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車談 | 威馬35天內4起自燃,國產特斯拉出口歐洲,小鵬華為放大招
要點速讀 |
事件回顧:10月27日,網上有人曬出了幾張照片,顯示一輛威馬汽車在北京海淀區某研究機構院內發生爆炸,而且是在沒有充電的情況下原地發生爆炸事故。
這是35天之內,威馬汽車發生的第4次電動車自燃起火事件。9月23日,溫州一輛威馬EX5自燃;10月5日,福建邵武市一輛停放在路邊的威馬EX5自燃;10月13日凌晨,一輛威馬EX5在充電時發生自燃,車輛燒毀嚴重。
10月28日,威馬汽車表示初步調查事故后發現是電池問題,并已經發出主動召回通知。具體召回車型為2020年6月8日到9月23日生產的搭載ZNP3914895A-75A電池的威馬EX5,共計1282輛。
詳情解碼:根據威馬官方發布的召回說明,連續發生自燃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電芯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混入了雜質,導致動力電池產生異常析鋰,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電芯短路,引發動力電池熱失控并產生起火風險。
召回車型所搭載的ZNP3914895A-75A電池為中興高能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所生產,目前的解決方案是為召回范圍內車輛免費更換其他品牌供應商的電芯,召回期間還會提供合理補償。
中興高能是中興通訊旗下100%控股的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鋰離子電池及其他類型新能源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等。公開資料表明,中興高能位于武漢的生產基地共分三期,其中,一期于2018年10月投產,年產能1GWh;二、三期建設完成后,年產能為8GWh。目前客戶包括奇瑞、吉利、眾泰等。
在短時間內,自燃事件如此頻繁發生,如果上述事故原因成立的話,中興高能作為動力電池供應商無疑是罪魁禍首,不過當然,威馬汽車也難辭其咎,不少業內人士已經對其供應鏈管理策略產生質疑。
中興高能只是威馬動力電池的眾多供應商之一,其他供應商包括寧德時代、天津力神、蘇州塔菲爾和瑞普能源等,除了寧德時代和天津力神之外,其余均是知名度和規模較弱的品牌。分散供應商可以理解為威馬方面有意分散風險,但此舉也在一定程度上給自身的供應鏈體系管理能力帶來了很大挑戰。
甚至有媒體認為,這種策略存在嚴重失誤,“生產過程中混入雜質”足以暴露出動力電池領域內各企業良莠不齊,部分供應商的質量管控水平堪憂。對于動力電池供應商來說,無論是保證電池材料的純度,還是生產環境的潔凈度都是非常基礎的要求。威馬汽車作為造車新勢力當中的一方豪強,完全有必要選擇那些業內主流的供應商。
往前追溯的話,威馬汽車并不是第一次因為電池問題陷入輿論風波,早在2018年,威馬EX5在上市之前就曾因電池供應商問題導致預定用戶大規模退訂。
當時申報信息顯示,該車五款車型中,兩款動力電池來自寧德時代,另外三款來自浙江谷神,后者在行業中名不見經傳,甚至處于邊緣化,預訂用戶對此不買賬。最終,在EX5量產車型上,浙江谷神未能出現在其電池供應商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威馬汽車接連自燃事件正值其科創板IPO前夕,勢必會對其上市產生負面影響。
首先是能不能如期上市的問題,萬和證券上海浦東分公司總經理徐志慰表示,按照科創板的注冊制上市規則,未來問詢階段,可能會對威馬汽車加強要求,威馬汽車需要在問詢中加強對未來成長性的說明。
其次是估值的問題,威馬汽車近來連續七個月錄得銷量增長數據,9月份更是賣出2107輛,同比增長38.8%,如果這個銷量勢頭突然由盛轉頹,那么估值也許要大打折扣。
事件回顧:10月26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中國制造整車出口歐洲儀式在上海超級工廠舉行。約7000臺中國制造的Model 3整車于10月27日出口到歐洲市場,預計下月底到達比利時港口,目標地銷往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葡萄牙、瑞士、瑞典等十余個國家。
