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中美貿易戰下 車企該如何逃出生天?

    2019-05-19 21:15:59 作者:曾惠君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正好是現時中美關系的真實寫照。在近一年來,世界最大的這兩支經濟體已經大戰無數個回合,正當編者以為今年4月正式停戰而竊喜時,一個月后,中美貿易又雙叒叕飄來濃重的火藥味……

      5月10日,中美雙方完成第十一輪磋商,美國從5月10日起針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上調關稅,而中國在5月13日發出鏗鏘有力的反擊:將于6月1日起對美國600億美元商品上調關稅。

      雖然新一輪互征關稅并未涉及整車領域,但按照以往的套路,不能排除整車領域(目前處于暫停加征關稅狀態)還會成為貿易戰爭的重災區。這一年來,包括自主品牌在內的車企都過得顫顫驚驚,他們就像夾在中美雙方的第三者,一方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和最成熟的汽車市場,一方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且最具潛力的汽車市場,誰都不能得罪,誰都不能放棄。逃出中美貿易爭端帶來的困局,在兩大市場做到“雨露均沾”,是所有全球化車企繞不開的議題。

    中美貿易戰下 車企該如何逃出生天?

    自主品牌被阻斷“走出去”的路

    ●自主品牌邁向全球化難上加難

      貿易戰對于自主品牌的主要影響一是阻礙了車企的全球化戰略布局,還有因為關稅提升帶來的成本攀升。

      打入歐美等發達市場是中國自主品牌真正走向強大的必經之路,北美市場就是理想對象之一。美國摩根大通知名分析師所言,“美國沒有壞車和壞品牌,這里是一個殘酷的競爭激烈的市場,對一家新公司來說,這是巨大的挑戰”。

      目前在高大上的美國市場,還沒看見自主品牌的搖曳身姿,大家都希望看到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其實,廣汽、眾泰、前途曾經聲勢浩大地揚言要向美國市場進軍,爭當踏進美國市場的首個自主品牌。如今在高額關稅的殘酷現實下,再大的野心只能變得低調起來。

    中美貿易戰下 車企該如何逃出生天?

      廣汽不僅在美國硅谷和底特律成立廣汽硅谷研發中心,還在洛杉磯成立前瞻設計中心。為了向美國消費者強行刷了一波存生感,廣汽還參加了4次底特律車展,去年除了GA8、GM8、GS8之外,還帶來一款Enverge純電動緊湊型跨界SUV。中美貿易摩擦后,廣汽進軍美國市場的計劃暫且擱淺。

    廣汽傳祺ENTRANZE概念車 北美車展首發

      眾泰也在同樣的道路上疲于奔命,盡管貿易爭端多變,但在今年內依然動作頻頻,先是美國構建經銷商體系,再是花重金拉攏外籍高管入局。眾泰似乎急于通過美國市場這塊“試金石”,拔高自己的“人設”,試圖迅速脫下“低端”“皮尺部”的帽子。

    眾泰在白羅斯投資5.6億美元 推電動車出口

      對于中美貿易戰,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在目前貿易敏感期出口美國應該謹慎”。在這段時間內,特朗普政府少不了對我國自主品牌投資美國市場作出一定的限制,雖然出走美國的路更艱難,但換個角度來看,這正好給予自主品牌熟悉國際經濟環境,鍛煉快速反應全球經濟劇烈變化的機會。

    ●零部件出口美國受挫

      最為關鍵的還是順差達到百億元的零部件產業,2017年中國對美國出口汽車零部件價值為170億美元,份額達到24.8%;而進口美國汽車零部件只有28億美元,占比7.2%,順差達到了142億美元。高關稅之下,必然會影響有關零部件制造商的利益。

      走OME路線的零部件企業,如果不能打進美國市場,就難以進入奔馳、寶馬等國際車企的全球供應鏈;另一些走后市場路線的零部件企業,最大的競爭力就是高性價比,而高稅收直接掐斷了這一核心競爭力,唯一的出路就是另覓生產基地,但事實上,全球范圍內已經很難找到既廉價又具備車規級生產力的國家。

