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百度蘇坦:2023年是百度Apollo量產落地大年,年底會拓展城市通勤
9月28日,2023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大會(GIV2023)在安徽合肥舉行。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智能汽車業務部總經理蘇坦在大會上做了主題演講。會后,蘇坦接受了太平洋汽車等多家媒體的采訪,他表示,2023年是百度Apollo量產落地大年,陸續會有很多產品將與消費者見面。
此前,智能駕駛總是面臨一個瓶頸,那就是用戶并沒有把它作為自己購車的一個首要的決策因素。不過這一情況在今年迎來了轉機。蘇坦表示,從今年開始,智駕在購車決策重視因素的占比里面已經有大幅度的提升,占到了10%。同時,在新能源汽車銷量趨勢中,核心智駕滲透率提升速度特別快,特別是在15萬-30萬的區間里破冰的速度非常快,幾乎是以兩年翻倍的速度在提升。
得益于市場的快速發展,自動駕駛企業迎來了非常多的產品應用、上車量產,進而實現商業化閉環的機會。無論是在今年9月份已經量產上市的嵐圖汽車和最近上市的極越01,以及即將亮相的諸多產品,都讓百度Apollo信心十足。蘇坦說,從橫向市場看,百度Apollo的速度并不慢。行業里面現在已經能夠成熟量產,并且應用的以科技公司提供方案的案例實際并不多。“現在很多人號稱都在做相關的方案,然后也號稱能夠提出相應的方案,但是實際上來看,在行業里面客戶和用戶能買到的真正體驗足夠好,安全足夠好,成本足夠適用的好的解決方案是不多的。”
在訪談現場,蘇坦還透露,今年就會把入門級的行泊一體,從AEB、ACC、LCA加上泊車基于座艙域控制器和頭部車企在10月份正式量產上市。在今年底、明年,百度Apollo會進一步把智駕駛能從高速點到點進一步拓展到城市通勤,并且后續也會給用戶帶來城市領航輔助,城市點到點的相關服務應用。
當談及華為、小鵬等友商已經發力無圖智駕,全面開城的話題時,蘇坦表示,智駕到底是無圖還是去激光雷達等,本質上是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怎么樣把智能駕駛場景在沒有限制的條件下盡可能快的應用到更大的范圍內去。二是怎么樣把整個智能駕駛的系統在體驗有保障的情況下把成本降下來,讓更多的車能用上去。他認為,華為和小鵬的去高精地圖實際上是在解決一件事,就是怎么樣把成本降下去的同時,讓自動駕駛的范圍能夠擴大。
“百度地圖在國內的應用非常廣,能夠在復雜的路口,比如博弈的路況下提供非常安全的體驗。”蘇坦說,百度現在的方案是“重感知輕地圖”,非常非常輕的地圖。“輕圖最大的好處第一個生產成本和使用成本都比較低。第二個它提供了對于整個智駕系統非常好的底層支撐,運用范圍極大。”同時他坦言,行業里面很多“無圖方案”本質上也是輕圖方案,這個沒有很多大的路線爭議。同時,百度在去雷達方面是做的最好的。
時下,智能駕駛企業和主機廠不免會面對靈魂與肉體之爭。對此,蘇坦表示,現在和主機廠很少討論這個問題,因為在過去的實踐中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百度和主機廠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是能力的提供者和體驗的定義者:百度為主機廠提供快速迭代的基礎能力,并且幫助主機廠一起打造上層的相關的體驗。
談到大模型如何賦能智能駕駛時,蘇坦表示,從某種意義上來看,百度是最早在全球范圍內完成了從算力到框架,到模型,到應用,四層架構全棧布局的廠商。而且在百度集團內部,每個業務線都在思考,自己所在的領域如何通過大模型給行業更好的賦能。比如基于百度提供的智能座艙行業大模型,OEM可以再進一步去打造自己的品牌大模型,因此,工作效率可以獲得大幅度的提升。同時,百度也為OEM搭建自己品牌大模型提供完善的開放工具鏈。
在采訪的最后,蘇坦表示,未來在大街小巷上很快就可以看到百度深度參與制造,并且包含百度最先進的城市點到點的自動駕駛產品。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