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中原崛起 鄭州開建配套工業園
是階段成功的句號,是未來新興的起點。項目的動工,在新年伊始成為了企業變革產業布局承前啟后的肱骨之臣。
2010年2月26日,海馬集團投資10億元的鄭州基地零部件工業園(一期)奠基,微車配套項目正式動工。此項目(一期)規劃十幾家零部件企業,主要為海馬鄭州配套供應汽車縱梁類大中型沖壓件、座椅、油箱、車燈、線束、全車密封條、鋁(鋼)制車輪、門飾板、導軌類輥壓件及塑料件等。園區占地面積315畝,項目總投資10億元,預計于2010年底建成投產,配套產品價值占海馬配套總額的30%以上,可滿足年產15萬臺的配套需求,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30億元以上,吸納就業5000-10000人。屆時,連同海馬開封零部件工業園11家供應商,海馬地產化率采購成本將提高到70%。專家指出,該項目的啟動意味著海馬集團“中原布局”戰略的全面形成,迎來了海馬汽車海口、鄭州遙相呼應的“兩極”局面,必將加速海馬的“四化”進程。
早在此前,隨著競爭的加劇,單兵作戰的“中級車專家”海馬就為未來企業發展謀劃了“四化”之路,即平臺多元化、產品系列化、服務品牌化和市場國際化,意圖尋求未來主業的增長方向。國內微車市場的潛力,讓海馬汽車看到了突變的方向。
“布局中原,開拓微車領域,尋求未來主業增長。”2005年,海馬集團提出了未來發展新思路。2007年,海馬集團啟動“海馬鄭州”基地項目,謀定而動、布局中原。
“海馬鄭州基地將以微車作為市場切入點,并逐步豐富產品序列,未來會作為海馬主要的微車生產中心,同時也將成為海馬汽車另一個增長極。”海馬鄭州銷售公司總經理歐永富說到。“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我們將整合海馬的技術優勢、整合海馬的轎車經驗以及成熟的配套體系、質量管控體系,整合地處中原的地緣優勢、資源優勢,實現產品規模化、產業化和經營品牌化,努力使鄭州基地成為中國微車主流品牌的生產基地。”
時至今日,“海馬鄭州”已取得階段性突破。一期投資15億,已完成位于鄭州中牟的海馬商務汽車有限公司6萬輛微車生產技術改造;開封零部件工業園已竣工投產,園內11家供應商已開始正常配套供應; 15萬輛轎車項目也于09年底也全面竣工落成;鄭州零部件工業園也于近日破土動工,預計年底竣工投產。
根據規劃,海馬首款AOO級轎車在海馬王子將于今年正式上市;發動機項目進入建設階段;鄭州基地第三工廠也將在今年開建。2010年,海馬鄭州將實現產能與海口的持平。另外, 15萬輛轎車項目建成后,總投資80億元的海馬鄭州基地項目還將繼續加大投入,逐步實現年產整車30萬輛,年產發動機30萬臺,和30家零部件廠商的‘三個三’發展計劃。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 15萬輛轎車項目的竣工、鄭州配套工業園的奠基,意味著繼商用車福仕達以后,海馬鄭州迎來了微轎產品,完善了自己的配套體系。至此,海馬完成了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海口和鄭州的“兩極”布局。而海馬這種“兩極”布局,兩條腿走路的戰略,將實現海馬汽車從A級車到A0、A00的延展,并以此為契機上探到B級車平臺,加速其平臺多元化的建設;同時,海馬汽車將改變“中級車專家”的單一形象,進入商務、微越野等細分市場,逐步豐富產品序列,實現其產品的系列化。
我們相信,依靠海口和鄭州兩大基地的“南北呼應”,海馬鏖戰市場的勢力必將得到大幅增強,而肋生“雙翅”,也必然讓海馬在市場競爭的空間彈性增大,以至飛向美好“四化”。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