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車智能化程度調查報告
智能汽車總量已經達到了2020年上市新車的三成,那么作為消費者,我們在什么價位可以買到智能汽車?答案是不到10萬就可以!
鑒于智能化配置主要集中在高配乃至頂配車型上,因此我們按照車系頂配價格將2020年上市的新車劃分為6個價格區間,包括10萬以下、10-15萬、15-20萬、20-30萬、30-50萬、50萬以上。
對應2020年上市的智能汽車車系占比為33.58%,車型占比為19.11%的整體數據,15萬以上的智能汽車車系占比全部高于整體平均數,10萬以上的智能汽車車型占比全部高于整體平均數。
不同價位新車智能化水平對比 | |||||||
價格區間 | 10萬以下 | 10-15萬 | 15-20萬 | 20-30萬 | 30-50萬 | 50萬以上 | |
智能汽車 | 車型占比 | 2.48% | 32.04% | 18.83% | 14.36% | 24.29% | 45.81% |
車系占比 | 11.54% | 32.31% | 42.86% | 28.57% | 38.89% | 39.34% |
由于價格區間取自各個車系頂配車型的價格,因此實際對應的車系價格區間還會更低。也就是說,智能汽車相應配置已經普及到了10萬元以上車型。
同時根據相應的占比情況,可以注意到目前國內市場是15萬元以下的新車車系仍然是很龐大的一個數量級,這部分車型大幅拉低了智能汽車在整個市場上的占比。
具體到細分項目,智能駕駛需去到20萬以上車系占比才高于整體平均數,15-20萬區間略低于智能汽車整體的占比。而智能座艙與OTA則在10萬元以上便高過了平均數,較智能汽車整體占比更為下沉。
可見智能駕駛系統的成本相對較高,對車系價格的區間更為敏感。而OTA更多與品牌整體戰略相關,對價格區間的關聯性最弱,各個區間的差異較小。而智能座艙在10萬元以上便均高于整體平均數,相應配置的成本相對較低,價格區間下沉也最為直接。
整體趨勢上看,智能汽車整體及細分配置均呈現出中間高兩端低的局面,峰值占比均出現在15-30萬的價格區間內。
其中,智能駕駛及智能座艙峰值價格區間在20-30萬,智能座艙在這一價位更是出現了車系占比100%的驚人數值。而OTA及受制于OTA的智能汽車整體數值峰值出現在15-20萬的價格區間。
不同價位新車智能配置對比 | |||||||
價格區間 | 10萬以下 | 10-15萬 | 15-20萬 | 20-30萬 | 30-50萬 | 50萬以上 | |
OTA | 車型占比 | 11.57% | 38.30% | 52.60% | 25.25% | 34.29% | 49.72% |
車系占比 | 11.54% | 49.23% | 60.00% | 35.71% | 41.67% | 39.34% | |
智能座艙 | 車型占比 | 10.74% | 58.09% | 79.87% | 86.14% | 92.14% | 94.41% |
車系占比 | 11.54% | 81.54% | 94.29% | 100.00% | 91.42% | 90.16% | |
智能駕駛 | 車型占比 | 2.48% | 21.78% | 27.92% | 54.95% | 67.14% | 86.59% |
車系占比 | 11.54% | 53.85% | 65.71% | 88.10% | 83.33% | 86.89% |
目前,15-30萬是各大品牌競爭的紅海市場,也是最新技術應用的重點區間。15萬以下市場競爭雖然激烈,但受制于成本,在最新科技配置的應用上相對弱勢。
而20-30是成本限制與市場規模相對較為平均的一個市場,因而在布局智能駕駛及智能座艙上各大廠商也可謂是不遺余力。
對比OTA與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的峰值數據,可以發現20-30萬集中了更多豪華品牌及普通品牌的高端車型,而15-20萬是普通品牌發力最為集中的區間。豪華品牌及高端車型在產品更新頻率(換代等)上相對遲緩,因而在設計產品底層數據的OTA布局上也顯得更為滯后。
基于同樣的原因,在30萬以上的價格區間,智能化程度反而呈現出下降的趨勢。
