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金剛裝備共和國三軍儀仗隊
5月30日上午,就在吉利金剛在鄭州首發上市后的第4天,在共和國的首都北京,自主汽車品牌的愛國情懷得到完全釋放:吉利控股集團金剛轎車裝備共和國三軍儀仗隊暨贈車儀式在這里隆重舉行,兩輛黑色的金剛轎車將作為三軍儀仗隊的外事用車,活躍在黨和國家、政府領導人接待來訪外國元首和首腦的檢閱儀式上。此舉不僅是我國自主汽車企業積極響應胡錦濤總書記倡導的“八榮八恥”的表現,也標志著我國自主汽車品牌吉利汽車將作為我國汽車工業自主創新的代表,聚焦世界目光,接受國際檢閱。
埋頭造車 品牌理念不斷完善升華
吉利的發展,充滿了荊棘和坎坷,也造就了李書福極賦傳奇色彩的“追夢”之路。
1986年11月6日,李書福以200元創業資金,從茅草車間起步,創立了吉利企業。
1996年5月,李書福成立吉利集團,走上了規模化造車的發展道路。
李書福曾經說過一句話:我活著就是造汽車,沒有別的。
最開始,由于看到國際汽車巨頭紛紛進入中國,試圖瓜分中國增長潛力巨大的汽車市場,而且作為家庭交通工具的轎車價格居高不下,因此,吉利集團在李書福的帶領下,一直以“造老百姓都能買得起的車”為企業的宗旨和追求,所以,低價格是其市場優勢所在。正是由于有吉利和李書福等一批民營汽車企業和企業家的存在,才能將中國汽車市場價格,特別是進口車的價格不斷拉低,讓中國消費者既買得起車,又得到實惠。
隨著吉利汽車的不斷發展,標志著吉利造車技術實現質的飛躍的汽車研究院的誕生,李書福的造車理念也在不斷調整:由當初的“造中國老百姓買得起的車”轉變成為“造中國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不僅買得起,質量還要好。
爾后,吉利汽車在香港H股上市,發展成為擁有路橋、臨海、寧波、上海四大生產基地,已經具備了整車造型、車身、底盤、汽車附件、發動機、變速箱、整車電子電器的開發設計能力,并初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具有國際水平的技術開發平臺。美日、優利歐、豪情、美人豹、華普五大品牌矩陣,并實現批量出口,吉利汽車的造車理念再次飛躍: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讓吉利汽車跑遍全世界。從這個軌跡中不難看出,李書福和吉利的追求是車的品質和品牌內涵越來越好,車的銷售范圍越來越廣,不光是中國,更要讓全世界的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吉利汽車的低價格和高性能。
吉利金剛的下線、上市以及即將于年內推出的彪王是吉利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的突出代表。這兩款車集中了吉利汽車研發技術的精華,不光裝配了吉利自己設計制造的各種排量的發動機和手動、自動變速箱,還配備了多種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裝置,這也標志著吉利正遵照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規律,逐步實現競爭優勢由價格向技術的轉變。
經受考驗 超常發展贏得市場珍重
1998年8月18日,第一輛吉利豪情汽車從臨海下線,當國內首家民營企業涉足汽車行業時,曾經遭受過多少褒貶與非議。有人稱李書福為“汽車狂人”,有人稱吉利為一條“鲇魚”,還有人編了順口溜,譏笑吉利汽車是低質低價,安全沒保證。
李書福也一直對外界說,對于造車來講,吉利還是一個嬰兒。但是,嬰兒不會永遠是嬰兒,嬰兒畢竟要長大。而給吉利這個嬰兒奶水和營養的,是汽車市場。
1997年進入造車領域后,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集團的營銷與服務網絡遍及國內各地,現已擁有109家4S汽車專賣店和689余家品牌經銷商以及569家售后服務站,另有430余家零部件供應商網絡。吉利以產銷量年平均增長117%的速度進入中國國內汽車制造企業“3+6”主流格局。2003年被評為“中國汽車工業50年發展速度最快、成長性最好”的企業之一。吉利從2003年起連續三年入榜中國企業500強,連續兩年進入中國汽車銷售前十強。
