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對我們不再遙不可及,卻總是讓人歡喜讓人憂。為了獲得更廣闊的空間、更愜意的生活,我們往往愿意付出一些代價。但是,一輛車帶來的花銷到底有多少呢?專家告訴我們,客觀地判斷一輛車的經濟性,就必須引入"全壽命使用成本"的概念,也就是一輛新車到其正常報廢之前所有相關的經濟投入,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全壽命使用成本 = 購車費用 + 使用費用 (燃油、保養、維修、保險、養路費) - 報廢殘值
有關數據顯示,一輛車全壽命期間的使用費用約為購車費用的2倍。近幾年,每每油價上漲,都會觸動汽車市場的神經,很多消費者認為只要是省油的車就是經濟的車。其實這種觀點非常片面,燃油費、保養、維修費都是影響使用成本的重要因素。
燃油費不難計算,這里專家提醒大家,廠家公布的60km或90km等速油耗,顧名思義,是在理想狀態下的最低油耗。實際使用油耗可以參考國家發改委8月初發表的《轎車產品燃油消耗量公告》,其中1.6L級別里,東風標致206和千里馬并列冠軍(7.1升);2.0L級別冠軍為福克斯(7.7升)。
使用成本中最具迷惑性的是保養、維修費。人們普遍認為,備件便宜的車保養和維修費用就低,這是個誤區。備件價格和工時費決定每次保養維修的費用;保養間隔和故障率決定車輛全壽命期間需要進行保養維修的次數。兩者共同決定車輛使用費用。
保養間隔里程長短是衡量發動機的設計、工藝和耐用性的一個參數。大部分經濟型轎車的保養間隔里程在5000到10000公里之間,這方面最為突出的是標致206,它在法國的保養間隔里程是兩年30000公里,考慮到中國的使用情況,保養間隔里程縮短了一半,但仍然以15000公里的間隔成為國產車里據優勢的。同樣是跑6萬公里,一般的小車需要6到8次保養,最多的達到12次,而206只需4次,經濟性上的優勢顯而易見。
此外,車輛本身的質量和技術含量也直接影響到使用成本,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結實的車省錢"。故障率低的車,花在維修上的錢肯定少,道理雖然簡單,但很多車主都是在車輛過了保修期后,才切身體會到這一點。所以專家給那些即將買車的朋友提個醒。
決定全壽命使用成本的最后一個因素是報廢殘值。買車實際上也是一項投資,選擇一輛"常葆青春"的車能夠減少車輛更新帶來的損失。國外人買車時非常注意這一點,由于國內絕大多數人才剛剛買第一輛車,因此還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不同的車,制造工藝差距還是很大的,新車是感覺不明顯,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車心",專家提醒大家要未雨綢繆。以東風標致307為例,僅車身防腐就包括7個工藝:雙面鍍鋅鋼板、鋼板磷化處理、整車電泳底漆處理、空腔泡沫、空腔防護臘、底盤防石擊涂料和焊縫密封膠。幾年后,這樣的車在二手車市場銷路一定不錯。
可見,用車成本,怎一個"油"字了得……明智的消費者會綜合考慮買車后的長期投入,不會被硝煙彌漫的價格以及眼前的短期的利益所迷惑。
華潤現代5.21相約有禮兩小時廠家直銷
參與品牌:現代
微信/瀏覽器掃描二維碼用手機報名更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