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技術鑄造CIVIC八世
在全球中級車市場,CIVIC是一個形象鮮明的經典品牌。基于為平民造好車的夢想,Honda將最先進的技術率先應用于此,持續進行動力、空間和安全的創新。自1972年上市,其全球累計銷量已超2000萬,八代經典延續,風靡全球近40年。
CIVIC有“公民的,市民的”之意。自誕生起,CIVIC就凝結著“將最先進的技術和最人性化的設計交給大眾消費者”的Honda理想,這正是創始人本田宗一郎“為普通市民造車”的初衷所在。
1972年,第一代CIVIC的面世恰逢良機。70年代,受全球性的經濟、能源危機影響,歐美及日本本土等汽車市場對小巧靈活的經濟型轎車需求很大。洞察先機,CIVIC被注入經濟節油、精致可靠的環保基因。憑借精準的定位和過硬的技術,上市即開創10萬的年銷量奇跡,在本土和歐美市場大獲成功,自此CIVIC全球車的偉大征途正式開啟。
永不停歇地革新先進技術是CIVIC的靈魂,因此每代車型的變化都能給消費者帶去驚喜,被公認為是最具進取氣質的中級車。在近40年的汽車發展史上,CIVIC的環保發動機、MM設計理念和安全共存體系對整個汽車行業的技術發展都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從CVCC到i-VTEC,環保動力讓全球刮目
CIVIC能在高技術壁壘的汽車制造領域中勝出,其高功率、低油耗的發動機技術功不可沒。
第一代CIVIC(1973-1979)搭載Honda自主研發的低公害CVCC發送機,1973年率先通過當時世界上最嚴苛的法規——1970年美國凈化空氣法(即馬斯基法)的排氣規定,令歐美汽車制造廠商大為驚訝。從此,亞洲也能造好汽車的看法得到同行認可。Honda也一直保持著其在低公害發動機上的世界領先地位。
CIVIC對發動機環保性能的挑戰從未停步。
第四代CIVIC(1988-1991)時,Honda引以為傲的VTEC發動機技術誕生,這被公認為是史上最成功的可變閥門機構。持續升級后,第八代CIVIC(2006-2011)搭載了迄今Honda最先進的i-VTEC發動機,在原來的VTEC基礎上加入了VTC控制系統,性能、油耗和污染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動力調節更加智能。
MM設計理念,開啟空間優化潮流
CIVIC的空間設計對行業的影響持續至今。
在第三代CIVIC(1984-1987),Honda的設計師們創造了MM設計理念,即“人類(乘坐)空間最大化,機械空間最小化”。“以MM技術為基礎,縮小機械裝置,在同樣的大小中,按照顧客的價值取向生產各色各樣的車”,充分滿足了普通家庭對空間的實用性需求。
這一理念改變了以往只偏重于動力提升,忽視駕乘者操控、乘坐體驗的設計思維,促使汽車工業設計師們開始考慮人與空間的關系。直到今天,很多新車上市宣傳中,都強調其對MM設計理念的運用。小車大空間的方法對中國這樣一個稠密的市場無疑更有吸引力。
安全共存體系,關注所有“人”的安全
Honda主張“安全共存”的理念,關注汽車社會里共同生存的、所有“人”的安全,包含車內乘員與可能遭遇碰撞的行人,也包括對不同的碰撞方式、不同車輛相互碰撞時所可能遇到的各種狀況加以分析,并找出最適當的對策,將各方傷害降到最低,形成“安全共存”體系。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Honda在主動、被動安全保護的各個課題研究上建立起領先優勢。比如,它在日本首創汽車防抱死制動系統和SRS安全氣囊系統,世界首創的汽車轉向操作系統、FF車牽引控制系統及具備“搖晃駕駛檢測功能”的Honda導航系統等。安全共存體系為每一代CIVIC提供了強大的安全保障,先進的安全技術關注所有“CIVIC人”的安全。
CIVIC從一戰成名年銷10萬到全球2000多萬的保有量,歷經八代進化更加凸顯其獨特的“市民之車”立場和先進氣質。作為中級轎車技術基準的創造者和刷新者,CIVIC一直行走在潮流和技術的前沿,演繹著與其所處時代的精神共鳴。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