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車談:蔚來成中國市值最高車企 豐田社長抨擊特斯拉
要點速讀 |
♦ 事件回顧:2020年11月12日,蔚來股價增長約12%,市值達到657.98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第五的車企,也是中國市值最高的車企,狠狠將戴姆勒、通用、寶馬、法拉利、本田等老牌車企摔倒在地。另外,比亞迪、小鵬、理想等專注新能源車的車企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揚。
♦ 詳情解碼:
市值上漲的這股狂潮主要得益于中美兩大政治環境的影響,11月初中國政府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而令汽車板塊的股票大面積飄紅。作為腳踩新能源化、智能網聯化兩大賽道的新造車企更是備受資本市場的追捧。
摩根大通分析師在近期對于蔚來、小鵬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將評級列為“增持”:預計蔚來到2025年其將享有30%的市占率,將成為高端電動汽車領域的長期贏家;預計小鵬將在中低端電動汽車市場占有一定份額。
目前各國都在大舉推進電動車的普及,中國方面更是對充換電網絡、5G基站、智慧交通等列為新基建,所以從電動化、智能網聯化的大趨勢來看,新造車企以及比亞迪這樣成功轉型的傳統車企的確具有強大的成長性。
同時,因為也愿意用科技公司的估值標準來衡量新勢力們的潛質。
但資本的狂熱很容易催生泡沫,還記得2000年左右那場互聯網泡沫嘛?首次在互聯網創業的李斌、李想剛好就經歷過,雖然最后化險為夷,但實際上現在的資本狂熱潮與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有著相似之處。
如今,權威機構看好智能電動車和新造車企的前景,投資人因此過于相信新科技帶來的商業模式想象空間,因而傾注大量資金,形成羊群效應。當這種預期偏見盲目擴張,一旦被廣泛證偽后,最終必定是一地雞毛。
♦ 事件回顧:日前,豐田汽車發布今年4-9月財報:營業收入為11.38萬億日元,同比下降26%,營業利潤5199億日元,同比下滑63%。不過與4-6月財季相比,7-9月的業績已經有明顯的復蘇跡象。
♦ 詳情解碼:
另外,豐田在華兩家合資車企都發布消息稱,將推出兩款全新車型,包括定位于卡羅拉與亞洲龍之間的一汽豐田ALLION,定位于雷凌與凱美瑞之間的廣汽豐田凌尚,以及RAV4插混版、凌尚以及全新漢蘭達。
由于疫情后的恢復速度超過預期,豐田決定上調2020財年(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合并業績預期。豐田還預計本財年銷量將達942萬輛,較此前預期的910萬輛上漲3.5%,但仍不及上一財年的1046萬輛。
在全球疫情爆發后,豐田緊急調整產能,通過減產抵消供需不平衡,最大程度降本增效,才得以快速復蘇。隨著疫情好轉,在過去的10月,中美兩大市場分別增長了9%、30%,自此可以說豐田已暫時掃平了疫情后的陰霾。
即便業績向好,豐田還是不能放松滴。正如前文所述,今年以來,特斯拉、蔚來、小鵬這批新勢力在疫情后的市場表現不降反增,特斯拉在幾個月前超越了豐田,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蔚來如今又超越戴姆勒、寶馬等巨頭,成為全球第五市值最高車企,中國市值最高的車企。這意味著什么,你細品。
面對這樣的劇烈動蕩,經歷過金融危機、日本地震等多場重大危機的豐田社長豐田章男還是充滿著自信,他在財報會議上就引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來形容豐田與曾被自己投資過的特斯拉:
豐田就像擁有了成熟的廚房和廚師,而特斯拉僅僅擁有一張菜譜,而且還在努力推銷他們菜譜的初級階段,在沒有創造太多真正有價值的美食及服務之前,不能證明這張菜譜會成為世界的標準。
現在,豐田就必須拿出變革的決心,從研發、產品、供應、組織、營銷、服務等各個環節都需要向數字化轉型,改造自己的食材、食譜、廚房、廚師。智電汽車的發展還處在蹣跚學步的階段,從現在來看,誰是標準的制定者還不好說。
♦ 事件回顧:11月10日,恒大汽車正式發布恒馳車標,寓意“保護藍天,決勝紅海,東方雄獅,傲視全球”,不過該車標早前已經出現過恒馳系列車型的發布會上,如今說是來了一次正式官宣。
♦ 詳情解碼:
緊接著的11月12日,恒大汽車對外宣布,上海和廣州兩大生產基地開始全線試生產,并公布了生產車間內部圖。
首先我們先說說車標這事,恒馳車標其實與恒大足球俱樂部相似,正中央都是一只咆哮的雄獅,不同的是底下由足球換成了地球,足以表明許老板要年產百萬量級新車的野心。
再來說說曝光的工廠,據說是恒大首批具備試生產條件的汽車生產基地,按工業4.0標準建設,配備了2545臺智能機器人,采用德國舒勒、庫卡、杜爾、日本發那科等世界最先進設備。恒大方面計劃,在全面達產之后,能做到每分鐘生產1輛車,2025年前實現年產能約100萬輛/年,2035年前達到500萬輛/年。
但有細心網友從工廠圖片中看出了一些端倪:這不就是國能93純電版嗎?
