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在一片熱烈的氣氛中,湖南大學與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南大學逸夫樓舉行長期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基于"博采眾長,融合提煉,升華創新"的新思路,形成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這不僅是上汽通用五菱開創汽車產品研發的新模式,也是湖南大學服務于社會、服務于汽車工業的新創舉。
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孔輝、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顧翔華、湖南省發改委副主任黃河、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副總經理高衛民、上汽通用五菱總經理沈陽、副總經理孫少立、副總經理姚佐平、湖南大學黨委書記劉克利、湖南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志華、湖南省科技廳、長沙市科技局及吉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領導以及各方代表400多人出席了此次儀式活動。
湖南大學直屬國家教育部,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中國汽車工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承擔了多項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國家"973"、"863"重點專項項目,在車身設計與制造方面具備雄厚的理論基礎,在汽車業內享有極高的威望,已被國家科技部批準建設汽車車身先進設計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汽通用五菱是由上汽集團、通用汽車、柳州五菱三方合作的大型中外合資企業,是國內主要微車生產企業, 2005年產銷量達到34萬輛,今年一季度產銷量達到13萬輛,微車市場占有率超過40%。上汽通用五菱有著二十多年的微型汽車開發和制造經驗,集成了國內外優勢資源,在產品研發和制造體系等方面有鮮明的特色,公司正構建"低成本、高價值"的核心競爭力,并在不斷地注入新的內涵。
湖南大學與上汽通用五菱雙方合作領域包括汽車新產品研發、科研項目合作、學術交流、科技成果產業化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內容。在此之前,雙方有良好的合作基礎,湖南大學與上汽通用五菱成功合作開發的五菱之光,在2005年達到年銷售超過20萬輛的市場業績,成為中國汽車市場成長最快的單一品種車型,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研發合作過程中的課題"薄板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理論、計算方法和關鍵技術及在車身制造中的應用"和"汽車碰撞安全性設計與改進理論、方法和關鍵技術"分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雙方合作表明,大學堅實的系統理論研究和先進的科研成果,與企業實際應用相結合,能轉變成為強大的科技生產力,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汽車工業一直在經歷著深刻而重大的變化,國內產生了各種形式的自主研發模式,在多年的新產品研發實踐中,上汽通用五菱努力探索符合自身發展、獨立自主和具有中國特點的研發模式,這就是依靠企業國家級技術中心的技術力量,充分集成國內外優秀資源,尤其是國內優勢資源,以車身為核心建立研發體系,將產品技術與制造技術有機結合,形成正向開發能力,構筑研發流程和技術標準體系。
通過本次與湖南大學合作簽字儀式為載體,上汽通用五菱廣泛地邀請了產品研發的合作伙伴以結成戰略研發團隊,其中有郭孔輝和鐘志華二位汽車院士在內的技術精英加盟,有湖南大學、吉林大學、上海交大、武漢理工大學國家汽車技術中心、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寶鋼等戰略資源的加入,上汽通用五菱將利用各方技術專長與強勢能力,形成知識共享、流程集優的資源集成模式,適應未來不斷創新發展的需要,創造中國汽車產品一體化研發的新模式。
當今汽車行業競爭激烈,企業若要尋求生存并持續地發展,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雙方的合作,上汽通用五菱將為學校提供更切合實際的研究課題,創造鍛煉隊伍、造就人才的機會。此舉一方面加快了學校培養研究型實用人才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學校將眾多的博士、碩士等資源輸送到項目研發實踐中,企業提前得到有效的人力資源,也利用到學校系統理論的優勢解決企業所急,符合雙方利益,這是開創汽車自主研發新模式的有益嘗試。
中國的微車已有二十多年的發展歷史,上汽通用五菱是最早研制生產微車的企業之一,長期的實踐,形成了上汽通用五菱對于微車產品和中國市場的特點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合資以來通過學習利用通用汽車百年造車的知識、上汽集團的符合國情的管理方式,企業的技術和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期望以本次合作為契機,集成國內外資源優勢投入到研發中,創造一系列適應中國特色的微車標準,重新定義微車概念,趕上世界微車發展的新起點。
華潤現代5.21相約有禮兩小時廠家直銷
參與品牌:現代
微信/瀏覽器掃描二維碼用手機報名更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