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演講揭秘小米造車之路 迫于美國制裁 李斌和何小鵬力挺
【太平洋汽車 行業頻道】7月19日晚,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舉辦了的第5次年度演講,主題是《勇氣》,主要給大家講造車的來龍去脈和這三年多跌宕起伏的故事。
關于小米造車,雷軍回憶稱,2021年1月15日,一場意外危機讓小米正式考慮造車,而這場危機就是小米被美國制裁了。事后雷軍在董事會上跟大家討論:如果手機不能造了,公司三四萬人怎么辦?于是雷軍開始了一場特種兵式調研,造車就這樣被第一次提上了議程。
當天開始,雷軍開始認真思考造車,組成了六人調研組展開調研,70多天去了10多個城市,共計85場調研,訪談200多人,其中調研的過程中有兩位好朋友一直勸雷軍造車,兩人分別是蔚來董事長李斌和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
雷軍調侃道:說實話,我到今天也想不明白,這樣做,對他們有啥好處,他們難道不怕汽車行業又多了一個“友商”嗎?也許,他們倆就是單純的為我好,為小米好。
雷軍提到,公司董事會在經過激烈的討論之后決定支持造車,但是由于投入實在過大,雷軍本人必須帶隊親自干。于是2021年3月,就有了雷軍宣布全資造車,并且未來10年全資投入100億美元。
而對于小米造車的時間會不會太晚的問題,雷軍在演講中表示,汽車的智能化是靈魂,而智能化變革才剛剛開始,所以小米造車時間其實并不晚。其實,汽車是百年賽道,只要真心想干,任何時候開始,都是最好的時機。
不過雷軍也提到,這期間很多人勸他,稱盡快發車最重要,不要什么都自己干,找家代工就行。但雷軍的態度是不走捷徑,不收購,不代工,因為過去吃過大虧。所以決定從核心技術干起,踏踏實實,用十倍投入認認真真造一輛好車,像電機、大壓鑄集群、智能駕駛、電池包等各個核心技術,小米全部重點投入。
雷軍表示,造車的第一步,從自己開車開始,為了開足夠多的車,他借朋友的車,去4S店試駕,甚至到公司停車場貼條借車。而這3年下來,雷軍試駕了170多輛車,并記了20多萬字的試駕筆記。
為了加深對汽車的理解,雷軍還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成為國內車企老板中開車最好的之一。他下定決心開始學賽車,不光自己學,還帶著小米管理團隊一起學,以至于后面100多人獲得賽照
雷軍演講到,在小米汽車研發的關鍵節點,自己都堅持親自參與,包括黑河的冬測,吐魯番的夏測,以及后續的實測,雷軍駕駛小米SU7從北京到上海,全程1267公里,歷時15個小時。
在小米SU7發布前,雷軍表現他們團隊做了行業最大規模實車路面測試。有網友說,“小米汽車行不行,就看高管敢不敢自己開”。這句話被工程師轉給雷軍,雷軍又轉發給所有高管,之后小米高管全部參與了測試,累計里程超10萬公里。
雷軍回憶到,在小米SU7上市前,面臨大量質疑與詆毀,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賣不動。定產能、定價格,每一個決策都是巨大的煎熬。雷軍還表示自己內心非常矛盾,一邊擔心賣不動,一邊擔心不夠賣。大多數人認為只能訂3萬臺,而雷軍卻定下7.6萬臺的瘋狂目標。
相比于訂單,定價更是煎熬,銷售團隊信心不足,雷軍卻認為巨虧賣車是飲鴆止渴,發布會前夜,價格決策會依然爭論激烈,但雷軍最終拍板把價格定在21.59萬元起,原因是小米SU7比特斯拉Model 3更強,價格還便宜3萬元,應該很有競爭力。而正式發布后,火爆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當得知小米SU7 4分鐘大定突破10000臺,27分鐘大定突破50000臺,雷軍懸著的心也終于放下。
雷軍演講最后表示,小米SU7 成功的背后,凝聚著巨大的勇氣。這不是某一個人的勇氣,而是小米集團40000多人共同的勇氣。(文:太平洋汽車 吳啟星)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