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中國造車新勢力出口歐洲,是亮劍還是噱頭?

    2020-12-24 22:14:44 作者:朱仕永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2020年12月21日,被冰雪覆蓋的北歐國家挪威,一百輛小鵬G3純電動SUV正式向該國28個城鎮的用戶完成交付。從國內正式發運,到國外完成交付,歷時近3個月。

            對于小鵬汽車邁出的這一步,董事長兼CEO何小鵬感到非常激動,他表示,小鵬汽車立志在智能電動汽車賽道上成為全球領跑者,挪威是公司開拓歐洲市場的第一個關鍵里程碑。

            其實,盯上歐洲市場的中國造車新勢力不止小鵬汽車一家。今年5月,愛馳汽車與歐洲出行運營商Filippi Auto簽署合作,陸續交付500輛定制歐版愛馳U5于法國科西嘉島,投入島上租賃運營;今年8月,蔚來汽車完成年內第二次股票增發,彼時董事長兼CEO李斌透露,蔚來計劃在2021年下半年出口歐洲市場;而威馬汽車,也有攜手互聯網出行巨頭Uber進軍歐洲的傳聞。

            這些初出茅廬的汽車品牌,在國內尚且算不上羽翼豐滿,便如此迫不及待地進軍歐洲,究竟是因為前景可期而亮劍,還是靠噱頭為品牌造勢的成分居多呢?

    歐洲市場的“蘿卜加大棒”

            中國造車新勢力這份激進,與歐洲對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激勵政策不無關系。

            首先,歐洲市場補貼不減反增,力度空前。截至目前,歐盟27個成員國中有23個國家出臺了新能源車激勵政策,德國、法國、荷蘭、西班牙、挪威、丹麥等11個國家采用補貼和稅收雙重優惠,其中部分國家每臺純電動車的補貼額度高達5000歐元以上,遠遠高于中國市場補貼退坡之后的額度。

            其次,歐洲市場對全球車企敞開懷抱,完全不限制車輛生產地。消費者只要購買符合認證要求的產品,就能享受到足額優惠。


    江西上饒工廠下線的歐版愛馳U5

            最后,歐洲把補貼直接發放給消費者,未通過車企渠道。這就意味著,激勵政策能夠有效轉化成真實銷量。

            統計數據顯示,1-11月歐洲市場新能源乘用車累計注冊量突破105萬輛,超過中國市場的90.5萬輛(乘聯會數據),成為2020年全球新能源車第一大市場幾乎沒有任何懸念。

            歐洲如此大力推廣新能源車,又與該地區的碳排放法規有關。

            今年9月發布的《2030年氣候目標計劃》草案中,歐盟正式提出目標,到2030年,歐洲溫室氣體減排幅度較之前制定的40%上調至55%,具體碳排放指標從59.4g/km降至47.5g/km。如果未能達標,將面臨巨額罰款,進而導致歐盟各國政府和車企不得不加碼新能源車市場。

            為了滿足新能源車的使用需求,歐洲在充電樁方面建設方面也是快馬加鞭,以德國為例,規劃到2030年建成 100 萬個公共充電樁。

            在供給側與消費側的雙重利好條件之下,歐洲新能源車市場儼然成為一片泛著金光的藍海。

    入場容易分羹難

            不過,盡管歐洲新能源車市場很大,大門對外敞開,補貼也一視同仁,但對中國造車新勢力來說,卻是“入場容易分羹難”,甚至一系列成本算下來,極有可能做虧本買賣。

            眾所周知,歐洲是汽車的發源地,也是目前汽車工業最發達之地。歐洲擁有大眾、奔馳、寶馬、雷諾等多個一流的跨國汽車巨頭,消費者們對本土汽車產品的好感度和忠誠度普遍比較高,而中國品牌短時間內難以受到認可。

