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oph Wolff:未來世界需要怎樣的出行系統(tǒng)?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yè)頻道】在新冠病毒危機下,全球正經歷巨大的變革和轉型,傳統(tǒng)的多邊體系正在受到嚴峻的挑戰(zhàn)。在這樣的影響下,來自全球的汽車行業(yè)利益相關者該如何參與這場變革?未來的全球出行系統(tǒng)又將呈現怎樣的形態(tài)?
在8月22日廣州開幕的第三屆全球智能汽車前沿峰會(GIV2020)上,世界經濟論壇“塑造未來交通出行”平臺全球負責人Christoph Wolff基于全球政治經濟環(huán)境多變、新四化變革,作出了《未來世界需要什么樣的出行系統(tǒng)》主題演講:
Christoph Wolff認為全球將圍繞三大目標建立出行系統(tǒng):
第一個目標是打造安全、可靠的未來,不會因出行出現死亡、車禍和事故,這主要取決于能否建立一個具有韌性的交通運輸系統(tǒng)。
第二個目標是關于清潔和可持續(xù)的出行。這意味著需要減少溫室氣體和其他各類形式的浪費和破壞,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出行系統(tǒng)對環(huán)境的影響。顯然,新能源汽車、氫能汽車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保障。
第三個目標是創(chuàng)建包容且高效的出行系統(tǒng),發(fā)揮出行在增強社會凝聚力方面的作用。比如將弱勢群體融入城市主流群體和連接偏遠地區(qū)方面,包容且高效的出行系統(tǒng)能夠發(fā)揮重要作用,可為各類弱勢群體,如老年人、婦女、殘疾人等的不同需求提供服務。
另外,Christoph Wolff基于新冠疫情的危機,還提出了新的倡議:
為受新冠疫情影響而不能出門的顧客,做出“最后一公里”共享出行的服務調整;同時為不能外出購物的人們,研究了非接觸式送貨的需求。
雖然自動駕駛能有效地應用在自動物流、無人配送、出租車領域,但依然面臨諸多的挑戰(zhàn),比如技術、成本、政策與標準制定、公民意識等等,因此這需要結合整個系統(tǒng)進行謀劃,不僅要從汽車行業(yè)的視角考慮問題,更應站在城市的出行和交通系統(tǒng)角度進行思考。
對此,Christoph Wolff代表世界經濟論壇提出兩項全球性倡議:
第一個倡議是“全球創(chuàng)新出行聯盟”(GNMC)。“全球創(chuàng)新出行聯盟”是由200多個全球機構組成的重要聯盟,成員包括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能源基金會中國、寶馬、優(yōu)步等。合作伙伴聯盟包括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經合組織國際交通論壇等等。
“全球創(chuàng)新出行聯盟”將關注城市創(chuàng)新出行解決方案及其產生的影響;2020年,與合作伙伴麥肯錫(McKinsey)一道,對共享電動和無人駕駛出行(SEAM)對城市的影響進行模擬,從而制定《數字化零排放區(qū)域手冊》,并推出了城市試點計劃。
第二個倡議是安全駕駛倡議,目標是為自動駕駛車輛制定數據政策框架,幫助決策者構建自動駕駛技術部署方針。
其影響包括:提高自動駕駛車輛/出行即服務(MaaS)運營安全性,以及促進不同利益相關方和地區(qū)之間對安全性達成共識。該倡議由世界經濟論壇、麥肯錫和Deepen.AI主導,并由Cruise、大眾汽車、迪拜道路和運輸管理局(RTA)、NVIDIA、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dSPACE和華威大學等參與者共同支持。(文:太平洋汽車網 曾惠君)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