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207萬司機人均收入超160元/天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與監管方訴求一致才能減少阻力,這些年被視為“黑車”而受打擊的滴滴近日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稱,滴滴平臺每天直接為207.2萬司機提供人均超過160元的收入。
從報告的主旨來看,滴滴突出了自身“擴大就業,幫助解決去產能就業”方面的功能和社會擔當。
2016年全年,滴滴出行平臺為全社會創造了1750.9萬靈活就業和收入機會,其中238.4萬來自去產能行業,占14%,87.5萬為退伍或轉業軍人,占5%。每天,滴滴平臺直接為207.2萬司機提供了人均超過160元的收入。
“在國家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期,滴滴實際起到了就業蓄水池的作用,降低了結構性失業風險,為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僅2016年一年,滴滴就為去產能行業,提供了238.4萬的靈活就業和收入機會。 ”
“近兩年來,在調結構、去產能的大背景下,鋼鐵行業處于下行狀態,大型鋼鐵企業武鋼集團的職工,面臨著裁員的陣痛和轉型,數萬人將轉崗分流。1988年進入武鋼的周清華,在武鋼干了20多年后離職創業成立租賃公司,成為武漢第一家與滴滴合作的租賃公司,成功吸納了數量眾多的武鋼流轉工人成為滴滴司機。”
滴滴的報告像是一份自證書,要證明自己雖然沖擊了傳統出租車行業,但在建設性上與政府的步調和方向是一致的。這種自證有利于提升公司形象。
至于滴滴所說的“在加入滴滴之后,平臺司機的個人月收入平均增加了30%,并在工作中找到了更多成就感和滿足感”,這個論斷對不對?還需要司機群體自己發聲了。(文:太平洋汽車網 趙婷婷)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