    通用/福特難逃厄運 戴勒姆/寶馬躺著中槍

      事實上,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是和全世界打,不只是和中國打,只是對中國打得最為激烈。那么對全球車企來說,貿易摩擦是一場大面積災難。一方面是關稅調整導致鋼鋁、零部件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是反美觀望情緒放大,再加上售價攀升,導致銷量萎靡不振。

      以菲亞特克萊斯勒為例,因鋼鋁成本增加,2019年成本增加3億至3.5億美元,即每輛車增加約135-160美元(約合人民幣900-1100元),這對于抓襟見肘的FCA可真是雪上加霜。

    FCA支付3億美元賠償金 了結“排放門”訴訟

      作為本土體量最大的福特、通用也沒有獲得特朗普的特別庇護,日子一個比一個過得拮據。首先是福特向美國返銷中國產的福克斯計劃胎死腹中,純進口的林肯品牌去年在華僅售55315輛。蝴蝶效應之下,福特業績、利潤、銷量在去年均出現下滑,全年利潤腰斬一半,光是第四季度就虧損了1.16億美元。

      至于通用,在美國銷量尚可, 去年在美國銷量約300萬輛,其中跨界車銷量超過100萬輛。雪佛蘭索羅德、雪佛蘭科羅拉多、GMC Sierra與GMC Canyon的整體銷量同比上升3%。

      而占據通用全球銷量比重的40%的中國市場就略顯狼狽,同比下跌約10%,銷量逾364萬輛。豪華品牌凱迪拉克由于基本已經實現國產化,所以關稅調整對其影響不大,在華銷量首次突破20萬輛,同比勁增17.2%,高于豪華車市場平均增速。

      尚未實現中國本土化生產的特斯拉再過去的一年經歷了大起大落,光是中美貿易戰就對其產生巨大的心理陰影面積,因為關稅先降后漲,特斯拉在2018年先后經歷多達6次的價格調整,其中Model X P100D漲幅最大,上漲25.56萬元至157.22萬元。

      對于如此夸張的漲幅,除開家里有礦的消費者當然會選擇觀望,甚至轉投競品車型。所以,2018年特斯拉在華營收額同比下滑15.4%,中國業務貢獻率由17%大跌至8%……

      于是乎,敢怒敢言的特斯拉CEO馬斯克一邊在公開懟美國政府之余,一邊也在加緊實現中國本土化的進程,接過中國政府頒發的“綠卡”之后,僅僅花費半年左右的時間就將建廠落地、融資、注冊等事宜解決。特斯拉入華越迫切,證明中國市場對其重要性越大,那么躲避高額關稅也就只有國產了。

    7月大事件:馬爾喬內逝世 FCA還有希望嗎

      受影響的不只是美系車企,作為起步較早,產能布局體系完善的德系品牌在美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并且向中國市場輸出相關產品。比如奔馳的GLE、GLS,寶馬的X4、X5、X6、X7,同時還有沃爾沃、豐田等品牌。

      不過,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當特朗普還在加碼中美貿易戰的時候,中國和德國的合作卻更加甜蜜。2018年10月,寶馬增資華晨寶馬股權至75%,開創中國合資股比限制開放的先河,順便為中國帶來“X5國產”作為禮物,同時也誘導著奔馳將GLE國產到底。

      關稅上調的確會影響價格競爭力,奔馳GLE寶馬X5在2018年的銷量跌幅均超過10%,但畢竟家大業大,單個車型并不止于影響品牌的銷量增速走勢,照樣能在中國車市寒冬中逆勢增長。對于這些早已實現分散投資的車企大咖來說,只要調整產能,就能避開中美貿易戰爭端對中國市場的影響,那都不是事兒。比如奔馳就考慮將奔馳GLE等調整為由東南亞出口至中國,沃爾沃也有意將S60的生產調整至國內。

    2018年進口量前十車型 (乘聯會數據)
     排名 車型 進口量(輛) 同比增長
     1雷克薩斯ES  62317 2.7%
     2 寶馬X5 50148 -10.7%
     3 雷克薩斯NX 39549 54.7%
     4 奔馳GLE 36329 -12.9%
     5 保時捷Cayenne 35178 41.7%
     6 雷克薩斯RX 34265 14.8%
     7 奔馳CLA 32763 14.2%
     8 MINI-MINI 31802 -10.6%
     9 路虎攬勝 31651 39.9%
     10 保時捷Macan 30739 0.2%
    車企如何規避貿易戰的風險?

