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前奏 2002年“中中外”三方合作后,柳州
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簡稱
五菱集團)把核心的業務和最優良的資產注入了合資企業--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留下來的是急需提升競爭力的零部件和
發動機企業以及初創的專用汽車業務。
不增值資產和不良資產占了相當的比重,五菱集團沒好戲可唱了?NO,2003年開始即和上汽
通用五菱實現同步發展;2004年上半年銷售收入達到17.3億,比2003年同期增長16.8%。五菱聯發、五菱柳機被評為2004年度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綜合競爭力百強企業;五菱專用車廠的V1觀光車獲三項國家專利。
五菱集團就象一只重新肋生雙翅的老鷹,呼嘯著開始新的長征。
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零配件是主打的吉他 五菱的零部件體系原來比較弱小,形不成氣候,光是做沖壓的就有4個廠,對此五菱集團統一成立了柳州五菱汽車聯合發展有限公司,
汽車座椅、車身附件、汽車塑料件、車橋、制動器懸架系統、沖壓件都分別由聯發公司下屬的廠家專業來做,做模塊、做系統,系統化供貨給整車廠。
有了專業化生產,就容易對每個零件每個系統進行分析,降低成本。今年年初,五菱聯發推行了國內較先進的管理模式“人人都是經營者”,把成本計算更加細化,一分一毫的狠抓成本。成本降了,技改卻成倍地提高,“整車每投入1塊錢,上游企業要投2、3塊”,去年他們投了三千萬,今年投了五千萬。產能、技術的提升,使五菱聯發今年按全年23萬輛汽車配套任務準備,確保
上汽通用五菱實現全年產銷21萬輛汽車。他們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加及時有效的服務,在整車廠在線跟班服務,每天都有幾十號人“釘”在上汽通用五菱的生產線上三班倒,年年被評為上汽的最佳供貨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