2005年吉利出口近7000輛,同比增長40%以上。
應德國法蘭克福車展的邀請,2005年9月12日,吉利攜旗下五款自主研發的新車代表中國企業參展,結束了這個車壇“奧運會”百年無中國汽車參展的歷史。在本次車展上,吉利對歐洲市場進行了直面式的產品和品牌展示,收獲也頗豐:車展期間,到吉利展臺參觀者達到50多萬人次,媒體2000多家,來訪客戶500多個,來自100多個國家,意向定單10萬余臺,吉利成為此次世界頂級汽車盛宴的最大贏家。
繼2005年9月受邀參加法蘭克福車展后,吉利再次受邀參加2006年1月舉行的美國底特律車展,成為唯一一家半年內兩次受邀參加世界級車展的中國汽車企業。
吉利的出口策略是一個比較清晰的三步走戰略:第一階段主要是出口非洲、中東、拉美等汽車技術相對落后的市場;第二階段則是挖掘相對發達的東南亞和俄羅斯等市場--在馬來西亞設CKD工廠正是該戰略的一個體現;第三階段則是最終能打入發達的歐洲和北美市場--因此吉利在國際頂級車展中選擇了法蘭克福車展和底特律車展。
為實施國際化戰略,吉利已制定出未來十年的規劃藍圖:到2015年,將實現產銷200萬輛,其中三分之二出口,在國際市場份額將達到2.5%,力爭打造成國際知名品牌。為實現上述戰略目標,吉利已經在品牌營銷規劃、業務流程再造、經營管理創新、人力資源整合、企業文化建設、全面實施信息化等方面展開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近幾年,吉利新招迭出,創造了國內同行諸多“第一”的奇跡。第一輛“美人豹”國產跑車的推出,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一款自動變速箱的成功研發并量產,在馬來西亞建設生產基地,與香港共同開發中高檔轎車,制造出中國第一輛方程式賽車等等,吉利的“第一”贏得了消費者的眼球,令國內同行刮目相看。
截至目前,吉利汽車的市場保有量已達到近50萬輛,成為我國民營汽車企業和汽車自主品牌的杰出代表。
突破瓶頸 自主創新成就強國夢想
當媒體采訪李書福,吉利為何能在短短10年內取得如此成就時,李回答:自主創新。通過自主研發來提高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擴大規模,提高市場占有率。把中國已經形成的服裝、鞋帽、紡織品、石油、化工、電子電器、模具塑料、信息工程、計算機技術等等,這些方面的優勢要把它通過集成、創新、優化,變成汽車行業的優勢,這樣就可以產生比較好的利潤。
目前,吉利汽車已經成了中國企業自主創新的象征之一。李書福說,吉利汽車的核心競爭力來自于四大法寶:一是自主品牌;二是成功進入國際市場;三是擁有自主產權;四是擁有自主研發能力。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中國的汽車跑遍全世界,而不是讓全世界的汽車跑遍全中國。我們一切的一切都是為這個目標而奮斗。
李書福說,正是由于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支持,才造就了吉利自主創新的今天。今年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溫家寶、曾慶紅、曾培炎、吳儀等,或參觀吉利自主創新成果,或親臨吉利視察,對吉利自主創新取得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
談到為什么會選擇裝備三軍儀仗隊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時,李書福說,一個企業如果沒有愛國的情結,就造不出好的,對國家和人民負責任的產品;一個企業家如果沒有愛國情懷,就會陷入“拜金主義”的泥沼,爬不出來。吉利是一個發展中的民營汽車企業,我們就是要通過這樣的活動,表達對祖國,對軍隊的熱愛之情。這是一種樸素的情感,沒有任何功利因素。
李書福還透露,吉利要通過自主創新,研發出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汽車制造技術,將來在裝備國防方面作出自己的貢獻。
華潤現代5.21相約有禮兩小時廠家直銷
參與品牌:現代
微信/瀏覽器掃描二維碼用手機報名更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