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安全對消費者的影響力正日益顯現,伴隨其購車理念不斷走向成熟,安全正在成為消費者購車的首要關注點。
在中國,兩輪自行車正在越來越多地被四輪汽車所替代,經歷著"動力升級"的中國正毫無爭議地邁入汽車社會。當不斷增加的汽車為我們生活、工作提供更多的動力與便利時,一些相應的負面效應也隨之絆生。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認,現實的情況更可能是,隨便哪一天,你隨手翻開一份都市報,幾乎都能找到有關道路交通事故死傷的新聞。
用數字來描述顯然更加直觀:目前中國每年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數已超過10萬人,約占全球交通事故總量的15%,這個數字還意味著:在中國,每天約有300多人死于滾滾車輪之下,相當于每天掉下一架波音737。
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當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催化著汽車社會的急速成型,越來越多發的交通事故讓人們更加珍視自己生命的時候,汽車安全對消費者的影響力正日益顯現,作為汽車用戶或潛在用戶的他們,開始把購車最重要的著眼點放在安全上,而就在兩三年前,這個"點"還很有可能更多的是價格、外觀、動力或者內飾。
消費者的購車理念不斷走向成熟,安全正在成為他們購車的首要關注點--或許,這并不單純是一個安全問題,還是一個市場問題--誰能夠在這方面真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誰就有可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笑傲群雄"。
而結果,不管對于消費者還是對于汽車企業,無疑是皆大歡喜。
你的汽車安全嗎?
"你的汽車有多結實?"
事實上,即便是有多年駕齡的老司機,可能也不會對這個問題給出多么準確的答案。對于大多數汽車消費者來說,安全似乎是一個沒有被量化的模糊概念--除非他的座駕已經經歷過某種重創,要么就是一堆難以讀懂的專業術語,例如ABS防抱死制動系統、TRC牽引控制系統、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ECB電子控制制動系統、EPS電動轉向系統、BA制動力輔助系統以及EBD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等等。
這樣導致的結果是,雖然消費者對安全問題日益關注,卻不知道如何著手去選擇一款真正安全的汽車。尤其是,當前國內汽車企業在制造和銷售環節對待車輛安全上的做法上參差不齊,消費者在購車時問及安全性能問題,得到的回答絕對是"安全性能沒問題"。而至于是否真的沒有問題,能夠檢驗的標準也只有"實踐"了。
誰都不盼望發生一場交通事故,通過血的代價來換取對車輛安全性的評估,但我們至少得知道一旦危險發生,我們的愛車是否足夠安全到在危急關頭拯救我們的生命?那么究竟應該怎么評價一輛汽車的安全性能?
業內經常使用的術語是"主動安全性"和"被動安全性"。
前者即盡量提高汽車行駛的穩定性和舒適性,減少行車時所產生的偏差,在險情出現時將發生碰撞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后者是指一旦事故發生,車輛對車內乘員及外部人員的保護程度。"被動安全性"是否可靠成為衡量車輛有多結實的砝碼,而碰撞試驗則被視為檢驗被動安全性最重要的課題,有人把它稱作汽車安全的"靈魂",愈是通過嚴格的碰撞標準,汽車的安全系數就愈大。
但是我國的汽車安全卻長期處在無"靈魂"的狀態下,這種情況一直到2003年才有所緩解。這一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共同頒布了《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其中明確規定了汽車的碰撞測試標準。根據規定,我國汽車正面碰撞的速度標準為50公里/小時,碰撞方式為100%正面碰撞,而碰撞測試只有兩種結果: "通過"和"不通過",而且沒有進行側面碰撞測試的要求。
雖然有了碰撞標準,但這一標準跟國際知名的EuroNCAP相比,力度明顯不足。
EuroNCAP與中國安全法規明顯的區別是:中國法規是以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正面碰撞,歐盟法規是以56公里的速度碰撞,而EuroNCAP標準是以每小時64公里的速度碰撞,等于跨了兩個數量等級,而偏置40%碰撞更符合真實情況,這個評價體系對各國消費者具有很大的影響,國際上保險公司也將NCAP結論作為車輛保費的主要依據。
在更嚴格的碰撞標準面前,僅僅滿足通過國內標準的汽車說自己有多安全仿佛有些底氣不足。為了向消費者表明自己產品的高安全性能,也有國內企業主動挑戰EuroNCAP標準,成功的案例是長城的哈弗CUV。今年3月份,哈弗正面和側面碰撞都達到了EuroNCAP的四星級標準,安全性能已具備相當高的水準。
