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安昌河汽車2010年將走向何方?
———從首屆六次職工代表大會解秘江西昌河汽車虎年新動向
自去年11月10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與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在人民大會堂簽訂重組新長安汽車集團的協議后,江西昌河汽車就由原隸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轉為劃歸新中國長安集團管理。歸屬主體的改變必然帶來企業一系列的改變,特別是1月昌河汽車高層閃電式的走馬換將,更是使昌河汽車的后繼發展迷霧重重、充滿變數。這家具有四十年歷史、度過不惑之年的國內生產小排量汽車“元老級”企業,在順利取得三年復興開門紅后,在成功加盟中國長安集團的開局之年,將會有何改變,又將會有何新動向呢?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昌河汽車首屆六次職工代表大會中找尋一些答案。
重組“共贏” 昌河汽車將迎來空前發展機遇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與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汽車版塊的重組,是國防科技工業民品領域第一次大規模、跨部門、深層次的合作,是二個具有濃重軍工色彩的央企之間在汽車領域進行的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戰略重組,只要操作得當,其“共贏”效應將是十分明顯的。
一是整合后,新中國長安集團可以實現大批量生產,從而最大化地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二是昌河汽車可在研發、采購、制造、銷售等環節得到資源共享,發揮協同效應。三是今后無論是渠道資源還是技術、管理資源,新中國長安集團都會有一定的整合。因此在中國長安汽車集團的統領下,2010年昌河汽車將會獲得空前的發展契機。
正如中國長安集團副總裁、昌河汽車董事長鄒文超發給昌河汽車職代會的賀信中所言,中國長安集團正在研究昌河汽車各基地的新產品引入、產能擴張等工作,今后中國長安集團將在產品、技術、投資等各個方面全力支持好昌河汽車的發展。
目標明確 昌河汽車將力創一流汽車企業
去年,昌河汽車以15.8萬的銷售業績,超額完成了既定的卓越目標,實現了三年復興開局之年的完美全勝。2010年,是昌河汽車加盟新中國長安后,站在新起點、實現新發展的起始年,也是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實現跨越的關鍵年。
在本次職代會中,昌河汽車總經理李黎已為嶄新的2010年制訂了新的經營目標并確定了未來5年的發展藍圖。即2010年計劃產銷汽車22.7萬輛,增幅將達43.6%;在未來3-5年內,把昌河汽車的三個板塊(景德鎮、九江、合肥)向年產50-70萬輛的規模目標發展推進。
15.8萬到20萬再到22.7萬,這不只是目標數字的改變與遞增,而是以明確的目標表明了昌河干部和職工要把昌河汽車打造成一流汽車企業的篤定信念和強大決心。
統一理念 昌河汽車將大力推進文化融合
2010年是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提出并實施“211”戰略的元年,也是昌河汽車融入新的中國長安汽車集團發展構架下的第一年。重組的“共贏”效應能否成功顯現,文化的融合是關鍵中的關鍵。
昌河汽車黨委書記程冬久在職代會上表示,昌河汽車要以“十六字”方針為指導,進一步把思想、行動統一到重組的一系列決策和部署上來;以領先文化為關鍵,努力實現中國長安企業文化在昌河汽車的落地生根開花;以融入中國長安集團為契機,逐步建立以中國長安汽車文化為主、昌河特色鮮明的母子文化體系。
部署到位 昌河汽車將穩推各項核心工作
記者從本次職代會中獲悉,昌河汽車為順利實現“自2010年起的六年內,實現利潤翻兩番、銷售收入翻一番、職工收入翻一番”的“211”戰略,在營銷工作上的總體思路是:以效益為中心,加強品牌形象建設,強化服務意識,以服務取勝;建立與經銷商和服務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加強營銷渠道的戰略規劃和渠道管理。
在網點建設上,昌河汽車將力爭做到地級市全覆蓋、縣級達到50%;在品牌宣傳上,昌河汽車將加大產品宣傳力度,加強企業形象宣傳建設;在售后服務上,昌河汽車將以提高用戶滿意度為目標,建立用戶評價機制,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在產品線的拓展上,昌河汽車 將在北斗星、愛迪爾、利亞納車和SPLASH等基本型乘用車研制,福瑞達和浪迪改進改型等交叉型乘用車及載貨車研制,電動汽車技術和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研制等方面,更好更快地穩步發展。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