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上半年車市“最”事件
編者按:在經歷了連續幾年的高速增長后,今年四五月份全國產銷同比、環比負增長或許預示著中國汽車市場將迎來調整時期。無論是購置稅減征等優惠政策的相繼退出、北京緩堵新政的實施,還是日本地震對日系車的沖擊、錦湖輪胎產生的信任危機等等,今年上半年的車市可謂是命運多舛、跌宕起伏。本期《CAM報告》將為您細數這些影響上半年車市的大事。
最慘淡
緩堵新政拖垮市場信心
消費者關注度:★★★★★
事件回放:去年12月23日,《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正式實施,以搖號方式無償分配小客車配置指標。同時規定2011年北京機動車放牌量為24萬個。截至6月26 日,北京市共搖號產生了11.76萬個個人和單位指標,但從北京車市整體銷量看,搖出的號牌數量顯然沒有完全轉化成新車銷量,釋放率僅為30%左右。
北京車市銷售為此大幅滑落, 大批經銷商面臨倒閉或轉業。目前,最令業界擔心的是這一新政是否會擴散到全國其他一線城市,很可能會對整體車市消費信心帶來不小的打擊。
CAM點評:“是否應該搖號購車”自從北京緩堵新政實施以來就一直爭論不休,從實施到現在對車市的影響是巨大的,往日車市風向標的北京車市用“慘淡”來形容也不為過。至于是否真正緩解了北京“首堵”的現狀,還沒有明確的結論, 也并未給市民帶來顯著的感受。緩解交通擁堵必須從完善城市規劃著手,這已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因此,即使首堵的示范效應會起作用, 我們還是愿意相信每個地方政府都有處理這一問題的智慧,而不是直接照搬照抄北京的新政。
最意外
產銷“雙降”車市現疲態
消費者關注度:★★★★
事件回放: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四五月全國汽車產銷連續同比、環比雙降,宣告持續了兩年多的“井噴期”終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表示,下滑主要原因包括購置稅優惠等政策的退出、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燃油價格的不斷攀升、部分城市治堵限購政策的實施、油耗準入政策的實施以及日本地震影響等。
CAM點評:產銷下滑的原因很復雜,無論是政策的影響還是經濟形勢的變動,可以說在持續“奔跑”之后歇一歇,停下腳步休整一下,對于中國汽車行業和廣大廠商來說非常必要,這也是業內專家的普遍共識。希望所有廠商能夠借此機會調整自身的發展節奏和規劃,更加腳踏實地地取得內在實力的突破,而不再僅僅追求數字和銷量。
最無奈
油價兩次上調持續飛漲
消費者關注度:★★★★★
事件回放:為了與國際油價接軌, 國家發改委分別于2月和4月兩度上調油價,目前國內93號汽油平均價格已經達到7.5元/升,97號汽油更是突破了8元, 不少消費者都擔心國內油價不久將突破10元大關。發改委更是表示,國內油價仍未漲到位。
CAM點評:所謂的“國際接軌”使得近年來國內油價一路飛漲,雖然偶有下調,但每一次小幅下調迎來的卻是更大幅度的上調。因此,今年的兩次上調都在消費者意料之中,也是無奈之舉,畢竟車買了總不能一直閑著吧。據記者了解, 目前北京等大城市的油價已經超越了美國。未來能否真正實施公開透明的油價機制是影響消費信心走向的關鍵。
最惡劣
問題輪胎引發信任危機
消費者關注度:★★★★☆
事件回放:今年央視“3·15”晚會上曝光了錦湖輪胎天津工廠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造成輪胎出現危及消費者安全的問題。從被曝光到“否認存在質量問題”,從召回到錦湖輪胎中國董事長突然拒不承認問題,錦湖輪胎前后數次狡辯、反悔, 影響極為惡劣。而6月10日,國家質檢總局的通告讓韓泰輪胎也陷入質量危機。
CAM點評:“錦湖門”的爆發再次凸顯我國汽車召回制度的不完善以及輪胎生產標準的滯后與缺失。我國已經毋庸置疑地成為了全球汽車產銷大國,相應的法律法規必須加快制定出臺和更新換代,特別是涉及到安全問題的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生命誠可貴,絕不能拿質量問題當兒戲。
最失望
眾泰電動車自燃的警示
消費者關注度:★★★☆
事件回放:4月11日,一輛眾泰朗悅純電動車出租車在杭州街頭營運時發生自燃。這是在中國發生的第一起純電動汽車自燃事件,而調查結果是該車不能完全滿足車輛使用環境的需求,而非電池單體設計、制造方面存在的質量問題。
CAM點評:就為所有汽車企業都在熱火朝天地開展電動車研發的時候,出現了自然事故,不得不讓本就不太積極的消費熱情變得更低。希望廣大汽車企業采取更加可行的新能源研究方向,或許混合動力是當前更現實、更易被消費者接受的方向。
最矚目
上海車展再創規模記錄
消費者關注度:★★★☆
事件回放:今年的上海車展有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家廠商參展,展區總規模超過20 萬平方米,全球首發車75輛,展出車輛高達1100輛,參觀人數達71.5萬人次,無論是布展規模、展車品類還是參觀人數上都創下了歷屆車展之最。堪稱今年全球規模、影響力最大的汽車展之一。
CAM點評:在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產銷大國之后,以北京和上海車展為代表的國內A 級車展已經在規模上超越了全球四大車展,但技術水平和風向標作用何時能到達國際水平還有很長路要走。
最撲朔迷離
薩博“鬧劇”一波三折
消費者關注度:★★★
事件回放:5月3日,華泰汽車和瑞典薩博汽車公司突然簽署戰略合作伙伴協議。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5月12日,薩博的母公司世爵汽車宣布終止這一合作協議。薩博與華泰“閃婚閃離”之后僅十天, 又火速“搭上”龐大。汽車經銷商巨頭龐大集團隨后宣布出資650 0 萬歐元,認購薩博股權。而6月底龐大又宣布,國內整車生產合資的第三方合作伙伴是青年汽車, 三方將共同組建合資銷售和生產公司。
CAM點評:一波三折的薩博“鬧劇”再次讓人感受到自主品牌企業想以市場換技術的欲望,也反映出經銷商集團越來越強勢和擠入生產領域的企圖心。已經被北汽集團幾乎掏空核心技術的薩博,其實已經沒有多大價值,因此這一“鬧劇”能否有結果并不被業界看好。
最持久
日本地震重挫日系車
消費者關注度:★★★★★
事件回放: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9.0級地震并引發海嘯和核泄漏事故,在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同時,日本汽車行業也深受沖擊,豐田、本田、日產共有22家工廠被迫關閉。而這也震斷了我國日系合資企業零部件供應鏈。在部分城市,日系三大車企的主流車型優惠嚴重縮水,甚至一度出現加價銷售的情況。從6月份開始, 日系車產能才開始逐漸恢復,為了奪回失去的市場,日系車不惜拿出大幅優惠來宣告重回市場。
CAM點評:盡管日系車型的國產化率已經很高,但是由于一些核心配件仍需進口造成國內日系車銷售的大幅波動。而這給德系、韓系、美系車帶來了機遇,連續幾個月日系車市場份額不斷下滑,預計這一影響將持續到下半年。對于日系車企業來說,盡快恢復生產、奪回原有的市場份額是當務之急,盡管不容易,但憑借多年積累的消費者信任度依然很有希望。
文/《中國汽車市場》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