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論劍 華系車趕超日韓
本屆上海車展,自主品牌大規模推出首發新車新技術、合資自主高調參展、尤其是華系車攜帶“智慧”基因強勢登場,讓世界驚嘆中國汽車業發展之迅速!
如果中國汽車集群品牌擁有了自身獨特的品牌個性——智慧,再兼有歐系車的安全、法系車的外形、美系車的空間、德系車的動力、日系車的油耗、韓系車的價格,則“強大”之說指日可待,而以東風裕隆納智捷為首的華系車,已經展示出這樣的潛質。
華系車從進場開始,就瞄準全球車市。然而,欲稱霸天下,需首先征服亞洲!在面臨日系和韓系兩大亞洲成熟車系的抵壓下,華系車是否可以做到后發先至、在亞太三雄的論劍中一舉奪魁,需靠硬實力!
起點優勢:對人的洞察決定一切
每種車系都有其獨到的優勢,而華系車要找到市場的突破口,一個新的定義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對“人·車·生活”需求細致入微的洞察,以創新的智慧科技和服務,給予用戶購車、用車過程中的全面關懷。讓未來汽車生活更舒適、更安全、更便利、更貼心,成為了華系車新的理念及目標。
這種理念也代表著一種宣言,華系車代表著的不再是單純的制造型車企,應該是成為極富創新價值的創造型車企,眾多自主品牌正在向這個方向進行努力,且拙見成效。在上海車展上備受好評的東風裕隆納智捷,率先打造集智慧理念人車交互的新時代車型,被譽為“華系車典范”之作,在設計及功能上無論是座椅防盜、360°環繞影像、sideview系統、夜視系統等都體現出了時時刻刻為用戶著想的落地執行。
東風裕隆的智慧思考和執行,是把這些智慧科技配置都集合到了一部車中,提供最人性化的駕車感受,從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升用戶的駕乘感覺,給予全面關懷,稱得上是以人為本的“華系典范”,這種形式與創意也成為華系車競爭全球市場,比拼日韓車系的一柄利器。
客觀優勢:日系車在退步
上海車展上,日本車企表現尤為積極,但是日系車在華的銷量卻總是不能和口碑成正比,召回事件的不斷發生嚴重的打擊了消費者的消費熱情,日系車在華遭遇著巨大的信任危機。一般談到日系車總是存在著兩種相反的印象,一是節油,在油價日益飆升的時候,這可能是大部分選擇日系車消費者的初衷;二是皮薄,日系車的安全問題一直都不是讓人很放心,雖然現在已經有了比較大的改善,但是長久形成的習慣性思維也成了消費者不會選擇日系車的重要原因。
華系車要想在亞洲市場上跑贏具備深厚根基的日系車,就要做到補齊不足并且在對比其長處時不顯弱勢。現在就以日系車關注度最高的SUV車型本田CR-V與“華系車典范”納智捷作為比較。
與CR-V綜合油耗 9.5L/km相比,納智捷大7-SUV的10L/km不占優勢,但購車的朋友可以發現,CR-V的動力系統與納智捷大7-SUV的2.2L渦輪增壓動力系統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納智捷多出的0.5L油耗換來的動力遠遠超過CR-V,對城市越野愛好者來說,強大越野動力與低油耗的“對換”是一筆不錯的交易。
安全性能方面,CR-V全系車型均無特殊安全防護功能,而納智捷秉承“智慧科技”概念,在安全性方面表現優秀,360°環繞影像、sideview系統、夜視系統等均是為“安全”而生,所以僅從安全方面的特色裝備來說,華系車納智捷勝出日系車CR-V。
絕對優勢:華系“智能”完勝毫無特色的韓系車
作為日系車的學徒,韓系車的市場道路一直走得中規中矩,其品牌和產品方面總是找不出特別出彩的亮點,在國內市場韓系車一直保持重要市場份額的原因,可能就是其經濟適用。
今年3月, J.D.Power“2011年汽車耐久性調查”報告出爐,現代汽車以4倍于行業平均增幅的上升率,力壓本田、福特等品牌,在一般品牌整體排名從去年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但是,韓系車面對著日系、歐美系的優勢戰略并不能在跟華系車的競爭中建功。因為韓系車最主要的競爭手段就是價格,但在面對國內市場,面對華系車時,價格因素已經蕩然無存。
目前國內的消費者對韓系車品牌的認知是“經濟型轎”或“家用型轎車”,在中高端市場已經失去了競爭實力,華系車的首要戰場應該在中高端市場,并且有著明顯的競爭優勢,強大的IT電子智能技術以及先進的新能源利用技術遠遠的將韓系車拋在了身后,韓系車已經不能成為華系車的競爭對手。
綜合來說,華系車的崛起已然不能阻擋,對比最近的日韓系汽車,作為華系車的典范之作—納智捷都有著明顯的競爭優勢,有著充分的技術實力,等待的只是市場的認同及消費者的認可,打敗鄰里,沖出亞洲、走向全球指日可待!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