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行業高度綜合集成下的大學教育與人才培養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新能源智能汽車生態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高松在新能源智能汽車生態高峰論壇上發表了精彩的演講。結合華南理工大學的辦學實踐,討論了大學教育與新業態人才培養的一些思考、探索。
據介紹,新能源智能汽車將傳統汽車由機械電動技術主導轉向電子通訊、軟件、機械等技術的深度融合,是一個高度集成綜合的行業與創新技術前沿。有數據表明,在傳統汽車領域中有跨行業工作經歷的人占人才總數的10%左右,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跨行業工作經歷的人才占總數的比例高達80%、90%,這些數據體現了這個領域人才高度的復合性、多元化和跨界的流動性。
為此,華南理工大學2019年發布《新工科F計劃》,“F”就是未來的意思,面向未來培養創造性人才的計劃,實施一系列改革,培養“三力”卓越的新工科領軍人才,“三力”卓越,指的是“學習力、思想力、行動力卓越”,強調學科的交叉性與綜合性,更強調學生的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
為加強人才培養,為高度綜合集成的行業提供人力資源支撐,高松認為有兩個方面值得考慮和探索。
第一方面是加強人工智能教育,實施“+智能”培養模式。為此,華南理工大學在課程上面,開設人工智能相關通識教育,開設“小白學人工智能”課程。在專業的建設上,嘗試建設一些輔修的微專業,2019年設立了一些本科的輔修微專業,包括五門左右核心課程,這里包括人工智能的微專業。
第二方面是,強化跨界和合作,建立協同育人機制,來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為此,華南理工大學推動學科交叉、建設新工科專業,考慮組建“新能源智能汽車”跨學科研究平臺。推動教師開展關鍵共性前沿,引領顛覆性技術的研究。在此基礎上,建設跨學科的課程,組建跨學科的教學團隊,來推動跨學科研究資源向教學資源轉化,包括推動一些傳統,比如說車輛工程專業的升級。
此外,目前華南理工大學與廣汽研究院、華為等產業界、行業界龍頭企業深入合作,首批建設了包括智能出行、人工智能等七個未來創新實驗室。同時以廣州國際校區建設為契機,引入全球優質創新資源,建設面向未來的高質量教育教學體系。
我們了解到,目前在智能汽車領域大企業的董事長有不少來自華南理工大學,“華工系”企業已不知不覺占領了智能汽車領域的多個關鍵環節。在整車領域,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開沃汽車創始人黃宏生、寶能汽車董事長姚振華均為華南理工大學校友。而在零部件領域,則有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璞泰來董事長梁豐、大洋電機董事長魯楚平、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華鋒股份董事長譚幗英。可以看到,“華工系”成為智能汽車領域具備較大影響力的校友圈。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