            再者,歐洲消費者的購車喜好與中國市場存在較大差異,咱們更青睞大而全,他們更喜歡的卻是小而精,所以大眾Golf標致308雷諾Clio這些兩廂小車在歐洲滿街跑。

            電動車領域也同樣如此,由于地方小、城鎮化率高,他們并不太需要體型大、續航能力強的車型,絕大部分市場份額都被雷諾Zoe、大眾e-Golf、現代Kona EV等小車所占據。這就意味著,以中國造車新勢力的現有產品,去到歐洲的話受眾群體并不如何廣。五菱宏光MINI EV奇瑞eQ歐拉黑貓這些車型興許還更有競爭力。

            所以說,中國造車新勢力以數百輛的出口規模小打小鬧可能沒問題,真要靠歐洲市場謀求較大銷量的話,那還得有好一段路要走,尤其得充分研究市場、規劃產品,打造適合歐洲市場的車型。


    雷諾Zoe

            眼下如果沒有足夠銷量來分攤產品改造、汽車檢驗認證、運輸、銷售渠道建設、運營維護等各項成本的話,那么結果就是花錢投資給人家創造就業崗位,而自己賺個吆喝。

            當然了,這也是歐洲樂于放開市場,讓所有車企進入的原因所在。一來他們不怕外來競爭者對本土企業造成沖擊,二來有嚴苛的WVTA 歐盟整車型式認證標準,也不用擔心引進爛車。

            這些問題中國造車新勢力們自然也都懂,或許除了銷量之外,他們還有其他考慮,比如講故事和品牌營銷。

            有分析師便認為,中國造車新勢力出海這件事,宣傳的性質可能更大一些。的確,這些年互聯網行業的造富神話已經充分告訴我們,一家創業公司的融資、估值、上市,都離不開講一個好故事。對于已經成為二級資本市場寵兒,股價翻了數倍的部分新勢力來說,也需要故事來支撐過度繁榮所產生的泡沫。

            至于說拿通過歐洲認證這一點來為品牌形象貼金,以促進國內消費者對該品牌的認可度,我覺得這就有些一廂情愿了。

            一方面,由于互聯網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信息壁壘,現在多數中國消費者深知同一款車型,在國外和國內賣的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另一方面,中國消費者之所以購買造車新勢力的產品,最核心訴求是為了享受不同以往的體驗,與其把精力用于人盡皆知的造勢套路,不如整點實際的。

    出海的正確時機還未到

            歐洲新能源車市場看似一片藍海,實際上卻是外來車企的龍潭虎穴,那么中國造車新勢力是不是應該放棄念想,著力深耕中國市場呢?

            在我看來,起碼短中期之內是的。

            首先,歐洲成為全球新能源車第一大市場只是暫時的,隨時會被中國市場反超回來。

            根據乘聯會統計數據,在過去的兩個月里,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分別為13.4萬輛和17.1萬輛,同比漲幅分別為112.0%和139.2%,說明已經從補貼退坡的陣痛中恢復過來。關于接下來的行情走向,業界普遍樂觀。

            既然國內市場大有可為,又何必急著去闖蕩預期收益微不足道的歐洲市場。哪怕是以講故事為主要目的,付出的卻都是真金白銀,甚至還可能會干擾企業做當下正確的事。

            其次,深耕中國市場,也符合國家高層所制定的經濟大方針。這個大方針就是今年6月18日陸家嘴論壇開幕式上首次提出,并在12月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再次重點提及的“一個以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所謂內循環為主,被不少人簡單理解為出口轉內銷,實際上這種理解是錯誤的,內循環的本質乃修煉內功,不止是東西往哪賣的問題。

            修煉內功說得具體點,就是發力完善國內未成型的細分產業鏈,強化已成型的細分產業鏈,通過小步慢跑,把重要產業鏈不斷催熟、成本不斷壓低,把產品素質不斷打磨提升,等到我們成本處于絕對優勢的時候,在外循環中的競爭力也就明顯可見,到那個時候再出海開拓市場,情況便與現在截然不同,就算是挑剔的歐洲人民,也逃不開“真香定律”。

            目前國內新能源車產業鏈,屬于未徹底完善的產業鏈,還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生產成本有望一降再降,就像上海特斯拉工廠所制造的Model 3那樣。

