為其帶來季度盈利,蔚來會不會緊追其后,值得拭目以待!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