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界」一舉奪「雙冠」,賽力斯華為再越關山
7月29日,問界再次刷新紀錄。第40萬輛新車下線暨M9第7萬輛交付儀式在重慶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舉行。AITO問界以28個月的時間創造了中國新能源品牌最快40萬輛下線紀錄。同時,問界M9也蟬聯中國市場50萬級豪華車品牌銷冠。
在一片紅海的中國汽車市場,問界一舉拿下兩個頗具含金量的「冠軍」頭銜,委實讓業內眼前一亮。
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對遠道而來的余承東和臺下數百家媒體說,“我們將努力打造融合品牌AITO問界,計劃五年內實現AITO問界品牌的車型年銷量突破一百萬輛的目標。”
自三年前成立以來,「問界」便一路狂飆,創造了聞名業內的“問界速度”。誕生不到一年,就連續3個月月銷破萬;誕生15個月,第10萬輛汽車就交付用戶。如今僅僅用時28個月,第40萬輛問界就已下線。
毫無疑問,問界創造了中國汽車歷史的新紀錄。而這,僅僅還只是一個開始。
2024年,距離傳說中的淘汰賽僅剩一年。當就連BBA在內的大部分車企都深陷“價格戰”旋渦,血肉橫飛時,問界卻以黑馬的姿態在戰場上一騎絕塵。
價格戰的硝煙中,問界的銷量、均價實現逆勢雙增長,在品牌成交均價漲至近40萬的背景下。今年1-7月份累計銷量達到222679輛,問界M9 7月交付18,047輛,持續問鼎50萬以上車型銷冠,問界M7成為1-7月中國新勢力車型累計銷量第一。
28個月下線40萬輛汽車,刷新了我國新能源品牌40萬輛下線紀錄。
5個月交付7萬臺M9,打敗BBA等一眾“老錢”,創國內50萬元級以上的豪華汽車品牌交付的紀錄。
這兩項成績讓舞臺上的張興海和余承東笑容燦爛,也給深陷內卷的中國汽車找到了一條向上崛起的路。
數據顯示,問界新M7累計交付量突破20萬,實現了中國市場30萬元以上的高端車的銷量第一名,被大家譽為最佳的國民SUV。M9成為50萬元以上豪華車型的第一名。M7、M9分別霸占了30萬元以上和50萬元以上價格區間銷量榜單的第一。
事實上,問界M9真正的交付是在今年春節后開始的,現在每個月的銷量、產量已經提拉到接近2萬臺的規模。業內預測,今年秋天,M7、M9還將會迎來新一波的銷量增長和高峰。
除了銷量上創造“問界速度”,在產品升級和智駕更新上,問界的速度更是“遙遙領先”。余承東透露,將在8月份迎來ADS 3.0版本的上市,從M7、M9上,自9月份開始陸陸續續升級,采用一個端到端的角色感知規控,形成一個融合的端到端的能力。預計11月份,會更新版本,讓自動駕駛能力上一個新的更大的臺階。不僅如此,在8-9月AITO問界還會陸續有新品面世,帶給市場和用戶驚喜。
在下線儀式上,余承東還表示,可能再過兩三個月就過了50萬臺,很快還會迎來100萬臺問界下線。
在余承東吹下銷量的“牛”時,鏡頭下的張興海依舊笑容滿面,十分從容,儼然是一個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對于他來說,100萬臺的目標顯然并不困難。
張興海的從容是有實力支撐的,而媒體口中的“問界速度”也正是在這種實力的加持下才得以實現。
猶記得一年前問界第10萬臺車是在重慶賽力斯兩江智慧工廠下線,而僅僅一年后,第40萬臺車則是在重慶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下線。
彼時,這里還是一片嘈雜的工地。今天,這里則成為了全世界最智能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最高的超級工廠。就連余承東在致辭中也透露著欽佩之意,“以前看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的建設,我們說它創造了中國建設的一個紀錄。但是今天,我們改寫了新的紀錄,創造了更新的紀錄。”
賽力斯超級工廠的實力并不輸特斯拉超級工廠。張興海表示,該工廠具備高效、智能、尖端、綠色四大特質,可實現AITO問界全系列產品的柔性生產。工廠配備了3000多臺智能機器人,融合了AI視覺、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實現了質量的數字化及可追溯化。值得一提的是,超級工廠還引入IDRA萬噸超級智能壓鑄單元,這是目前全球首臺、也是全球最大的兩板式壓鑄單元。
當然,超級工廠只是外界看得到的硬實力,要實現“問界速度”,背后還有人們看不到的軟實力。
在演講中,張興海著重感謝了供應鏈企業。他說,賽力斯在不斷深化與華為的跨界合作的同時,又匯聚了博世、寧德時代、文燦壓鑄等全產業鏈合作伙伴的力量,構建起規模化、系統化、集成化的供應鏈生態體系。目前,供應鏈已從300 家一級供應商集成到100家,其中20家是世界級供應鏈。
與很多人想的不太一樣,相比于把車造出來,張興海其實更關心如何把用戶服務好。
張興海公開表示,將“全心全意為用戶服務”,確定為賽力斯的企業宗旨,把“用戶自豪是公司價值,用戶安全是公司生命”確定為賽力斯的使命。
在現場,張興海甚至重申了半年前的承諾,“遇到任何問題,如果找我們相關的團隊解決不了,就找(賽力斯總裁)何利揚,如果何利揚解決不了找張興海,我一定解決”。
這種坦率而真誠的表態在汽車掌門人中并不常見,想必這也是賽力斯用戶呈現出幾何級倍增的原因之一。
與華為合作的車企那么多,為什么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最為成功?
