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高能預警 電動車抄底的最后良機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距離6月25日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這是什么概念?如果你深受北上廣深“限號限牌”所累,就想買輛家用車,通勤買菜順便接個娃。理論上,6月25日,就是你“救贖”的最后機會。然而,現實更加緊迫。記者從專營店了解到,要保證順利上牌消費者需要至少提前一周下訂。也就是說,如果6月17日,你還在猶豫,機會就已經與你擦肩而過了。
以東風日產軒逸·純電為例,原價24.3-25.4萬,在6月25日過渡期內完成上牌,通通只要15.9-16.6萬元,能省將近9萬元。可如果你6月25日之前仍沒完成上牌動作,對不起,價格可能就會漲起來。一天之差,損失可能高達數萬元。
那么,咱就不能不買純電車嗎?
抄底買純電車到底有啥好處?又該如何多、快、好、省地選擇一輛心儀的純電車?我們還是以國內比較熱門的合資電動車——軒逸·純電為例,來“清算一下”。
首先,我們要糾正一個觀點——選電動車不是單純地選售價或是選里程。
對于純電汽車來說,價格和里程都要看,但不能忽視質量和口碑。一些表面上看起來價格較低的車型其實日后用車成本并不低,甚至開起來毛病百出。
就像買汽車看三大件一樣,買電動車也要看三大件——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其中電池是生命線,技術一定要足夠成熟,才能保證用起來足夠的可靠。
像軒逸·純電這樣的合資電動車,很早就將目光放到了消費者所擔心的純電車電池安全上面。軒逸?純電用的EV技術,背后都有日產70年電動車研發制造經驗做支撐。據了解,跟軒逸·純電同平臺的日產LEAF聆風一直占據全球電動車累計銷量榜首,目前在世界各地已經擁有超過43萬的車主,并保持著累計行駛100億里程電池0重大事故的優秀紀錄。網上流傳著一個國外網友拿聆風電池做穿刺實驗的視頻,聆風的電池確實能做到穿刺之后不起火,點燃以后不爆炸,這在某些自主品牌電動車看來,根本是無法想象的。
使用安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作為一款純電汽車,整車品質、行駛安全性、舒適性等都是需要考量的東西。
很多用戶在買軒逸?純電的時候就比較看重軒逸的舒適基因。雖然軒逸·純電是聆風平臺打造的電動汽車,但是它在引進中國的時候,其實是考慮到了中國消費者對大空間、乘坐舒適性的需求。再加上獲得過沃德十佳的電機,軒逸·純電的行駛品質非常不錯,無論在高、中、低電量情況下,均能保持穩定的輸出功率。并且可以通過振動抑制技術來讓整車的加速更為平穩,乘坐體驗更好。
其次,我們要明確一個問題,用車成本比買車成本更需要考慮
從東風日產推出的“保價”政策可以看出,對于在6月25日之前上牌的軒逸·純電價格不變,并且按照2018年補貼價,最低僅需15.9萬元。此優惠政策全國所有城市通用,在沒有地方補貼政策的城市同樣適用。
我們以最高配置車型價格計算,再加上車船稅、上牌費用、交強險等必要花費約1700元(軒逸·純電免除購置稅,其它具體費用可參照各地執行標準),商業保險按照基礎保費總計約5800元,因此軒逸·純電的總體購車成本約為17.35萬元。
在使用成本上,如果按照3年使用周期,每年1.5萬公里的數據來計算。軒逸·純電在3年時間里的總行駛里程為4.5萬公里。參考東風日產公布的軒逸·純電百公里綜合工況13.8kwh的電耗水平,以及單位電價0.5元/kwh的標準進行計算。軒逸·純電行駛4.5萬公里的電耗費用約為6210(kwh)*0.5(元)=3105(元)。
保養費用上由于沒有了發動機、變速箱,只需要定時更換空調濾芯等并對高壓電氣系統等進行定時檢查。以北京地區的保養費用來看,一輛軒逸·純電3年的保養費用約為1374元。
每年的保險費用依然定為3500元(商業保險費用)+950元(交強險費用)=4450元,保險成本為4450x2=8900元(首年保險費用計入購車價中)。因此在3年時間里軒逸·純電的總體成本為173500元+3105元+1374元+8900元=186879元。相比較而言,僅保養和燃料費用兩條,電動車的用車成本就能甩開燃油車一條街。
另外,像東風日產還給軒逸·純電提供了三年內最高55%保值回購政策,這意味著,軒逸·純電三年的用車成本將會大幅度的下降到僅10萬元左右。在整個汽車行業新車三年后的保值率平均值為50%左右的情況下,55%的保值率回購能夠解決大家對電動車殘值率的擔憂。
綜上所述,在購買電動車的時候,只要綜合考量車輛的質量和行駛品質,在確保用車成本合適的情況下,該出手時就出手,準保沒錯。過渡期稍縱即逝,如果你手里已經搖到了純電的牌照,希望在不降低生活品質的情況下,買一輛像軒逸·純電這樣靠譜的純電車,確實宜早不宜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