為此,我們篩選了2020年上市新車中豪華品牌與超豪華品牌的相應產品,可以發現豪華品牌智能汽車車系占比為34.67%,基本持平行業平均數據。而超豪華品牌智能汽車車系占比僅為25.00%,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并且,這一現象也出現在了細分配置上,超豪華品牌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及OTA上配備率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不過豪華品牌在智能座艙及智能駕駛配備率上超過了行業平均水平,較高的定價讓豪華品牌在智能配置的配備上有了更多的余力。
(超)豪華品牌新車智能化水平 | |||
價格區間 | 豪華品牌 | 超豪華品牌 | |
OTA | 車型占比 | 40.65% | 21.05% |
車系占比 | 38.67% | 25.00% | |
智能座艙 | 車型占比 | 97.56% | 86.84% |
車系占比 | 100.00% | 68.75% | |
智能駕駛 | 車型占比 | 79.27% | 76.32% |
車系占比 | 88.00% | 62.50% | |
智能汽車 | 車型占比 | 30.89% | 21.05% |
車系占比 | 34.67% | 25.00% |
不過在這一組數據中,車型占比卻值得玩味。豪華品牌及超豪華品牌車型智能化占比與車系占比之差都相對微小,車系占比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超豪華品牌,在車型占比上都已經超過了行業平均水平。高售價使得豪華品牌及超豪華品牌的中低配車型配置表現也都十分出眾,配置差距更多體現在了一些豪華配置方面。
超豪華品牌一方面車型更新頻率相對更低,另一方面也存在更多主打性能等特定屬性的車型,對科技配置的需求度相對較低。而車系配置與車型配置微小的差距,證明在邁入智能化的車型系列中,超豪華品牌走的更加堅定,配備率因而也更高。
綜合本章數據,新車智能化表現不完全取決于價格因素,而是受到了價格與市場規模綜合影響。在整體智能化表現上,15-20萬反而是智能化車系分布最為密集的價格區間。
不過,對比車型占比來看,在50萬以下的價格區間與車系占比的走勢基本一致,但50萬以上的智能化車型占比遠高于其他價格區間。在高售價區間對成本的考量相對更低,因而在智能化配置配備率上也實現了爆發式增長。
對比2020年上市的智能汽車車系占比為33.58%與車型占比為19.11%的整體數據,智能化配置配備率水平表現并不出色。可以想到很多品牌僅僅是為頂配車型配備智能化相關配置,以智能化作為噱頭進行營銷,主力銷售車型并未配備相應配置。
那么,有多少新車車系僅僅是在頂配上炫技作為營銷噱頭?
在2020年上市的全部265個車系中智能汽車車系占比為33.58%,然而僅頂配滿足智能汽車標準的高達28.09%,可以說絕大部分智能汽車車系能將相應智能化配置配齊的只有頂配車型。
其中,智能駕駛整體數據為68.30%,而僅頂配配備智能駕駛系統的占比為25.41%;智能座艙整體數據為86.42%,而僅頂配配備智能座艙的占比為3.06%;OTA整體數據為42.46%,而僅頂配配備智能駕駛系統的占比為1.77%。
可以發現,非頂配車型配備最多的智能化配置是智能座艙,由于成本影響相對較小,且實用性和對用戶的感知度相對較高,智能座艙的普及率也已經達到了相當不錯的水平。
其次是整體配置率相對較低的OTA,在非頂配車型上的配備率配備率反而不低。OTA也是僅在頂配車型上出現的最少的配置。OTA作為針對車系整體架構開發的功能,一旦完成會盡可能推廣到更多的車型上,配備率越高對于廠家維護的相對成本反而越低。因而未來OTA出現在越來越多的車型上時,其在整個市場上的占比也會飛速提升,OTA已經成為了汽車產業即將大規模普及的一種新模式。
僅出現在頂配中最高的便是智能駕駛系統,由于成本相對較高,并且在當前環境和技術下實用性相對較低,智能駕駛是目前推廣最有難度的一項智能化配置。
影響當下智能汽車總體占比的OTA,但從配備率上來看,推廣難度最高的是智能駕駛。OTA一旦配備就會迅速普及到幾乎全部車型上,包括低配車型。而智能駕駛在當前環境下,尚沒能到達市場普及的拐點。
目前來看,市場表現最為成功的智能化配置是智能座艙。而市場前景最大的是OTA。智能駕駛目前仍然受制于環境和技術,距離市場普及還需時日。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