詳情解碼:據特斯拉官方通告,此次出口的車輛為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這一版本與供應中國市場的車型保持一致。目前,該車型的續航里程為468km,國內補貼后售價為24.99萬元,至于出口到歐洲之后的價格,目前尚未得知。
特斯拉Model 3 不僅在中國暢銷,在歐洲同樣有著不錯的市場表現,在多個市場銷量位居前列,尤其是北歐國家滲透率很高。不過,產能一直是困擾特斯拉的最大瓶頸,由于德國工廠短期內無法正式投產,所以導致供不應求。中國上海工廠充沛的產能剛好能夠緩解歐洲市場的需求,提升特斯拉在歐洲的市占率。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陳寅在儀式上表示,目前Model 3車型每周產量穩定在3500輛-4000輛。特斯拉一期的Model 3整車生產項目已經達到設計產能,Model Y生產線正在建設中。到9月底,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已經生產新能源汽車85000多輛,完成工業產值約216億元。2020年內特斯拉上海工廠整車和電池出口額預計將超過4.5億美元。
國產特斯拉Model 3出口歐洲除了能夠帶來出口外匯之外,還有利于鞏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在全球市場中的頭部地位,并且為中國其他汽車品牌接下來的出海行動提供模板。此前蔚來就曾計劃,將在2021年下半年進軍歐洲市場。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極為亮眼,今年上半年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52%,到40.3萬輛,而中國國內新能源車銷量同比下滑44%至33.5萬輛。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退補效應的持續,而歐洲補貼力度空前加大,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望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第一。
事件回顧:10月24日,第二屆“1024小鵬汽車智能日”在廣州華南理工大學舉行,會上分享了小鵬汽車在智能技術上的進展和突破,包括NGP高速自動導航駕駛、停車場記憶泊車、全語音車載系統等。另外,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會上還表示,2021年第三代自動駕駛輔助將會成為智能汽車的標配。
詳情解碼:在小鵬P7上首次搭載的NGP高速自動導航駕駛,可以說是本屆“1024小鵬汽車智能日”最大的亮點。小鵬汽車自動駕駛副總裁吳新宙博士信心十足地表示,該系統將是“中國最強的領航輔助駕駛系統”。
小鵬P7上市之初便配備了14個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英偉達Xavier計算平臺、博世iBooster制動助力系統這一整套量產車自動駕駛硬件系統。
再加上厘米級高精度定位模塊以及分米級高德高精度地圖,小鵬P7擁有了以感知、行為規劃以及行為/運動預測、地圖融合等多個模塊的融合,在實現高速自動導航駕駛方面有了強大的保障。
另外,針對國內的特殊道路情況,小鵬汽車在算法上進行了優化。在自動超越慢車、自動限速調節、優先車道選擇、自主進出匝道等基礎場景上,增加更適合中國道路狀況的交通錐識別與避讓、大貨車規避、夜間超車提醒、故障車輛避讓、擁堵道路超級跟車、高速公路及部分城市主干道等使用場景,并可應對暴雨天、夜間、高復雜路況、無全球定位信號等多種極端情況。
當下小鵬汽車已經擁有了性能強大的自動泊車功能,在XPILOT 3.0上,小鵬又帶來了停車場記憶泊車功能,將自動泊車功能進一步升級。
基于小鵬汽車綜合空間構建及定位功能,小鵬汽車可以在首次進入停車場時自動構建停車場內部地圖,并識別更大范圍內的可泊車車位。在成功構建地圖后,可以通過停車場記憶泊車功能自動找到并泊入設置的常用車位內。
據小鵬汽車官方數據,2020年以來,小鵬用戶使用自動泊車系統平均耗時32.3秒,泊車場景覆蓋率達85%,已經是一套足夠實用的自動泊車功能,而功能更加強大的停車場記憶泊車功能可以給用戶帶來更加便捷的體驗。
全語音車載系統同樣不容小覷,其最大的亮點便是全場景功能覆蓋,讓車上幾乎所有應用生態及功能都可以呼叫“你好,小P”解決,無需動手。
