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省知識產權工作會議在沈陽召開,省政府知識產權辦和省科技廳、發改委、省高法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議集中討論了《遼寧省知識產權保護狀況》(草案),稍后,《遼寧省知識產權保護狀況》這份文件于4月26日以中英文兩種方式在遼寧知識產權網站上登出。
近幾年來,盡管我省知識產權擁有和保護狀況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省知識產權局一位負責同志認為,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我省企業不但在自主創新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而且更欠缺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和保護意識。但可喜的一點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推動下,隨著涉外經濟關系日益密切,我省企業近年已經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并取得了明顯成效。
不僅要培育自主品牌,還要善于保護自主品牌
一向被認為是國內民族汽車工業代表的沈陽華晨金杯汽車公司,在一場知識產權保護訴訟案件中,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知識產權對其品牌的重要作用。
2005年12月29日,一件被稱為中國汽車業首例的專利侵權訴訟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審判廳作出一審宣判。在這場狀告秦皇島金程自動車工業有限公司金程海獅外觀設計侵權訴訟案中,沈陽華晨金杯獲勝。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令,被告金程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生產、銷售涉案侵害原告沈陽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外觀設計專利權的輕型客車。
在2005年8月4日召開的第四屆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上,華晨金杯營銷人員發現,由秦皇島金程公司生產的金程海獅輕型客車,同華晨金杯生產的金杯海獅銳馳產品外形相似,并在車展上展示和銷售。同時,在市場上,金程海獅對金杯海獅的沖擊日重一日。由于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03年3月5日對華晨金杯開發的海獅銳馳車型的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授予了專利權,華晨金杯已經對產品外觀設計擁有了專利權,據此華晨金杯對金程公司提起外觀侵權起訴。
4月21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沈陽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兼研發中心總經理趙福全說,此次對金程海獅的法律勝訴,從經濟上來說華晨金杯獲利并不大,但更大的意義在于通過此次訴訟,保護了自己的品牌,保住了自己的市場信譽。
趙福全認為,華晨金杯通過此次事件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企業自主創新中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公司在研發中心成立了專利項目管理處,對研發中心的自主創新給予充分的重視,同時對通過國家專利局申請的專利給予一定的經濟獎勵。發展經濟靠科技,占領市場靠專利。
鼓勵自主創新,并逐步建立起對自主創新起來的"品牌"的知識產權保護,華晨金杯走了一條立足自主經得起推敲的道路。由華晨金杯的發展史可以看出,該企業最初是在引進日本"豐田"技術基礎上,創新研制了金杯海獅面包車,現已占據了國內同類市場半壁江山。第二步,華晨金杯聘請國外專家設計的"中華"轎車成為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產品。創立該"品牌"的前期,華晨金杯投入了巨額的資金。目前,華晨金杯擁有"駿捷"轎車100%的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在不久前投放市場后立即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可以說,華晨金杯已經進入中高檔精品轎車的品牌行列。
"品牌"不抄襲別人,一路走得雖緩慢但卻持久。正是由于華晨金杯有自己的專利產品,才有了市場上的話語權。如今,華晨金杯正在埃及建設海獅面包車整車生產線,產品專利成為推動華晨金杯能走出國門的重要砝碼。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企業不僅僅要通過自主創新培育出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品牌,進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而且要懂得如何維護自己的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權益,這樣才能保護自己的自主創新主體地位,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既是市場競爭重要內容,也是市場競爭有效手段
在遼寧企業中,華晨金杯這樣的企業通過知識產權保護獲得品牌利益的增長,而本溪冶煉廠則是與使用其專利產品的下游鋼鐵企業形成合縱聯合,從而有效地保護了自己產品的市場份額。
本溪冶煉廠曾于1993年與2001年先后發明了多種生產煉鋼用新型復合鋁合金脫氧劑,這些產品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其產品運用于各大鋼鐵企業,經過鞍鋼第三煉鋼廠的幾年應用,得到很好評價。由于得到市場認可,一時間,一些冶煉廠也模仿生產煉鋼脫氧劑,造成本溪冶煉廠的脫氧劑市場份額急劇下滑。
本溪冶煉廠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此企業一時間滿頭大汗到處去打假,出現一家打一家,但效果甚微。對于層出不窮的專利侵權案,本溪冶煉廠很撓頭,甚至無奈,眼睜睜地看著他人侵害自己的權益而無能為力。與此同時,各大鋼鐵生產企業也希望用到真正擁有專利權的有質量保證的廠商產品。最后,經過談判,本溪冶煉廠與各大鋼鐵生產企業達成供貨協議。這樣,本溪冶煉廠因其具有專利權而獲得與各大鋼鐵企業聯合簽訂供貨協議的資格,各大鋼鐵企業優先使用本溪冶煉廠的專利產品和經過其授權生產的專利產品。本溪冶煉廠通過對自己知識產權的保護,從而使其產品市場份額得以保證。
知識產權既是創新的成果,也是創新的保護神。知識產權的擁有和保護既是市場競爭的重要內容,也是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
建設嚴格的法治環境,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嘉祿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像華晨金杯與本溪冶煉廠這樣懂得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權益的企業還不多。大多數企業對于知識產權的擁有和保護意識還遠遠不夠。特別是國有企業在這方面做的遠遠不及民營企業。
2005年我省專利申請總數是15672件,比上年增長6.7%,申請總量排在全國的第7位,但年增長率低于全國近29個百分點。全國申請量最多的是廣東省,去年年申請量是7.2萬件。我省的專利申請與東南沿海各省及全國申請總量相比有"四少現象",即"發明專利少、職務申請少、企業申請少、高校和科研院所申請少"。遼寧省在自主創新和知識產權培育中缺少像深圳華為、青島海爾、江蘇吉利這樣的企業。華為公司去年申請的專利達3600多件,僅從事專利工作的公司人員就達100多人。青島海爾每開拓一個產品市場,就實行"專利商標先行戰略",先在相關國家和地區注冊該產品的商標和申請專利。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企業,才是能夠真正走出國門、并率先開始走向世界市場的企業。
胡嘉祿說,對于遼寧省的企業來說,盡管在自主創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這種創新還遠遠不夠。在這自主創新程度不夠的前提下,如果知識產權擁有和保護意識也很薄弱的話,幾乎可以說就喪失了真正的"自主創新"。創新取得的成果也會付諸東流,為他人做"嫁衣裳"。
為推動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我省已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決定》,其中指出:"營造有利于科技創新的良好環境。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強化知識產權工作。加快制定我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研究提出技術創新成果知識產權化、專利產業化和防范、應對國際技術壁壘的戰略措施。建設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的法治環境,依法嚴厲打擊各種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為知識產權的產生與轉移提供切實有效的法律保障。進一步強化省、市、縣知識產權工作職能,在機構、人員、專項工作經費方面予以保障。"
為了更好地為我省企業創新服務,目前省知識產權局正在建立專利申請信息數據庫。同時,一項保護知識產權的行政執法專項行動也在全省各地展開。
國際市場上流行這樣一個順口溜:"四流企業賣力氣,三流企業賣產品,二流企業賣專利,一流企業賣標準。"據省知識產權局有關同志介紹,我省現在能依靠"賣標準"來生存發展的"一流企業"還幾乎沒有,而許多企業還是有"知識"無"產權"、有"制造"無"創造",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嚴重缺失。提倡自主創新固然是第一重要,而培育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建立完善的保護體系也刻不容緩。
華潤現代5.21相約有禮兩小時廠家直銷
參與品牌:現代
微信/瀏覽器掃描二維碼用手機報名更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