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五菱村——臺州黃巖十里鋪村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城關鎮十里鋪村,是一個耕地只有不足800畝,人口不滿2500人的小村莊。10多年來,該村人均年收入從100元猛增到超過20000元,翻了200倍,去年更是以全村總GDP5.6億元人民幣的水平,在中國最富有的城鎮群落——臺州黃巖地區所有億元村中排名第二。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是靠什么來實現的?現任村長陳福德不無自豪地說,十里鋪村的發展靠的是兩樣法寶,一直充足的電力供應,二是
五菱車。

十里鋪村村長-陳福德
走進十里鋪村的普通小巷,首先展現在記者眼前的是一個浙南村鎮中非常典型的場景:一條不到300米的小巷,兩側停滿了20多輛汽車,其中約有80%是
微型車,細看一下品牌, 19輛微車中居然有18輛是五菱。陳村長看出了記者的好奇,指著巷子介紹說:“這條街共有村民57戶,共有機動車49部,其中有40部是五菱。我們村這種五菱車總共有200多輛呢,等到晚上你們還會看到更多。”在問及為什么十里堡村會有這么多的五菱車時,陳村長介紹,十里鋪村的支柱產業是塑料制品,全村大約有70%以上的人從事這個行業,現在村里有數百家塑料制品加工廠。這里面既有幾十人的家庭作坊,也有數百人乃至近千人的中小型民營企業。這些塑料制品加工廠的產品大部分外銷,因此就需要將倉庫里的成品或者半成品,運輸到就近的物流集散地。目前村里的企業還都處于各自為戰的階段。由于企業的規模普遍不大,運送的距離也相對較近,再加上村里以及周邊的道路也比較狹窄,因此微型汽車就派上了大用場。從前村里的微型車是各個品牌都有,經過十幾年的經營實踐,五菱車無論是油耗、運載能力還有性能品質等各個方面,都贏得了村民們的信賴,所以這幾年,基本上每家再購買新車,絕大部分都是選擇了五菱牌。
按照陳村長的介紹,記者來到十里鋪的百姓中間,看到了一座座倉庫里,堆積如山的貨物包裝上,印滿了各種各樣的文字。看到了一輛輛五菱小貨車接踵而來,裝滿貨物后又紛紛急馳而去。據一位姓包的村民介紹,他早年務農,看到周圍的鄰居都做起了生意,日子也一天天地好了起來。于是也打起了做生意的念頭,可是自己又無資金又無技術,最后他發現,鄰居家生產出來的東西不少,但是往外運輸卻是一個難題,當時村里自己買車的人還不是很多,于是他便投資買了一輛五菱小貨車給鄰居們送貨,就這樣以跑運輸開始起家。不到半年的時間,買車時借的錢就全部還清了。后來他也做起了塑料制品生意,為另一個大廠生產零配件。目前包先生一家三口的年收入已經達到了十多萬元,早已過上了小康生活。比起當初種田時一年不足1000元已經是天壤之別。

十多年前的民居
天近黃昏,十里鋪村的五菱車不斷從四面八方回到了村里,一條條弄堂被它們塞得滿滿當當。對于一個企業來講,把產品運出去并且賣出去,是至關重要的事情,對于十里鋪這樣一個以民營企業為支柱的村子,這些五菱車在他們發展的過程之中,的確是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致富后普通村民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