想必這是很多人都曾問過的問題。在外界看來,或許是華為夠厲害。但在業內看來,賽力斯同樣是璞玉。
“去年問界新M7還沒有上市之前,我們經歷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時期,各種各樣非議,大家對我們的合作看不起。”在下線儀式上,余承東回憶艱難往事。
談及此事,張興海也有些動情。他說,“兩年前的時候,我們的車最先在上海銷售,通過華為手機店線下渠道進店銷售。那會兒誰相信?很多人看不懂這個商業模式,因為在全球范圍內沒有在手機店賣車的場景,余總和我們開創了先河。”
如今三年過去,與華為深度合作的賽力斯一飛沖天,市值暴漲,成為與長安汽車差不多等級的車企。華為車BU則成功實現扭虧為盈,截至今年7月初,華為車BU在2024年的收入達到100億元。
華為和賽力斯合作的成就有目共睹。值得一提的是,二者仍在繼續深化合作。
就在本月月初,賽力斯汽車宣布,將收購華為持有的全球所有類別“問界”及相關商標權、申請權以及外觀設計專利。
余承東半個月后在與董宇輝的直播中表示,問界這個品牌價值百億,但由于國家法規要求,品牌商和生產商必須合一,所以這個品牌必須由生產廠商擁有。
經此收購,華為不造車路線更加清晰,而賽力斯與問界的關系也更加親密無間。
賽力斯和華為除了在「問界」上繼續深化合作,二者在引望上也講起了新的故事。
就在第40萬輛問界下線的前一天,賽力斯發布公告稱,擬投資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啟動與引望及其股東協商加入對引望的投資,共同支持引望成為世界一流的汽車智能駕駛系統及部件產業領導者,并成為服務汽車產業的開放平臺”。
公開信息顯示,深圳引望公司成立于今年1月16日,注冊資本10億元,為華為車BU成立的新公司,將裝載車BU的技術和資源,后續將引入更多企業成為一個股權多元的技術開放平臺。
外界對賽力斯投資引望的信息十分看好,認為其可以實現“再贏一次”的奇跡。賽力斯市值也在短短3天飆升了60億元,達到1177億元。
由此可見,華為與賽力斯攜手越關山,深化合作是眾望所歸。
在賽力斯與華為的合作中,張興海是一個被低估的人物,他甚至稱得上是余承東背后的男人。
在下線儀式上,盡管賽力斯已經收購了問界品牌,但張興海還是把所有的聚光燈都留給了余承東,發言讓余承東先,交車讓余承東交,拍照和落座都把C位留給余承東,自己則甘當綠葉。這份胸懷和格局,想必正是華為和賽力斯能長久共贏的基石。
張興海盡管行事低調,但他的目標卻不在余承東之下。余承東在發言中僅僅談到第100萬輛問界下線指日可待,張興海的目標則是年銷百萬輛。
對于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年銷量,張興海有一個洞察,可以概括為“十百千”的定位。具體而言:單一車型年銷十萬量級,單一品牌年銷百萬量級,單一車企年銷千萬量級。
張興海認為,只有達成其中的一個,那么在愈演愈烈的行業競爭格局中,車企才可能存活下來。
“我們將努力打造融合品牌AITO問界,計劃五年內實現AITO問界品牌的車型年銷量突破一百萬輛的目標。”當著幾百家媒體的面,張興海斬釘截鐵地說道。
如果說,一年前的第10萬輛下線時,「問界」問的是是華為不造車的邊界。那么,一年后第40萬輛下線的今天,「問界」問的則是中國汽車向上的高界。
人們相信,中國汽車捅破天的那一天并不遙遠。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售63.09萬元 寶馬6系GT M運動臻享套裝上市 限量2200臺
- 2奇瑞汽車出臺降本舉措 同步要求供應商一起跟進
- 3深藍S05內飾官圖發布 采用極簡設計 提供純電和增程可選
- 4新款特斯拉Model Y諜照曝光 內外升級 將于2025年發布
- 5豐田上半年全球銷量516萬輛 同比下降4.7% 中國市場下滑超10%
- 6寶駿云海內飾官圖發布 兩種動力/第三季度上市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 一级欧美精片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66免费 | - 2奇瑞汽車出臺降本舉措 同步要求供應商一起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