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 | 募資15億美元 小鵬汽車登陸紐交所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北京時間8月27日21:30(美國東部時間8月27日9:30),對于小鵬汽車來說,這是個不眠之夜,這一次“敲鐘”讓他們走到了新的臺階,而這一切將載入中國汽車工業的史冊。
2020年,全世界都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下,多少企業倒下了,而作為中國造車新勢力三劍客之一的小鵬汽車依舊能突出重圍,在經歷了生產資質、車型量產、最終交付之后,公司上市成為了小鵬汽車的不二選擇,因為這樣才能有更大規模的資金支持去投入到車型及技術研發。
小鵬汽車公司8月27日正式宣布通過首次公開招股發行99,733,334股美國存托股(每個美國存托股相當于2股公司A級普通股),發行價為每個美國存托股15.00美元。此外,小鵬汽車還授予承銷商30天選擇權,允許承銷商購買至多14,959,999個美國存托股。小鵬汽車通過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約為15億美元,該金額包括公司需要支付的承銷折讓和其他發行費用,但尚未考慮因為承銷商行使選擇權購買額外股份而可能增加的募集資金金額。
小鵬汽車的美國存托股于8月27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始交易,股票代碼為“XPEV”。根據慣例成交條件,預計發行將于8月31日交割。
在造車新勢力中,行業巨頭特斯拉市值4129.76億美元,是排名第二的豐田的2倍多;目前,中國車企市值最高的比亞迪是2329億人民幣(334億美元),而小鵬汽車的目標是中國車企的領頭羊。
這就好比1個億可能是爾等平臺老百姓眼里的天文數字,但在王健林看來只是一個小目標。我們先來看看小鵬汽車傳聞的這個市值究竟有什么底氣。
根據小鵬的IPO披露,2019年小鵬汽車收入為23.2億人民幣,較2018年增長逾238倍,毛利為-5.58億,小鵬汽車2019年研發投入為20.7億,全年凈虧損36.9億。2020年上半年,小鵬汽車營收為10.03億人民幣,毛利為-3611.6萬,毛利率為-3.6%同比大幅收窄(2019年同期為-38.23%),研發投入6.3億,上半年凈虧損7.95億。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目前美國資本市場對新能源及智能汽車的關注度較高,更看中企業的技術表現。從整個角度來判斷,小鵬汽車的虧損不會影響其在美上市。
小鵬汽車還有實力雄厚的資本方,讓小鵬汽車的長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時也帶來對全球智能電動車行業布局和發展的高端洞察。
作為一家初創企業,小鵬汽車擁有充足的現金流。截止2020年二季度,小鵬汽車賬上有現金類資產合計21.183億。事實上,創立以來,小鵬便持續被資本市場所看好。2018年開啟交付之后,小鵬汽車的前景受更多投資人認可。去年11月,小鵬汽車獲得的4億美金C輪融資;今年7月、8月,小鵬汽車分別完成C+和C++輪融資,融資金額超9.47億美元,阿里巴巴、高瓴、紅杉、卡塔爾投資局等均參與了投資。據悉,IPO前,小鵬汽車預計合計持有現金類資產超80億人民幣。
從招股說明書中還可以看到小鵬汽車高質量、多元化的股東基礎。招股說明書顯示,IPO之前,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是公司的最大股東,持股31.6%,再加上公司創始人總裁夏珩、副董事長兼總裁顧宏地、高級副總裁何濤等持有的股份,小鵬汽車管理層共持股40.9%。阿里則是最大的外部股東,持股14.4%,其他主要股東還包括小米、GGV紀源資本、晨興資本等。
從創立UC到擔任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再在阿里任職時期投資和創建小鵬汽車,這期間,何小鵬實際上已實現了財務自由——2014年6月,UC以43.5億美金賣給了阿里巴巴。小鵬汽車,這是他的第二次創業。2017年8月,何小鵬從阿里巴巴退出,以董事長的身份正式加入小鵬汽車。
2014年年中,小鵬汽車成立(此時何小鵬還任職于阿里)
2016年9月13日,小鵬Beta版樣車發布
2017年5月4日,生產基地落戶肇慶
2017年8月29日,何小鵬正式加入小鵬汽車
2017年10月12日,收款量產車型——小鵬汽車極客版正式下線
2017年10月18日,前特斯拉核心技術專家谷俊麗加盟小鵬汽車,任自動駕駛研發副總裁
2017年10月31日,前一汽技術研發院副院長劉明輝加盟小鵬汽車,出任副總裁
2017年11月27日,原京東高級副總裁熊青云加盟小鵬汽車,任首席營銷官(CMO)
2018年01月10日,小鵬汽車量產車型CES全球首發
2018年03月02日,小鵬汽車挖角摩根大通亞太區投行主席顧宏地,首設“雙總裁制"
2018年08月05日,李斌何小鵬隔空對賭,直指新造車勢力交付難題
2018年08月16日,小鵬汽車舉辦四周年發布會,部分言論引極大爭議
2019年06月12日,小鵬汽車與華米科技達成合作,為P7配套可穿戴設備
2019年07月29日,小鵬正式推送了Xmart OS 1 .5版本OTA升級,小鵬G3智能駕駛進入L2.5級時代
小鵬汽車的融資之路可謂是一帆風順,從數千萬的天使輪邁進22+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再從62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跨到13億美金的C輪融資,單就2018年僅僅一年時間,小鵬汽車就融資高達65億人民幣(除了62億元B輪融資,還有3億元的戰略融資)。這也成就了新造車勢力中,單年完成的最大單輪融資。
對于中國企業,尤其是新興企業為何特別熱衷于“赴美上市”,可能很多朋友都會有疑問,是A股不香嗎?還是資本主義的韭菜更好割?