在體驗上,全語音車載系統可以實現不同功能不間斷語音控制無需中斷;可打斷語音播報連續操作等,且強大的語義理解能力可以讓小P識別用戶的語音指令或與車內乘客的無關互動,避免誤喚醒。
本著“說比點快”的邏輯,小鵬全語音車載系統可以實現無需反復喚醒、隨時可以打斷、支持跨域跳轉,避免了全觸屏操控無法盲操作,多層界面找不到的困局。所有功能局可實現隨便說、跳著說、一直說。
全語音車載系統不僅擁有全系統功能覆蓋能力,在操作精度上也做了夸張的處理。例如可以通過語音對玻璃的升降控制精確到1%,可以以秒的進度調整音樂進度,可控制空調出風風向等等細致的操作。
不得不說,在這次小鵬汽車智能日上,小鵬汽車拿出來的東西,讓人對這家成立不久的造車新勢力刮目相看,也對中國智能汽車的發展更加有信心。
事件回顧:10月30日下午,華為年度旗艦發布盛典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舉行,除了正式發布今年的旗艦智能手機Mate40系列以及多個周邊智能設備之外,更帶來了與汽車相關的華為車載智慧屏和HI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后者是基于原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而誕生的獨立品牌。
詳情解碼:華為HiCar通過分布式軟總線技術、分布式虛擬化能力和應用服務共享虛擬化技術,構建了一個雙向開放平臺。手機應用可以實現在手機和車機間的無縫體驗,車機等汽車硬件可以快速接入華為HiCar,共享手機豐富的應用生態和服務。
與蘋果CarPlay、谷歌Android Auto、百度CarLife等智能互聯產品相比,華為HiCar做的不僅僅是投屏功能,其重點是更進一步打通手機與汽車的連接,將手機體驗延續到車上。
截至目前,華為HiCar支持的無縫流轉手機應用已經多達30幾款,包括酷狗音樂、喜馬拉雅、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網易新聞等,接下來還會陸續增加。
華為HiCar憑借簡單順暢的操作體驗和強大的功能,自發布以來,已有沃爾沃、一汽、廣汽、北汽、吉利、長安、比亞迪、榮威等30多家車企或品牌與之合作,合作新車型超過150款。華為預計,2021年將有超過500萬臺新車預裝HiCar車機互聯系統。
然而,華為HiCar的野心不僅限于新車市場,對于舊車市場,華為打造出了一款車載智慧屏,通過加裝的方式,就能讓舊車同樣享受到HiCar車機互聯系統所帶來的智能體驗。官方表示,該產品不久后將正式上市。
在發布會當天,華為還正式宣布推出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獨立品牌:HI。
HI品牌的前身是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簡稱汽車BU),于2019年5月首次對外公布,當時表示要做“汽車增量零部件供應商”。
如何理解“汽車增量零部件供應商”?其實就是:華為不造車,只做零部件供應商;華為不做傳統供應商們已經搞得很好的東西,只做智能汽車相關的增量業務。
進一步解讀的話,我們甚至可以將其理解為,汽車BU想要成為未來智能汽車時代的博世或者大陸、德爾福。當汽車BU變成華為HI品牌之后,這種戰略趨勢更加明顯。
HI品牌是一個全棧智能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主要由1個計算與通信架構、5大智能系統、30+智能化部件組成。
其中,計算與通信架構名為華為CC架構,可以做到軟件可升級、硬件可更換、傳感器可拓展。CC架構采用分布式網絡+域控制,而非傳統汽車總線+分散控制,它將車輛分為三大部分:駕駛、座艙和整車控制,并推出了三大平臺:MDC智能駕駛平臺、CDC智能座艙平臺和VDC整車控制平臺。
華為成立HI獨立品牌,有可能是為接下來融資以及拉攏合作伙伴做準備,畢竟華為非常清楚汽車行業門檻之高。通過融資拉攏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上自己這艘船,有利于增加成功的幾率。
事件回顧:10月27日,零跑汽車發布與大華聯合研發的AI智能駕駛芯片——凌芯01,這也是國內首款可量產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車規級AI智能駕駛芯片。據悉,零跑SUV車型C11將會搭載凌芯01芯片,新車將于廣州車展首發亮相。未來凌芯01將向市場開放合作。
