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蓋茨現身比亞迪M6北京上市會
王總說過,“比亞迪不但要做‘第一’的企業,還應該做有責任心的企業。”比亞迪的社會責任心不僅僅表現在關注和積極參與賑災救危、捐學資教、社會安定、支持文化體育等公益事業的社會責任上,更表現在比亞迪通過獨特的低碳技術,為解決化石能源帶來的全球環境污染和經濟問題做出貢獻,造福人類。
由于歷史和地理原因,西藏大部分偏遠地區長期處于無電狀態,社會經濟也因交通不便和電力短缺而發展緩慢。隨著青藏鐵路的開通,西藏進入了快速發展軌道,工業化建設得到了的規模開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能源短缺與社會發展的矛盾日趨凸顯,無電地區要求通電的愿望日益強烈。
西藏具有十分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尤其具有得天獨厚地理優勢的太陽能資源。在西藏建設光伏發電系統、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是解決西藏電力短缺和偏遠地區無電問題的主要方向之一。
沒通電之前,寫作業只能趴在蠟燭下面…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偏遠無電地區的電力建設,先后實施了“西藏無電縣建設”、“中國光明工程”、“西藏阿里光電計劃”、“送電到鄉工程”以及“無電地區電力建設”等國家計劃,還不失時機地爭取了多項國際合作機會,開展了多項合作計劃,如:世界銀行“REDP光伏戶用系統規模化推廣項目”等,大大推動了光伏發電在農村電氣化方面的應用推廣。繼2002年由國家發改委啟動的國內同時也是國際最大規模的光伏農村電氣化“送電到鄉”項目后,2008年3月,“無電地區電力建設”率先由西藏發改委組織示范實施,在日喀則、那曲和山南地區開始了示范項目招標,共采購戶用光伏電源系統2500套,其中那曲地區戶用光伏電源系統共655套;阿里地區戶用光伏電源系統共452套;日喀則地區戶用光伏電源系統共1393套。
高原的陽光下,工程師在安裝第一套系統
這些項目的啟動和實施,拉開了用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全面解決我國西部無電地區廣大農牧民生活用電的序幕,加快了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改善當地生產生活條件、脫貧致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步伐。
09年12月比亞迪公司高層赴西藏進行考察,西藏雄偉壯麗的風景和質樸熱情的人民給領導們留下深刻的記憶。公司希望把比亞迪先進的太陽能發電技術應用在西藏,幫助這些善良的人民提高生活水平。公司領導當即決定為藏區的農牧民專門開發一套適合游牧民族生活習慣的家庭能源系統,并慈善捐贈1000套該系統。
同時,比亞迪公司與西藏科技廳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在西藏正在籌建的自然科學博物館園區內建兆瓦級并網光伏電站及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比亞迪將在這里與西藏人民一起分享電動汽車、儲能電站、太陽能電站的“三大綠色夢想”。
家庭能源系統開發團隊緊鑼密鼓地成立了,大家仔細調研了西藏的氣候環境和農牧民用電需求,王傳福總裁親自參與了設計方案的制定,使用比亞迪先進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鐵電池儲能及LED照明技術,保證系統20年以上的壽命。3個月后第一臺工程樣機如期完成,項目組帶樣機到西藏進行實地測試,驗證效果非常理想。
第一批捐贈的家庭能源系統50套7月底順利發貨。我們選擇了納木措湖鄉作為第一個捐贈點。納木措湖鄉位于那曲當雄縣北部,面積4萬多平方公里,人口9000人,均為游牧民,逐草而居,居住分散。比亞迪的安裝小組戰勝了高原反應的巨大挑戰,圓滿完成安裝任務,并為村里培養了兩名技術員,可以定期巡檢并處理簡單故障。西藏牧區的牧民們親切地稱呼家庭太陽能源系統為“馬背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從此在追隨水草豐美的游牧途中,漆黑的夜里也有光明和溫暖。在親身感受到燈光點亮的那一刻,大家心情無比激動,通過公司的慈善事業也奉獻了我們的愛心。
比亞迪公司計劃捐贈的1000套戶用家庭能源系統,總計價值約2500萬人民幣,是2010年比亞迪慈善重點項目,體現了比亞迪公司始終以關注民生、回報社會為己任的社會責任心。
慈善事業不僅需要財富,更需要技術技創新。我們用科技創新,推動慈善事業發展,讓新能源的曙光照亮西藏高原。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