      生產線跟隨市場轉移是制造業的黃金定律,所以隨著中國市場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合資汽車制造廠商在中國落地生根,產能從幾萬到飆升至千萬年產能,作為配套的零部件制造商也隨之落子中國市場實現本土化生產,諸如博世、松下等不勝枚舉。

    欲電動化轉型 汽車零部件4季度訂單下滑

      而中美貿易戰的出現,鞭策著車企提升國產車型覆蓋率的速度,比如豐田就計劃在廣州建設年產約20萬輛的新工廠以及增強天津的工廠產能。其次就是像奔馳一樣,轉移產能,由廉價勞動力國家生產后再向中國輸出。

      另一方面,美國市場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者市場之一,仍然是車企不可割舍的一塊“肥肉”。而一心致力于讓制造業回歸美國的特朗普政府以稅收威脅國際車企(豐田、大眾、寶馬等)加注美國市場,讓制造業升溫。

      在此鼓動之下,豐田、寶馬等車企紛紛慷慨解囊,以獲取美國政府的信任。比如豐田計劃與馬自達合作在2021年投入運行阿拉巴馬州新工廠;菲亞特克萊斯勒將改建一度關閉的底特律發動機工廠,自2020年起組裝Jeep品牌的大型SUV;寶馬也在討論在美國新建發動機工廠的可能性。

      所以,“不要把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是國際車企最為基礎的投資布局,特別需要以中國、美國這樣大體量的國家為支點進行分散投資。既然不能改變政治格局,也就只能改變車企自己的視野和格局。(文:太平洋汽車網 曾惠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相關閱讀
      點擊加載更多

      精品SUV是偽命題? 深度體驗廣汽豐田C-HR

      小編今天就來深度挖掘一下廣汽豐田C-HR的核心亮點,看看這“精品SUV”究竟是不是偽命題?

      自帶2.2米“大床”外掛 吉利豪越要躺贏漢蘭達?

      吉利中型SUV—豪越正式亮相,主打大大大的空間表現,我們近距離圍觀一番,看看其有哪些挑戰漢蘭達的實力。

      塞納/海利亞/氫能源 豐田將國產新車驚喜滿滿

      豐田即將國產的新車不僅包括Sienna、Harrier以及數款針對國內市場開發的全新車型,還將在四川一汽豐田導入柯斯達FCV氫燃料電池車

      公主病只看臉/直男癌要空間 奧迪Q3轎跑全Get到了

      在這個看顏的時代,普通比奇怪更危險。奧迪get到了“后浪”的需求,反手就是一臺不平凡的Q3轎跑(Q3 Sportback)。

      銷量主攻手 廣汽豐田C-HR豪華版車型解析

      對市場進行了調查,發現C-HR最受消費者喜歡的是豪華版車型。這也反映了TNGA車型的高價值定律,購買C-HR的消費者對體驗要求更高。

      美女伴娘買車記 她為何心動最低配卡羅拉?

      這個故事的主角,除了喵喵,還有她最終選擇的愛車——低配的卡羅拉。沒錯,就是最低配的那一個。

      雷克薩斯或發布小型SUV BX 彌補20萬檔空缺

      雷克薩斯計劃基于豐田YARiS Cross,打造一款全新小型SUV,并命名為BX

      2021款嘉際官圖發布 搭載“零壓舒適座椅”

      我們從吉利汽車官方獲得了2021款吉利嘉際的官圖。

      政府砸10億喊不動你買車?我們在4S店發現了真相

      疫情影響下,救市成為了各大城市的首要“KPI”。廣州,這個汽車產銷重地走在了最前,給你們安排10億元補貼買車!

      合資與自主大混戰 四款純電家用車性能橫評

      合資品牌在造車方面一直給我們留下優于自主品牌的印象,但在新能源領域,不少自主品牌有著更早的入場時間,賦予了彎道超車的寄望

      一级a做免费大全在线观看_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_欧美激情二区在线播放_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
      <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97 | 日韩动漫在线一区二区 | 日韩a级中文字幕视频 | 中文有码日本高清在线视频 | 亚洲一级人成字幕 | 午夜福利小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