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不是低檔和廉價的同義詞,以日韓升級留下的價格空間,不足以支持中國汽車工業在海外市場永遠站穩腳跟,在國內競爭中也無法與國際品牌相抗衡。但認識到這一點,并不表明大家都可以向中高端產品研發上發展。上汽也許走的是一條從未有人真正嘗試的道路,但對中國汽車產業來講,這條路必須有人去走。
“中國有道名菜佛跳墻,你買下這個名字是沒有用的,因為只有會做才是核心價值。”說這話的人叫王曉秋,上汽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在他領導下的這家自主品牌汽車企業里,大部分人來自合資企業,共同的經歷讓他們有一個共同的
理念,那就是核心價值就是全系列的研發能力。
核心何在? 在中國汽車工業五十年的時候,一位長期從事合資企業領導工作的專家寫下了中國汽車工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路徑:研發競爭--體系競爭--規模競爭--品牌競爭。
當人們還在為價格戰為歡呼的時候,產業界意識到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之間的這場戰爭遲早要全面打響,而作為中國自主品牌,如果沒有核心的技術,贏得研發競爭,那么即使它擁有了強有力的團隊體系、滾動起來的規模,以及用于品牌營銷的資金來鋪路,這場戰爭我們依然沒有必勝的保證。因為最關鍵的內容是技術。
以100個頂級專家組成的研發隊伍,干170萬個設計工時,相當于整整六年,花上10億美元,才能完成一個全新的平臺車型。這使得多數后進入者望塵莫及,事實上即使是世界級生產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產品都拿到自己的廠里研發,與零部件廠的同步研發、配套商提供的組裝模塊,加上整車廠的預研和量產,最終形成了目前國際上大多數汽車巨頭們的生存方式。但在這種方式中,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包括車身、
發動機、變速箱、電子系統和車橋在內的總成研發。只有具備把這些零部件完全匹配在一起的能力,才能證明你已經擁有了核心技術。
把好東西全部裝在一只碗里,并不能證明你做出了最優秀的菜肴,正如王曉秋的比喻,自主品牌需要的是真正的能力,當別人不再給你圖紙的時候,不再幫你改進的時候,你仍然能夠生產出最好的產品。
上汽顯然看到了這個突破口。此前,領銜上汽汽車的董事長陳虹曾對媒體明確表示:“上汽汽車的目標中首先要實現的關鍵突破就是整車集成能力。此能力在手,就將在產業鏈格局中占據主動,擁有話語權,進而才有基礎去自主決策產品的規劃與品牌的發展。”
但是上汽找到突破口,并不是說只有上汽才能這樣做。一方面是上汽通過20多年的合資已經在上海形成了一圈全中國最好的零部件開發企業群,無論是德爾福、小糸,還是延鋒和昆山的臺資企業,都能夠幫助上汽形成上游的集成能力。另一方面,上汽通過合資合作,能夠深切地體會到整車集成能力的重要性。最后,上汽擁有其它國有汽車企業所不具備的雄厚資金實力,而且這種實力是滾動發展而來的。
事實上,對于整車集成方面的研發,上汽已經通過合資企業進行了成功嘗試,
上海大眾的
桑塔納2000、3000、
帕薩特領馭,
上海通用的
君威、
君越,都是其中不錯的成果,有的產品甚至讓合資方的本國研發部門都自嘆弗如。可以說,在技術、經驗與人才方面多年的積累,使上汽終于到達了突破的臨界點,此時只差一把鑰匙了。
自己作主! 上汽在第一時間成立了RICARDO2010,將原
MG羅孚150名核心研發團隊招入靡下,這是中國汽車界第一次完全掌控一支全系列研發團隊。
而在此前的模式中,中國企業要么買幾張圖紙,要么買工程設計或改進方案,如盲人摸象一般試圖破解整車研發的密碼,但得到的只是無法連在一起的碎片,時間在點滴中被浪費,結果卻仍然是不成功的產品。自主品牌的口碑也由于能力的缺陷而深深地受到傷害。在這條道路上,一個又一個堅強的,充滿理想的企業家倒下去,又站起來。我們沒有權力去批評他們的勇氣,但應該有一條更智慧的路,可以讓中國汽車人去嘗試。
早在上汽與羅孚談判合資的時候,上汽人就已經注意到這支隊伍的價值,他們當中有
MINI的總設計師、
美洲虎的發動機設計師,更重要的是,這支隊伍實際上已經擁有從零部件到小批量生產整車的全部能力,上汽一下子發現了中國汽車所需要的核心價值,當一粒粒珍珠在地上閃光時,我們拾不起來,但RICARDO2010就像是一根線,它把最好的動力總成、電裝和試驗能力串在了一起。
王曉秋在回憶那段難忘日日夜夜時說“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財富,包括羅孚研發主管林德瑞,曾經是
寶馬MINI的主設計師。這些人如果你不抓住,就會跑掉。據我知道的情況,這些高級設計師一個人手里至少有三張邀請函,
蓮花LOTUS、
陸虎LAND ROVER都在盯著他們。但是我們如果要控股甚至買下一個公司以吸納他們就要履行海外并購上市公司的手續,費時費力,所有我們就先辦了托管手續,掛在RICARDO名下,由上汽控股來管理這間設計公司,以后再逐步把它納入上汽的盤子。”王在得知2010穩穩地握在上汽手中時激動地說“這個財富未來將屬于中國。”
上汽在羅孚工程師準備逃往
蓮花和陸虎的時候截住了他們,并且把已經打掃干靜、準備齊全的RICARDO2010展示在這些精英面前,上汽向這些工程師承諾了一個宏偉的目標:多個平臺30款新車,產品覆蓋從6.5萬元至30萬元的價格區間內主流
乘用車領域的各個細分市場。你可以把它理解為大舞臺,也可以把它理解為長期工作的保障,總之,150多名歐洲最優秀的工程師從破產的羅孚走出來,從RICARDO總部走出來,從其它公司走出來,加入到中國上汽的隊伍中。
林德瑞在談到他加入RICARDO2010之前的心理時說“05年4月28日,MG破產了,我很難過。好在在此之前,我作為MG的新技術部總監曾經來中國談過合資問題,當時和上汽有過愉快的接觸。他們的能力和在中國汽車市場的表現都吸引了我,現在我們轉到上汽工作,是因為中國市場的巨大空間,以及上汽提出的多個平臺30款新車計劃,又一次讓我激動。你知道對于一個工程師來講,最能令他興奮的莫過于新產品了。”
如果僅僅是150人,那么在未來的新車開發壓力下,RICARDO2010會不會難以承受?林德瑞說“除了這150人,我們還有上汽派來的50個專家,以及SAIC研究院近千名專家的支持。在外圍,還有世界著名汽車技術咨詢公司Ricardo、專業試驗認證機構MIRA和中國國內配套生產商的幫助。”
憑借著對RICARDO2010巧妙而精確地托管,上汽終于找到了掌握核心價值的鑰匙。
以一把鑰匙找到核心價值,以20年積累的競爭力和精干團隊形成優勢,上汽開始了其雄心勃勃的自主計劃。今年第四季度第一款中高檔轎車將面世,明年第二款
中級車也將登場。上汽汽車還表示將同步拓展國內外市場,并將歐洲主流市場定為主要的戰略目標。在2010年的20萬輛銷售目標中,海外市場貢獻將超過4.5萬輛。所有這一切看似激進的目標,都是在強大的設計團隊和上汽汽車執行力的保證下完成的。我們有理由為這支自主品牌的新軍寄予更多的厚望。門已經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