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2003年車市的風風雨雨,歲末年初的總結自然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在市場大環境長足發展的前提,雖然位列產銷前十的仍然是我們所熟悉的兩個
大眾、
通用、
一汽等等,但一些尚在十大以外的廠家仍然值得關注,他們的沖勁更加十足。
2003年,偏隅南海一角的
海南馬自達摘下了豐收的碩果,全年累計產銷量突破5.5萬輛,較前一年相比增長了200%以上,銷售收入更是達到了88億元。其主力車型
福美來銷量約4.4萬輛,增長幅度超過150%,增長速度在同
級別車型中也是排在前列。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2004年國內市場的汽車大戰將會打出一個新的高潮,新上市的車型將會有50個左右,而中級轎車市場的比拼將延續03年的激烈,
寶來新款已經上市、
豐田花冠上市在即,還有許多
廠商也紛紛瞄準中級直沖過來。作為國內
中級車的代表,剛剛成熟起來的
福美來能否頂著住來自對手的打壓,延續她已有的輝煌呢?
輝煌,2003
用輝煌形容2003年
海馬走過的歷程并不矯作,超過200%的增長率、僅有74輛的庫存、市場占有率已經接近3%、銷售服務店比年初增加一倍……一個又一個的數字都是
海馬成長的見證。國內某知名媒體這樣評價,如今,在海馬身上,已經多少有了
廣州本田、
風神等當年的黑馬企業的影子。
的確如此,當年海南
馬自達憑借國內首款S
MPV普力馬敲開了國內汽車市場的大門,讓人們知道了海南
馬自達的名號。而僅僅一年之后,國內第一款日系中級轎車福美來在海馬順利誕生,她的問世更加明確地細分了國內轎車市場,從此國內中級車市場的發展一日千里,
愛麗舍、
菱帥、
中華、
陽光等車型相繼上市,在增加該細分市場占有率的同時,也加劇了彼此之間的競爭。
市場是瞬息萬變的事物,惟有強者才能走在前列。03年7月福美來新銳級的下線,以原有1.8福美來的品質和13.36萬的超低價格,迅速占領市場。據了解,該車型的定單已經排到今年的4月份不僅是福美來產品序列的完善,也昭示是海南
馬自達的產品策略,以完善的產品線和不斷提高的性價比征服市場。
正是在這樣策略的指引下,福美來在2003年受到市場的垂青,在深圳、青島、廈門、新疆等地舉辦的年度車型評選中均有獎項收入囊中。特別是由國內知名媒體《
北京晨報》舉辦的“2003我最喜愛的十大家用車”的評選中,福美來躋身十大;而由“中國車市晴雨表”北京亞運村車市年度實際成交量評選出的十大暢銷車中,福美來也是從859個車型中脫穎而出。
挑戰,2004
成績的取得固然說明福美來在某種意義上有著先人的優勢,但優勢又是一個相對的東西,在車市迅速發展的洪流中,不進則退已經成了公認的真理,為此,能與福美來稱得上對手的車型已經劍拔弓弩了。
年初,新款
寶來已經正式面市,而
凱越、
伊蘭特在去年已經挑起新一輪的中級戰事,
豐田中級當家車花冠也將于近期與眾車型對壘……面對寶來、
凱越,福美來的銷量尚不能與之相抗衡。顯然保持目前的優勢是底線,海馬要想取得更大的發展,不僅要有快的速度,還要有大的加速度。
根據記者得到的消息,海馬今年在產品上依然會有所動作。同時,三期擴建工程的竣工將使得海馬的產能擴大一倍,達到15萬輛,將會緩解目前國內市場的供需矛盾。而在銷售服務網點的拓展和物流體系的優化以及車主地位的提升方面,海馬也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這些也將成為福美來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抗衡的利器。
經過近兩年時間的成長,福美來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已經得到很大的提升,據統計,福美來在去年獲得的大大小小的榮譽不下50個,充分證明了市場對福美來的高認可度。憑借著馬自達產品的優秀品質和海馬人勇往無前的拼勁,相信即便是在04年風雨飄搖的車市中,福美來一定能夠走的更穩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