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與大眾分手 聯盟6年毫無合作成果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2009年大眾與鈴木宣布合作,隨后2011年雙方鬧翻,爭執了4年之后,經英國倫敦國際仲裁院“仲裁清理局面”后,正式宣布聯盟解散。
根據8月29日出具的仲裁結果,大眾需出手其手中持有的19.89%的鈴木公司的股份。
大眾汽車之前以17億歐元(當時折合約2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19.89%的鈴木股權。按照2015年8月28日的收盤價,該部分股權約合38億美元(人民幣約235.6億元)。
鈴木方面表示,作為仲裁結果的一部分,公司可能向大眾支付賠償。而賠償金額將由下一輪仲裁決定。不過,鈴木方面給出的數字顯示,其手中的現金流足夠承擔回購和賠償。
分手緣由
大眾和鈴木2009年結成聯盟,雙方希望相互取長補短。大眾看中了鈴木作為小型車專家的優勢,以及在東南亞市場的份額,而鈴木希望從大眾獲得柴油發動機等技術。
但是從2011年開始雙方陷入口角。鈴木指責大眾將其納入報表統計損害其獨立性,并干擾其運營;大眾則稱鈴木背信棄義轉向菲亞特尋求柴油發動機技術。
據悉,實際上是由于兩家公司并未真心互換技術和市場優勢,才導致局面如斯。
2011年11月24日,鈴木汽車宣布開始申請仲裁,以解散其與大眾汽車的聯盟,要求大眾汽車售出所持有的鈴木股份,并單方面宣布聯盟解體。
大眾或聯手一汽吉林
如前所述,大眾之所以一度牽手鈴木,主要是由于其在小型車和廉價車方面存在空白,而鈴木偏偏是個中高手。英國媒體指出,雖然大眾同鈴木正式分手,但在廉價車項目上仍然沒有放棄,將依靠自身的實力繼續前行。
外媒稱,大眾將專門為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打造小型車,這正是傳聞已久的大眾汽車集團第十三個品牌——在中國開發的廉價車品牌。
鈴木一掃沉郁
鈴木曾在2009年12月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像我們這種小公司是無法單獨實現技術開發的。”因此在全球電動汽車的研發競爭中,為了緩解來自巨額研發費用的壓力,鈴木選擇了和大眾合作。
在仲裁院給出判決結果后,鈴木汽車董事長鈴木修在新聞發布會上抑制不住欣喜之情:“仲裁結果浮出水面真是喜訊。好比我如鯁在喉終于解脫。最終實在大快人心,此后鈴木可以專注于業務最高目標(而不用和大眾糾纏)。”
相關文章:
毒駕該不該入刑?最高法院對此表示慎重
//www.zhiyoubaobao.com/news/697/6978343.html
貴州公車改革方案:最高每月補1950元
//www.zhiyoubaobao.com/news/696/6964628.html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