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6大膽廣告在說誰?
2015-05-13 18:13:35
作者:周金雯
昨日,國內某知名媒體刊發的一則馬6廣告引起了廣泛關注。該廣告以漫畫的形式展示了從拄拐的“殘疾車”到骨質疏松的“趴活兒車”,直接諷刺了當今汽車市場上很多車型的底盤系統通病。那么,為何近年來在營銷上少有動作的馬6突然發難?這則廣告又將產生哪些影響?這一系列隱藏在廣告背后的謎題值得思考。
借勢出擊 大膽挑戰直指競品
在國內汽車市場上,各車型之間的明爭暗斗早已司空見慣,而敢于以廣告形式直指競品缺點的案例卻并不多見。盡管沒有直接點名問題車型,但很多熟悉汽車的消費者還是能夠一眼看出,廣告指向了目前市場熱銷的多款問題A級車。
從”底盤好車才好”的廣告語來看,底盤成為馬6攻擊的著力點。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從去年開始,某些熱銷合資品牌A級車一直被消費者詬病的斷軸、車體發飄等問題,而由此引發的投訴和交通事故更是不斷見諸媒體。馬自達6這一則看似幽默的廣告卻十分犀利的指出了熱銷車型的痛點,顯然是有備而來有意為之。
有營銷人士認為,馬6借勢競品問題主動出擊,其意圖顯然是想通過短兵相接,以直接對比的方式讓消費者意識到,即便與當今市場上最熱門的車型相比,馬6在產品力上依然充滿競爭優勢。客觀來說,馬6多年來擁有超過80萬的保有量,在底盤上也積攢了不錯的消費者口碑;同時,競品車型銷量始終保持在高位水準,擁有強大的市場號召力也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從目前情況來看,此次馬6借勢出擊,注定將是一場強者相遇的硬仗。
諷刺背后 廣告影響值得深思
馬6攻擊性廣告發布后也引起了業內人士的注意。有營銷人士認為,這則廣告形式上大膽,內容上犀利,它所產生的影響不僅是營銷手段上讓人耳目一新,廣告所產生的影響和蘊含的意義也值得進一步體會。
從銷售層面來說,盡管談到這則廣告對于競品的銷量影響還為時尚早,但這至少能讓一些消費者明白,熱銷車型并不完美,購車選擇還需謹慎。可以預見,馬6與競品在廣告上的博弈也將從傳播延伸到具體銷售層面。換句話說,廣告只是引燃了傳播的導火索,而在競爭中最終誰將勝出,選擇權還掌握在消費者手中。
同時,廣告也是對汽車消費理念的一個提醒。特別是對于初次購車消費者來說,外觀、空間、內飾等這些看得見的價值更容易影響消費者的選擇。而對于操控性、舒適性、安全性影響更大的底盤系統來說,由于不通過對比試駕很難直接體現出來,更容易在購車過程中被忽略。因此,選車必須看底盤,也是這則廣告帶給消費者的一個有益啟示。
而從更加宏觀的層面來看,這些問題車也折射出在目前汽車行業快速發展過程中,一些企業忽視長期發展、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心態。特別是在汽車價格不斷下探,競爭呈現白熱化的高壓態勢下,如何實現消費者與企業、短期與長期、產品與品牌三方面的平衡發展,正在成為企業不得不面臨的一個新的抉擇。
綜合來看,在國內汽車營銷領域,具有明確指向性的攻擊型廣告并不多見,馬6的廣告堪稱大膽。它在讓人深思的同時也顛覆了人們對馬6廣告一貫求穩的認知。展望后續,面對大膽挑戰,競品將如何接招?能否引發車企之間的廣告大戰?答案將會隨著事態的發展逐步浮出水面。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二手車推薦
相關閱讀
點擊加載更多
網友還關注的車系
換一批
馬自達車型
馬自達6車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