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汽車落地在即 打飛的再也不是夢
迪拜作為一個遍地土豪的國家,其對于飛行汽車的支持走在的全球前列,不論是與中國億航的合作還是此后其他企業的加入,其大量分布的停機坪和充裕的資金都足夠支撐飛行出租車業務的布局。
根據此前的研究表明,到2024年,迪拜飛行車租車將突破43萬輛,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46%。到了2030年飛行出租車將占到迪拜全部交通工具的四分之一。
2018年8月,日本政府聯合兩個政府機構,幾所大學和22家私營公司和機構,成立了未來空中機動性合作組織。組織成員包括NEC公司、日本航空(Japan Airlines)、斯巴魯汽車(Subaru)、日本優步(Uber Japan)和波音日本(Boeing Japan)等公司。
隨后,該合作組織發布了一份藍圖,藍圖對飛行汽車的技術發展概要和空中飛行所需的法規進行了描述,按照藍圖,日本的飛行汽車商業化會在2023年開啟。
2018年11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也參與了飛行汽車的競爭,他們資助了一項無人駕駛飛行汽車的行業競賽,希望通過這種展示方式,吸引更多人參與其中,同時樹立公眾對飛行汽車的信心。該無人駕駛飛行汽車競賽需要參與者演示一架能夠搭載至少一名成年乘客的無人駕駛飛行汽車,安全的在極具挑戰性的模擬城市中通過。
國內對于空中飛行汽車的支持主要展現在空域開放上面,此前,民航總局發布的相關規定,加快推動低空空域開放進程,研究提出國家各類空域管理主體、責權利關系和管理程序,重點推動實現真高3000米以下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無縫銜接,并根據通用航空實際需求及空域境,適當調整空域高度,劃設低空目視飛行航線,方便通用航空器快捷機動飛行。推動空管委統籌各類用戶空域使用需求,合理確定低空空域范圍,科學配置低空空域資源,同時,還促進出臺《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規定》等管理法規。
其實就像是當年新能源汽車面臨眾多爭議一樣,飛行汽車的爭議也不少。著名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特斯拉創始人伊隆·馬斯克表示:未來你將不得不面對大量的直升飛機在你的屋頂嗡嗡嗡的飛來飛去,它巨大的噪音和飛行時帶來的強大氣流將讓你不勝其擾。
確實,按照我們對于直升飛機的認知中:噪音過大、運營昂貴、污染排放、安全性各種問題,都是限制它普及的重要原因(限制筆者的不一樣,主要是沒錢)。對此,熱衷于共享飛行汽車投資的Uber回應道:隨著電池技術的突飛猛進,我們將以更安全的方式運行電動飛機并增大其推動力,這些電動飛機可以載人甚至運送重物。Uber稱,由于采用電池驅動,飛機的噪音也將大大降低,只有卡車從門前經過噪音的一半。
同時,自動駕駛飛行汽車的生態還將涉及傳感器、電池、飛行汽車部件和軟件系統,以及監控交通、提供網絡安全等部門的難題。
對于飛行汽車落地面臨的第一個門檻:電池。雖然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迅速發展,電池技術在不斷的革新,但是我們還是面臨著電池蓄能不足的問題。電池的比能量(單位質量的電池提供的能量大小,最終影響飛機的總重)不足以支持遠程通勤。
電池的充電率(電池能夠基本恢復到滿電狀態的速率)也過于緩慢,導致共享飛行汽車的工作閑置時間較長,難以支持高頻率的拼機運營,增加了運營成本。
再有一個就是電池的循環壽命(在電池容量小于原始容量80%之前可維持的充電/放電循環數量,可影響電池的更換頻率)電池的單位千瓦時成本(決定了電池總成本)也對電動飛機的經濟可行性至關重要。
配套建設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起飛經落地需求,一個是空中交通管理與調度。
關于起飛降落,得益于現有的垂直起降,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機坪進行管理,另一方面可以規劃現有的高層建筑,利用樓房頂部的天臺進行管理。這一步還需要國家進一步的政策開放。
至于空中交通管理與調度,據悉,韓國政府將首先開發并建立一套無人機交通控制系統,這一系統將充當空中無人機的交通信號燈對空中交通進行管理。根據《2030未來汽車產業發展戰略》,韓國飛行出租車和飛行救護車將在2030年前后投入使用。
飛行汽車按照現有產品來看,它擁有兩種模式,汽車模式和空中的飛行模式,那么問題來了,空中飛行汽車是飛機還是汽車,按照飛機章程辦事還是汽車的章程辦事?這個需要此后政府與相關企業一同推進。
足夠高的安全性是飛行汽車推廣的重要條件,也是技術上一個較為嚴峻的挑戰。此前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對于直升飛機制定的安全標準是:每1億乘客英里事故死亡人數低于1.2人。現有的飛行汽車制造和運營企業將安全目標提高為直升飛機的4倍,也就是“低于0.3個死亡人數每1億乘客里程”。
現有數據從多角度證明了,大部分的航空航天事故發生原因在于:駕駛員錯誤操作、惡劣天氣影響和空中管制反饋延遲。未來,飛行汽車逐漸實現全自動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類事故。
時代在更替,之前我們還在為3G喝彩,現在5G逐漸布局,6G也將取得突破。網購、直播、自動駕駛都打破了我們對于生活的想象,現在別說是飛行汽車,飛行摩托、噴氣背包,飛行滑板這些研究的的面世讓我們的出行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雖然此前籃球傳奇人物科比·布萊恩特(Kobe Bryant)在直升機墜毀中喪生等事件,讓直升機安全性再次陷入焦灼之中,但是相信對著技術不斷進步,飛行汽車的未來能夠在批量推行前驗證其安全屬性。(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楊雅琪)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