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地煉廠獲進口原油使用權 壟斷破冰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5月27日,發改委初步確認山東第一大煉廠東明石化可使用進口原油750萬噸/年。
該消息讓地方煉廠歡呼雀躍,這標志著長期制約其發展的油源壟斷正式開始放松。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改委審驗通過的是原油進口使用權,并非原油進口權,地方煉廠在進口環節仍需通過中聯油、中聯化、中海油、中化集團、珠海振戎等五家企業代理進口。
據了解,目前我國原油進口仍以中石油、中石化為主的國有油企主導,兩桶油進口原油總量占我國原油進口量的接近90%,23家非國營貿易企業目前擁有2910萬噸/年的原油進口配額。
據了解,東明石化是山東第一大地方煉廠,擁有接近1200萬噸/年的原油加工能力,并已經具備相對完善、縱深的產業鏈條,無論從企業規模和后續發展前景來講在民營煉油企業中都極具優勢。
2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進口原油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稱,允許符合條件的地方煉油廠在淘汰一定規模落后產能或建設一定規模儲氣設施的前提下使用進口原油。
東明石化成為首家公示的符合條件的地煉。此次東明石化申報并審驗過的材料顯示:擬保留250萬噸/年、500萬噸/年煉油裝置各1套,按規定淘汰自有落后煉油裝置350萬噸/年(200萬噸、100萬噸、50萬噸各1套),淘汰兼并重組的落后煉油裝置250萬噸/年,承諾在山東菏澤建設5000萬Nm3LNG儲存設施,承諾2015年底前完成國V標準汽柴油質量升級。東明石化申請使用進口原油的煉油裝置規模,安全、環保、消防、儲運等設施,及產品質量和能耗指標符合有關規定。
不難發現的是,今年以來,我國油氣改革的步伐在不斷加速。
安信證券分析師衡昆表示,2015年油氣改革重心將放在上游領域。其中地煉企業以及參與海外油氣收購的民營企業有望有限獲得原油進口入場券。這些舉措都為進一步有序破除石油上游領域的壟斷做出了良好的鋪墊。
此外,受限于油源問題,地方煉廠長期以來開工率水平遠低于“兩桶油”,大量產能閑置浪費,且盈利狀況慘淡。因此地煉企業獲得原油進口權和使用權將是大勢所趨。
(消息來源:證券日報)
相關文章:
國拍壟斷滬牌拍賣 年入2億被指騙錢
//www.zhiyoubaobao.com/news/646/6462889.html
中央巡視組6月進駐長安汽車 長安已自查
//www.zhiyoubaobao.com/news/647/6477284.html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