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0月24日
【事件焦點】
競購
羅孚,上汽和南汽花費都不小。然而,上汽雖獲得ROVER核心
知識產權,卻也沒有得到ROVER商標使用權;南汽購得羅孚(
MG-ROVER)的相關資產,卻沒有獲得在歐洲15國的MG商標使用權。
【事件回放】
"世界上最悲傷的事情莫過于自己深愛的人就在身邊卻不能相愛。"這句話用來描述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和使用羅孚的品牌美麗愿望落空后的心情也很貼切。10月24日,痛失"愛人"的上汽股份推出自主品牌"
榮威(
Roewe)",取意"創新殊榮、威儀四海"。
對羅孚知識產權和商標的爭奪,是2006年最激烈最好看的汽車商戰故事之一。一個曾經荒廢的LOGO,經過6年"收藏"竟然成了"香餑餑",而且給中國企業活生生上了一課,主題是知識產權的價值。
去年起,上汽和南汽競購羅孚。上汽花6700萬英鎊買到代表ROVER核心知識產權的ROVER25型、75型轎車。爾后的2005年7月22日,南汽以5300萬英鎊收購羅孚(MG-ROVER)資產,其中包括位于長橋的生產線、引擎業務及相關資產。
然而,2006年初,荷蘭一家名為MGRoverNederland的公司突然跳到臺前,聲稱其擁有在歐洲15國的MG商標使用權,這意味著南汽不能在那些國家銷售MG產品。無獨有偶,上汽雖獲得ROVER核心知識產權,卻也沒有得到ROVER商標使用權。ROVER商標依然掌握在
寶馬集團手中。
2006年9月18日,早已從寶馬手中買得
路虎(LANDROVER)商標,并與寶馬就羅孚商標有約在先的美國
福特汽車宣稱,要行使對ROVER品牌的優先收購權,欲從寶馬手中買走羅孚商標。這使得上汽收購和使用ROVER品牌的愿望落空。
與羅孚商標失之交臂,讓上汽的國際化戰略受到影響。此前,上汽曾希望羅孚在海外的知名度能幫助其迅速走向海外市場。此后,上汽明確表示,將集中精力先在國內市場上把中高端細分市場的品牌地位鞏固下來,然后再考慮走向海外。
據介紹,榮威是一個母品牌,旗下的系列子品牌將覆蓋包括中高檔轎車、
SUV在內的眾多車型。首次亮相的
榮威750是款中高檔轎車,誕生自羅孚75平臺,將于近期上市。
業內人士稱,失去羅孚品牌不僅是上汽的遺憾,也是中國汽車業"走出去"過程中的經典教訓。對于品牌建設而言,上汽得到了羅孚更為重要的部分,自創榮威可以說是明智之舉。
英國華威商學院院長HowardThomas教授認為,收購外國企業的成熟品牌和知識產權,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一條捷徑。在收購之前,羅孚無法制造出一款新車去打開新的市場,上汽也沒有核心技術推出自主品牌的汽車。從戰略角度考慮,他們是各取所需,上汽原先就在合資生產中積累了資金、人才、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加上整個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上汽跨國并購后的前景非常樂觀。
沒得到ROVER品牌,或許會暫時延緩上汽拓展海外的腳步。但從發展趨勢看,中國注定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僅僅靠一個品牌無法阻止一個新興市場自主品牌的崛起。
【編輯點評】
這個事件再次告訴旨在國際化的中國企業,知識產權是最關鍵一環。作為后來者,學費難免,教訓和經驗一樣可貴。好在,上汽順勢推出"榮威",和
一汽推出的"
奔騰"贏得輿論的廣泛贊譽。但愿這是中國汽車巨頭在自主意識的徹底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