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翼車身輕量化—引領節油環保新風尚原創
在剛剛閉幕的“2009年中國汽車工程學年會”上,各行各業的技術專家都對汽車新技術做出了前瞻性的探討,在時下新能源和電動車還無法實現大批量商業化的前提下,一些在現有基礎上的新技術就成為了與會專家關注的焦點。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付于武先生強調:“無論是傳統動力系統的車輛,還是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等,都需要輕量化技術的支持,因為,如果整車的質量降低10%的話,節油效果就可以達到6%~8%。輕量化對國家的“節能、減排”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而霍尼韋爾(中國)公司技術總監唐堯先生對渦輪增壓技術全新詮釋讓我們看到了這項成熟技術的未來前景,本特勒車身技術總監王輝博士則闡述了他在車身輕量化上作出的成就。
車身輕量化:技術進步的標簽
所謂車身輕量化,其實是一項十分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術,在車身同等安全級別下,鋼板越輕,則意味著車輛需要消耗的燃油越少,就越有利于環保和節油。
眾所周知,汽車車身和底盤中的主要材料就是鋼板,傳統的觀點是鋼板越厚,汽車就越結實,在碰撞中,就越能保護車身人員的安全,如果說在同等技術條件下,這一說法完全正確。
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汽車鋼板的材質也在發生著根本的變化,從之前的“鋼”板變成了如今的“鋁合金”、“鎂合金”等材質的板材,這些板材在同樣安全級別的要求之下,可以使得車身的鋼板厚度大為減薄,同時,在車身重量上,也有很大的減輕,而汽車輕量化就是這樣的一個概念,利用新技術、新材質使得車身更輕、更薄,但是汽車抗撞擊的硬度卻有增無減。
汽車輕量化:節油、環保新典范
汽車輕量化的好處是什么呢?據研究數字顯示,若汽車整車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至8%;若滾動阻力減少10%,燃油效率可提高3%,所以汽車輕量化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在保證安全的同時,可以減輕汽車自重,從而更加節油,更加環保。
如剛上市的睿翼2.0L自動檔車型的整備質量為1423千克,而在同級別如雅閣、凱美瑞、新天籟等2.0L車型中,睿翼2.0L比之前車身最輕的新天籟2.0L還輕了61千克,而這幾款新車,在歐洲、中國、日本和美國的安全碰撞試驗中,均得到了最高級別的五星安全評價。
61千克的重量相當于一個成年男性的重量,其對油耗的增加是顯而易見的,大家平時或許都有這樣的經歷,自己一個人開車時,和車身滿員時的油耗肯定有差別。而睿翼在保持車身輕量化的同時,還能獲得最高五星級的安全評價,主要是廠家在汽車車身材料上應用了大批超高強度的鋼板來保證的。
睿翼在車身鋼板上,最高用到了1480兆帕的超高強度鋼板,而國內雅閣和凱美瑞的最高鋼板強度均沒有超過1000兆帕,既然鋼板強度不夠,那么一定會在鋼板厚度上有所增加,這樣才能在碰撞試驗中獲得良好成績的條件,因此,這也是我們看到的雅閣和凱美瑞車身較重的一個原因。
另外車身輕量化也有利于汽車提速和剎車,在百公里加速度上,睿翼2.0L車型的加速時間為10.9秒,而其它同級別競品的加速時間多在11秒以上,而睿翼2.0L發動機的動力輸出數值相比競品,卻并沒有任何優勢,最大功率僅為108千瓦,最大扭矩為184牛米。剎車也是同樣道理,車身越輕,即慣性越小,將車停穩所需要的能量就越小,所以剎車時間也就越短,而睿翼前后配置的大尺寸剎車盤更有利于將車迅速挺穩。
汽車輕量化掀起節油環保新熱潮
鑒于石油資源日趨緊張,并且短期內還難以找到合適替代能源的前提下,積極研發可以減輕能耗的各種新技術更加有助于新車的銷售。
輕量化技術不是新名詞,但是在汽車技術向環保趨勢發展的今天,它和汽車新能源、大規模采用渦輪增壓技術和傳統發動機缸內直噴技術等手段一起成為未來汽車發展的方向。在剛剛上市的新車中,一汽馬自達睿翼則用輕量化技術來迎擊日益嚴峻的環保壓力。
從目前人們的購車趨勢來看,節油環保是一個整體趨勢,各種可以節油的新技術必將受到人們的關注。而輕量化車身在節油以及安全駕駛上都有著明顯的優勢,并且技術已經逐漸成熟,只是成本稍高,部分企業還不愿過多采用,放眼國內車企,也只有一汽馬自達將輕量化技術傲然屹立于中高級車市場,同時,它也是唯一一家將國外輕量化技術原汁原味引入國內的車企。相比之下,國內版的新君威2.0L則比國外版足足重了52公斤。
從汽車行業發展可以看到,無論是歐洲正在開展的“超輕型汽車”工程,還是美國每年普及的家庭汽車輕量化工作,亦或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建的“中國輕量化聯盟”,汽車輕量化已則經炙手可熱。
隨著市場競爭的需要,在一汽馬自達睿翼已經實現大規模輕量化車身的前提下,國內的中高級轎車市場,勢必會迅速掀起一場“輕量化”節油環保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