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車談 | 馬斯克密會大眾CEO,G350加價50萬?
♦事件回顧:近日,海馬汽車發布了2020年8月份的汽車產銷量,數據顯示:海馬汽車8月汽車銷量為897輛,同比下滑42.50%;1-8月累計汽車銷量為8301輛,同比下滑55.74%。但是,以上銷量均為SUV和MPV車型,轎車銷量竟然為0。
♦ 詳情解碼:其實8月的轎車銷量為0我們一點都不感到意外,因為這相比今年2月份要好太多了——受疫情影響,1-2月份的海馬汽車產量均為0臺、銷量為134臺。不過,8月也是海馬汽車2020年以來,連續8個月產銷雙下滑。這個數據,還真是讓人心疼。
目前,海馬主力在售的乘用車是海馬8S,對于剛上市不久的7X銷量也只有33輛,并沒有改變“救市”的局面。不過對于消費者來說,海馬沒有王牌產品推出,加上頭部自主品牌的多點開花,海馬產品銷量冷淡其實也比較好理解。
不得不說成立已經有30多年的海馬汽車,目前正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頭。而由于銷量持續下滑,海馬汽車事實上已經是連續兩年處于虧損狀態——其中2017年凈虧9.9億元,2018年凈虧16.4億元,雖然海馬汽車在2019年實現了扭虧為盈,盈利1億左右,但支撐這個盈利的背后其實是海馬集團轉讓兩家子公司、出售閑置房產和政府補助,海馬在汽車板塊業務仍然是其發展的最大難題。
海馬究竟腫么了?海馬的這種處境可以歸根于三個原因:一是自身設計并非如頭部自主品牌那樣,外觀越來越有特色,反而海馬的設計在汽車圈并沒有太多的聲音。其次,目前自主品牌大多都開始走品牌向上之路,但海馬還只能是繼續開發三四線市場,通過更強的配置和更低的價格去打一線自主品牌產品,但這樣的競爭局面對于海馬來說其實是困難的,因為很難讓消費者形成品牌上的認知。第三,海馬由于根基薄弱,產品基本都在10萬元出頭,所以利潤率也會跟著低,加上疫情對海馬的打擊,也就讓海馬變得十分艱難了。
♦ 事件回顧:據長安汽車官微消息,長安汽車與寧德時代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智能網聯電動汽車及智慧能源生態等領域建立長期深入的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助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的構建與發展,實現優勢互補。看來,長安汽車要加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了。
♦ 詳情解碼:
對于此次合作,可能長安汽車方面的需求要更為迫切,并且與寧德時代的合作并非頭一次:
2016年6月,長安汽車就與寧德時代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2017年6月,長安汽車又通過收購鎮江德茂海潤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基金份額的方式間接投資寧德時代;
2018年4月,長安汽車提出會將智能化和新能源作為長安汽車產品的核心,加速從傳統汽車企向智能出行方面轉型;
今年7月,長安汽車提及,寧德時代在新能源汽車上游電池領域占據著行業龍頭的地位,擁有材料、電芯、電池系統、電池回收二次利用等全產業鏈研發及制造能力,長安汽車為自身發展,將加強與寧德時代合作。
目前,長安汽車已推出了CS55純電版、逸動EV、新奔奔EV、CS15EV等新能源車型。據悉到2025年,長安汽車將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燃油車,實現全系產品電氣化,并計劃推出33款新能源汽車產品。 不過停售傳統意義的燃油車,并不意味著有內燃機的車就沒有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油電混合動力汽車還是會有。
分析:對于傳統車企而言,通過參股、成立合資公司或者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都是為了快速介入動力電池生產領域,這也是從穩定供貨的角度來提前做的布局。而很明顯,像寧德時代這種上游電池領域的企業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主戰場。
♦ 事件回顧:9月6日,奔馳G 350正式上市,新車換裝了2.0T L4發動機,最大功率190kW、扭矩370N·m,0-100km/h加速時間8秒。雖然發動機排量縮小了,但同時售價也降低了,這使它成為了當前最便宜的奔馳G級(詢底價|查參配)車型,售價為142.98萬元。
但作為一款在中國市場供不應求的車型,奔馳G級一直都有著非常火熱的市場,所以平價提車好像還真的挺難,這不,上市當天就有車商傳出了奔馳G 350加價50萬可以提現車。
♦ 詳情解碼:奔馳G 350是中國市場特有版本,也是奔馳專為中國消費者打造推出的車型,所以價格方面也更加“親民”。但根據車商發布的消息,初期每臺奔馳G 350需加價52.8—53.8萬元,這也就意味著奔馳G 350的車價直逼200萬元了。呃,這價格,我買G 500不好嗎?
不過,加價買車其實這國內市場并不稀奇,基本熱銷的車型都需要加價,尤其以豐田旗下的很多車為典型,比如埃爾法、雷克薩斯、漢蘭達還有雷克薩斯LM等都有過要加價的經歷,這種現象算是非常普遍的,但是什么情況催生了這種現象的產生?
說白了只有一個理由:市場供需決定價格——當消費者的需求量大于奔馳G 350的供給量后,加價購車就再正常不過了。你若是不能理解,只能說是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因為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
不過相比加價,小編更為好好奇的是,會有多少人愿意將加價落地?(文:太平洋汽車網 王曉莉)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