可以看出,此前集體亮相發布的恒馳系列6款車型仍然處于概念階段,而為何現在就迫不及待地曝光了工廠,對外發布試生產的消息?原因很簡單,恒大汽車準備上市了唄,加上現在政策利好,不趕緊著為上市造勢還等什么時候。
根據恒大計劃,預計將為汽車業務共計投入294億元,資金主要投往股權收購、基地建設、研發、設備等。許老板曾表示,恒大汽車的產量將達到年產100萬輛,并用3到5年成為全世界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那么要實現這些,上市融資是目前恒大最關鍵的一步棋。
♦ 事件回顧:11月11日,寶馬發布了iNEXT的量產版——寶馬iX,該車基于純電平臺打造,定位中大型SUV。這臺融合寶馬最新電動化、互聯化、智能化最新技術的新車被譽為是回擊特斯拉的力作。
♦ 詳情解碼:
外觀上,寶馬iX明顯與此前所有車型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美丑見仁見智,但客觀來說,這臺車集成了不少令人驚喜的亮點。比如大鼻孔的雙腎格柵內置了攝像頭、雷達、傳感器,更內嵌了加熱和清潔系統,輕微的劃痕在常溫24小時內或熱風5分鐘內能自我修復。
內飾也完全區別開所有寶馬車型,由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和14.9英寸懸浮式中控屏組合成的弧形顯示屏與下一代寶馬操作系統配合,能提供語音或觸摸控制操作。
同時,iX搭載了1個激光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6顆感知攝像頭、4顆環視攝像頭和12個超聲波雷達,自動駕駛芯片則來自Mobileye公司研發的最新處理器EyeQ5,能實現5G車路協同。若能達到法律允許的條件下,寶馬iX將能實現L3級自動駕駛。
動力方面,iX 搭載第五代 eDrive 電驅動系統,WTLP 標準下續航里程超過 600 公里(約等于 NEDC 650 公里),雙電機驅動系統可帶來超過 370kW 的最大輸出功率,零至百公里加速不到 5 秒,百公里能耗低于 21kWh。
從整體而言,外界對于寶馬iX給予了眾多溢美之詞,引用同事的原話是:“你就會發現iX每一寸都是集當今科技之大成,每一個設計都為iX成為更加先進、更加智能的電動汽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早些年間,寶馬即使已經造出了i3、i8新能源化產品,還是拼不過特斯拉。好在寶馬這些德系巨頭沒有停止對電動技術的迭代,如今這臺問世的寶馬iX會不會成為拳頭產品,值得期待。
♦ 事件回顧:11月11日,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李克強在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公布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
♦ 詳情解碼:
到2025年,我國L2級輔助駕駛、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車將占汽車總銷量的50%,C-V2X(基于蜂窩網絡的車用無線通信技術)終端新車裝配率達到50%,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
到2030年,我國L2級輔助駕駛、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車型占比達到70%,L4級有條件自動駕駛車型占比達到20%,C-V2X終端新車裝備基本普及。
2035年以后,L5級完全自動駕駛乘用車開始應用。
換言之,5年后L2、L3級別的車輛在路上能見度已經非常之高,實際上目前已經有眾多車企展示了L3級自動駕駛成果,比如廣汽埃安LX、長安UNI-T、榮威MARVEL-R、威馬Maven和小鵬P7。
但目前L3級自動駕駛還只是紙上談兵階段,面臨不少挑戰:
一是法律和應用條件、場景的限制;
二是中國在芯片、傳感器、軟件算法等關鍵技術上還存在卡脖子問題;
三是成本高昂,而且車企、傳統供應商、新加入的科技公司三者需要重塑新的供應鏈關系,思考新的商業模式,思考該采用哪種技術方案。
比如,對于車企而言,自動駕駛系統該自研,還是向第三方采購?該采用算法和視覺系統不斷迭代的單車智能,還是人車路互聯的車路協同方案?
在這樣的背景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順勢而來,為行業帶來指引、規劃,切實在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長遠發展。而對于消費者而言,《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就像一個預言,在這幾年間,L2、L3自動駕駛車輛會大量涌現,新手司機是不是就有福了?
♦ 事件回顧:11月12日,乘聯會發布10月銷量數據表示,乘用車市場在10月零售達到199.2萬輛,同比去年10月增長8.0%,實現了連續4個月8%左右的近兩年高位增速。其中,豪華品牌、自主品牌、主流合資品牌均實現增長。
♦ 詳情解碼:
從大盤分析,10月車市增長主要是因為宏觀經濟和出口市場超預期的回暖,尤其是歐美疫情背景下的中國出口表現較強,穩住了消費信心。其次是去年部分地區7月國六實施后導致的車市低基數的特殊因素促進。第三是新能源車零售的翻倍回暖態勢明顯,推動著車市走強。
具體到車企表現,自主品牌三強的吉利、長城、長安在10月均出現銷量增長,其中吉利繼續穩坐所有廠商中的第四名,帝豪、博越的月銷量突破2萬輛。同時新能源車喜獲爆發式增長,五菱宏光MINI EV也達到2萬輛的銷量。
豪華車方面,銷量同比增長30%,依然是強勢增長的一股重要力量。毫無疑問,BBA依然銷量最旺盛的前三強,不過從車型來看,也不乏有沃爾沃S90、沃爾沃XC60、紅旗H9、理想ONE這樣的二線豪華品牌和中國豪華品牌出現在榜單上。
最后再來看看合資板塊,日系品牌與德系品牌市場份額分別為23.9%、23.7%,等同于搶走了半個蛋糕,說明豐田、本田、日產、大眾這些老牌車企的地位真的難以撼動。這一點從10月暢銷汽車榜單就能窺探出來,比如軒逸一個月銷量就達到5萬輛、朗逸也有4萬輛……
總的來說,車市整體在疫情后進入全面回暖,金九銀十效應極為明顯,但無論是自主還是合資品牌,我們都可以看到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面對如今的危機與變革,誰都不能一笑而過。(文:太平洋汽車網 曾惠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