            為什么允許特斯拉在國內獨資建廠并要求零部件100%國產化,又為什么讓大眾汽車深度參與江淮汽車混改,無非就是為了讓這條將來叱咤全球的產業鏈盡快成型,然后再用帶量搏殺的方式孕育出一批零部件領域的大小巨頭,大幅降低新能源車制造成本。


    國產特斯拉Model 3產業鏈

            不要覺得這是紙上談兵,中國手機行業便是這樣一路逆襲而來的,先有能打的零部件產業鏈(連蘋果都離不開),才有華為、小米、OPPO、VIVO這些攻城略地的手機品牌。

            汽車產業鏈雖然比手機行業復雜且龐大,但工藝和科技含金量方面,未必高得過手機。

            華為之所以投入巨大人力、資金組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品牌——HI,立志于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便是著眼于大局,角逐確定性增量。

            而中國造車新勢力進軍歐洲市場這件事,我不妨直接點說,實屬費力不討好的搶跑行為。

            不是不應該出海,而是正確時機未到。

    寫在最后

            段譽練成六脈神劍、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之前,出去和高手干架就是欠揍,當三大神功大成的時候,試問整個武林還有幾個人是他的對手?

            中國新能源車產業鏈一旦成型,就意味著修成了北冥神功,能夠汲取養分為己所用;成本優勢建立,則相當于六脈神劍嫻熟,可以見招拆招;能夠對新技術、新需求迅速做出反應,豈不是如同凌波微步那樣令對手望塵莫及?

            中國造車新勢力們不應該操之過急,犯不著為了眼下蒼蠅點大小的“肉”而徒增負擔。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所以還是等等大樹枝繁葉茂那一天吧。(文:太平洋汽車網 朱仕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相關閱讀
      點擊加載更多

      為喜歡買單 試駕哈弗初戀 大四版

      并不像外界猜測那樣,哈弗初戀是H2的換代版。實際上,初戀其實和大狗一樣,算是一個獨立的車型。

      新一代豐田陸巡首次曝光 搭載3.5T/明年4月首發

      我們獲取了新一代豐田蘭德酷路澤諜照。新車動力或推出搭載3.5T燃油版和3.5T+電動機組成的混動版。

      奔馳全新S級海外售價曝光 約合人民幣71.72萬元起

      近日,有海外媒體曝光了奔馳全新S級的售價信息。

      同為國貨高端品牌 WEY VV7和紅旗HS5誰更強?

      VV7和HS5同為國貨高端品牌,這兩款車型誰的產品力會更強?下面我們來對比一下。

      全新廣汽豐田漢蘭達或明年9月上市 全系混動引擎

      全新一代廣汽豐田漢蘭達或于2021年9月正式上市。新車將延續海外版設計,同樣基于TNGA-K平臺打造,而動力僅搭載2.5L混動總成。

      大排量不只是情懷 試駕現代帕里斯帝

      現代集團在韓國本土有一臺旗艦級SUV,在現代品牌產品序列里屬于金字塔塔尖的車型,這臺車代表著現代對“新日常的新標準”的理解

      新款福特銳界實拍 外觀內飾大升級

      日前,我們實拍了長安福特新款銳界的實車,新車外觀以及內飾均有所升級。

      新款國產捷豹XFL實車曝光 質感提升明顯

      我們獲取了一組新款奇瑞捷豹新款XFL諜照。本次中期改款的車型在外觀和內飾方面都進行了全面升級,細節處的質感提升。

      圣誕老人專屬座駕 雷克薩斯HX正式發布

      雷克薩斯正式公布了這款特殊新車“HX”的官圖。其實這款HX是專門為“圣誕老人”所準備的雪橇概念車,并非我們能看到的量產車。

      新一代奔馳C級或明年2月23日全球首發 小號“S”

      全新一代奔馳C級系列或于2021年2月23日全球首發。新車采用了與全新S級相同的家族設計,并基于第二代縱置后驅MRA2平臺打造。

      一级a做免费大全在线观看_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_欧美激情二区在线播放_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
      <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欧洲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片 | 中文乱码在线波多野结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