其實,從根源上來看,最大的問題在于中美對于IPO的要求不同,國內A股執行的是核準制,而美股執行的是注冊制。簡單來說就是核準制是需要證券監管機構進行實質審核,通過以后才能上市;而注冊制只需要達到監管部門設立的標準就能上市。后者會更加市場化,而前者的要求會更高一些。
制度本身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核準制下的A股股價波動較小,退市的情況更是少有發生,能更好的保護投資者權益;而注冊制下,業績不佳,市場預期較差的情況下會被無情的拋棄出局,即便選擇不退市,也會變成沒有交易,股價長期穩定在一分錢的“仙股”。
不過核準制的高門檻對于有潛力的初創企業確實不夠友好,單一條股本總額不少于人民幣三千萬元且連續三年盈利,就已經把還在“燒錢”階段的造車新勢力品牌拒之門外了。而且核準制IPO需要排隊,需要的時間更久,注冊制下的美股上市周期更加可可控。當然國內在2018年開始試點注冊制并開設了科創板,也已經有造車新勢力計劃在科創板上市,不過論資本的流通和金融政策的完善性都遠不及美股,美國目前仍然有著最完善的金融市場。
美股市場上,不論是海量的金融投資機構還是中小投資者,對有發展潛力的新經濟公司都更加友好。以新能源汽車為例,還在不斷“燒錢”的特斯拉2010年股價只有17美元/股,今年7月份的時候甚至一度飆升到了1643美元/股,目前其股價更是達到了2271.59美元/股。2018年9月在美國紐交所敲鐘的蔚來,如今股價在20美元左右,總市值達到238.31億美元。有這樣優秀先例對標,理想、小鵬自然也會選擇在這個對電動汽車產業未來得到認可的市場上市。
同時,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在美股占一個坑位,對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影響力都有巨大的幫助,有全球眼光的公司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在海外上市也是企業走出去,融入全球化的重要一步。當然,即便對于國內市場,美股上市對品牌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當然除了這些表層原因,其實很多初創公司在財務結構上從成立之初就是以在美股上市為目標的。大家知道很多初創企業早期都是靠“燒VC的錢”活著,這些風險投資機構當然不都是“SBVC”,他們也是以盈利為目的的,而真正盈利的方式是在企業趨于穩定時擇機賣出股票套現。企業上市是投資者最佳的退出機制。
在美股上市的企業,投資者可以直接以美元結算,而在國內上市的話,投資機構的收益需要證監會審核才能兌換成美元,因而有海外投資機構背景的企業勢必會優先選擇在美股上市。例如理想初期的融資包括經緯中國;而小鵬汽車在A+輪融資引入了GGV紀源資本、IDG以及經緯中國等海外資本。同時,在美股上市對拓展企業海外融資渠道也會有幫助,對于仍處于發展期的企業尤為重要。
總結:上市不是最終目標,但也是品牌發展中重要的一步。小鵬汽車的成功上市可以說是中國新能源造車的又一次階段性成就,能夠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尤其是美股這樣高度市場化的市場的認可,對于品牌的樹立能起到很大的幫助。(文:太平洋汽車網 黎嘉銘)
《見證》欄目文章推薦閱讀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