標準正趨完善
消費者對汽車安全關注度的不斷提升,讓這一領域存在的問題越來越清晰地暴露出來。
在國外,汽車安全有成熟系統的法律法規作為保障,對于汽車安全的測評也已經相當成熟。尤其是在歐美等汽車工業發達國家,NCAP汽車碰撞星級排名機構的影響力和公正性已經得到廣泛認可,作為一個非官方的標準,NCAP的碰撞要求比政府制定的安全法規嚴格得多,由于它試驗科學、組織公正、影響力大,并直接面向消費者公布試驗結果,因此各大汽車企業都非常重視,把它作為改進汽車安全性能的重要評估依據。
NCAP最早出現在美國,隨后歐洲和日本都出現了相關的NCAP。其中以EuroNCAP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測試結果以星級表示,共有5個星級,星級越高表示該車的安全性能越好。
而在中國,事實上,一直以來,消費者都在為其安全評估標準的乏力和缺失"買單"。
由于我國沒有相應的側面和后面碰撞法規,也沒有權威的非官方安全評估體系,因此許多汽車生產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而不愿為車輛加裝側防撞桿、安全油箱及采用計算機技術的新型電子安全裝備。國內碰撞標準的疏松讓這些車能夠順利通過檢測,但實際安全性能卻表現平平。
更有甚者,一些企業雖在國外采用了先進的安全裝備和制造工藝,獲得了較高的安全評價,但在中國生產時某些安全裝備卻悄然消失。
這些安全隱患最終的承擔者都是消費者。
但是現在,事情正在朝著好的方向發生變化,在汽車產品安全方面對于消費者權益的保證將變得更加有力。
據了解,若干有關汽車安全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有望于近期出臺,其中動態側面碰撞與被"追尾"乘用車的燃油系統防泄漏和防火性能將首次成為強制性國家標準。與此同時,為了改善汽車國家強制碰準入撞標準只有一道現行的正碰試驗標準門檻的現狀,國內一些非官方機構也正在積極采取行動,力圖為消費者提供更為細化的碰撞參考標準。
不久前,清華大學和大陸汽車俱樂部宣布引進國外的NCAP新車安全評估體系,據透露,為使國內的新車有綜合評價標準,一項名為 CNCAP(中國新車評價規范)的方案正在積極地籌劃中,預計包括正碰、側碰、后碰等內容。
"各類機構的參與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國家檢測機構進行補充,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購車參考依據。但評測應該設立獨立的監督機構與完善的監督流程,必須確保公正客觀性,否則不排除有淪為變相商業行為的可能,誤導消費者。"專家在肯定這一非官方標準的積極作用的同時,也作出了善意的提醒。
走出汽車安全誤區
雖然消費者日益關注汽車的安全問題,相關的標準也正在朝著日益完善的方向再走,但是一些舊有的觀念仍然在影響著消費者對于汽車安全與否的判斷。
一位正在擦拭自己愛車的車主毫不掩飾自己的吃驚,當他聽到記者表示鋼板薄厚并不能一定保證汽車的安全時。"鋼板厚、車身重,車子才安全,我們一直是這么認為的。"顯然,這位車主的觀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直以來,我們總認為厚重的就是結實的,輕薄的就是易壞的。而事實上,現在幾乎所有汽車廠商在宣傳自己產品的安全性的時候都不說鋼板厚薄,而是在強調結構,強調復合式車體結構設計和碰撞吸能技術。
我們經常可以在車禍看到這樣一幕,也許車身損毀得很嚴重,發動機蓋向上翹彎,發動機室里的機件向上方及兩側移動,但惟獨不朝客艙的方向凹進。這種駕乘人員安全第一的理念,顯然不能再依靠鋼板的厚薄來進行簡單判斷。
"無論是德國車還是美國車、日本車,實際上速度達到50公里/時,1.5噸的車體發生碰撞沖擊,鋼板厚薄差0.1毫米根本不起作用,平面抗沖擊能力對安全性基本上沒有影響。安全的性能是由堅固、合理的結構提供的。"一位業內專家指出鋼板厚未必安全,先進結構才是汽車安全的關鍵。
他進一步解釋這種安全性能是由整車帶有逐級吸能及抗變型能力的骨架決定的,而上述長城哈弗達到EuroNCAP四星級標準恰是這個觀點最好的佐證,據悉,哈弗在通過國家安全標準之后,又針對其結構進行20多項改進,這種結構使其結構更加優化,吸能的能力也得到進一步強化。
一輛汽車具有好品質才能贏得消費者的心,而汽車品質中最重要的就是汽車安全。隨著汽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和消費者的逐漸理性,一個不容爭辯的事實是:汽車安全正在成為消費者購車的第一關注點,而對于汽車生產者來說,正如前面所說,誰能夠在這方面真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誰就有可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笑傲群雄"。
華潤現代5.21相約有禮兩小時廠家直銷
參與品牌:現代
微信/瀏覽器掃描二維碼用手機報名更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