詳情解碼:凌芯01采用28nm制成工藝,最大算力4.2TOPS,CPU處理器采用阿里旗下平頭哥半導體公司“玄鐵C860”,集成高性能的AI神經元處理器,典型功耗4W。凌芯01已經于2020年1月流片成功,零跑全新SUV車型C11將率先搭載該芯片。
凌芯01芯片通過PCIE級聯技術,實現多片組合形成計算平臺,支持接入12路攝像頭來實現2.5D的360°環視、自動泊車、ADAS域控制以及接近L3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整車配備10個車身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及1個車內攝像頭。
同時,零跑還自研了Leap On智能車機系統、車機系統搭載最新一代高通驍龍8155平臺車機,同時具備Leap Cloud云平臺、新一代智能語音交互系統、藍牙鑰匙、人臉識別、適配個性化調節、智能空氣凈化系統等。
C11是零跑汽車純電動模塊化C架構的首款車型。C架構可涵蓋轎車、SUV及MPV車型等多種高端車型的生產與技術擴展。
零跑C11車身長寬高為4745/1890/1635mm,軸距2923mm。這個尺寸已經與廣汽新能源Aion LX相似,屬于中型SUV。
從概念版車型看,新車外觀整體上比較圓潤,內飾方面采用了時下流行的三聯屏設計,但是三塊屏幕并不完全純平,區隔于左右兩塊邊屏。
動力系統方面,據悉C11將沿用家族化海格力斯電驅系統,最大輸出功率400kW,最大扭矩720Nm,預計百公里加速在5秒左右。懸架系統為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結構,擁有運動、舒適、ECO三種駕駛模式,電池容量為90kWh,預計NEDC綜合工況續航里程600km。
C11價格區間預計在15-20萬元,直接競品為小鵬G3、威馬ex5等新能源版車型,據之前的報道,C11量產版將在今年廣州車展正式亮相,計劃于明年三季度上市。
事件回顧:10月27日,上汽大眾首款ID.家族車型——ID.4 X正式批量投產,新車基于大眾全新MEB純電模塊化平臺打造,定位純電緊湊型SUV,新車預計將在2021年初正式上市。據悉,國產ID.4 X將由上汽大眾生產,并產于上汽大眾全新新建的安亭工廠,該工廠未來將主要承擔MEB平臺車型生產任務。
詳情解碼:ID.4 X是大眾集團首款基于MEB純電平臺打造的國產新能源車,新車具有更長的軸距和更短的前后懸,相比傳統燃油車,在空間上更具優勢。同時,后驅/四驅的布局使車輛擁有接近50:50的前后重量分配與低重心,從而獲得動感而均衡的行駛表現。
根據此前曝光的申報圖來看,ID.4 X車身外觀與ID.初見基本保持一致,采用了封閉式設計的進氣格柵,可點亮的前LOGO與貫穿式燈帶應為LED光源。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612/1852/1640mm,軸距為2765mm。
此次投產活動,除了亮相了ID.4 X的實車以外,還公布了許多新車的具體技術參數信息。高壓電池系統方面,電池采用了“巧克力”模塊化設計,可按照不同的車身尺寸選擇匹配生產不同電池尺寸。
電池包的最高能量83.4kWh,最高能量密度為175Wh/kg,最高設計可輸出功率260kW。除此以外,電池在45℃下循環充放電800次剩余容量仍大于80%,室溫標準循環充放電500次剩余容量保持率97%。
電驅和電控系統方面,大眾將電機、控制器、減速器三合一集成,電機端可輸出的峰值扭矩大于4000N·m,峰值功率輸出大于150kW,電機最高轉速達16000rpm,電機最高效率97%,系統最高效率94.3%,重量為90kg。整個系統有15年30萬公里設計及驗證壽命,電控開關機耐久5.4萬次。
車載充電系統方面,新車支持交流與直流充電,交流充電功率為7.2kW,充電效率≥94%,直流快充功率最高可達100kW。充電口高于國標要求的IPX6K、IPX9K防水標準,滿足暴雨及高壓水槍洗車等惡劣充電工況。
至于智能化方面,目前尚不清楚ID.4 X表現如何,而這將是其能否與特斯拉抗衡的重要指標。未來我們將繼續關注這方面的信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汽大眾將在ID.4 X的銷售和售后服務方面進行創新。(文/:太平洋汽車網 朱仕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