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慶華:經銷商面臨廠商間的不平等
第二屆全球汽車論壇將于今年10月11-12日在成都嬌子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本屆全球汽車論壇的主題定為“從生產大國到創新強國的跨越”,以彰顯中國在世界汽車格局中的定位和由此引起的深層次的思考,集中探討中國汽車產業與全球產業格局的熱點問題、趨勢變化及其深刻影響。以下為龐大集團董事長龐慶華先生的發言:
主持人:謝謝您能夠激發我們思考的,很有啟迪性的演講,您談到了我們目前在德國的銷售商,他們的一些情況。我們現在也會趕快換一下我們的電腦,然后我們下一位演講者是龐大集團董事長龐慶華先生,謝謝!
龐慶華:首先感謝大家給我這樣一個機會在這里做演講,我發言的題目是“目前中國汽車經銷商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大家知道,中國經過幾年的汽車熱,現在正在趨緩。今年的增長會在10%以下。這個趨勢是我們經銷商和廠家所料不及。大家看到汽車市場的表現非常差,中級車有的掉價已經掉到了4-5萬塊錢,廠家使出了渾身解數,大打銷售牌,盡管如此,仍然不如人意。可以斷定,有的廠家年初定的任務都不能得以實現,那么這種趨勢是怎么造成的?這種趨勢是什么樣的狀態?我們認真分析一下我們目前在中國汽車市場上,我們分了六類:
第一類,奢侈品牌。比如說像阿根馬丁,像保時捷、路虎等等,這類品牌雖然量不是很大,但是盈利空間、加價能力都很強。有的車什么排到半年,有的車加價要加到30-50萬。
第二類,實用性品牌,也叫高新品牌。這類包括奔馳、寶馬等等,這類品牌是我們盈利的主力,無論是購買的數量還是利潤空間,售后的盈利能力都非常大,我認為這個是經銷商夢寐以求的品牌。
第三類,進口品牌。它里邊分成兩類,一個是低了,一個是批發+零售。像龐大集團有很多業務都是屬于批發+零售的業務,這樣的話我們能夠控制市場,價格體系穩定,然后又有保障,所以我認為這樣的業務應該排在第三位,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第四類,合資品牌。合資品牌里面有很多品牌是非常優秀的品牌。比如說大眾品牌,大眾品牌我們大家都知道,今年所有的品牌,大眾全掙錢,所有的,不管是進口的、國產的,還是上海、一汽都掙錢。當然我們這里邊也有些廠家是一半掙錢,一半不掙錢,還有些廠家合資品牌干脆就不掙錢,所以說這樣喜憂參半,從經銷商角度來看我認為這個排在第四是正確的。
第五類,自主品牌。自主品牌在去年以前,剛剛建好,有的自主品牌甚至還能賺到五、六百萬,但是突然一下子今年就全完了。與國家政策的導向也有關系,因為去年太熱了,國際法有些政策也取消,去的政策里面大部分受益的是自主品牌,所以造成自主品牌的日子非常艱難。
第六類,微車品牌。這個品牌損失更大,無論是五菱、長安、松花江,還是其它剛剛生產的微車品牌,我知道像奇瑞、東南汽車、北汽、陜汽,還有海馬等等這些都出了這些品牌,但是這些全部都被打敗了,現在除了五菱還在堅持,賣得還非常不錯,其它品牌都在大幅下滑。據我所知像松花江一類,可能大部分都會跌到50%以下,去年這個局面是任何人都沒有想到的,就說明市場目前的格局非常嚴酷。
在這種情況下,經銷商還面臨著廠商之間的不平等,政策的缺失這些壓力。比如說廠家給經銷商定任務根本不用商量,我想跟多少就多少,完不成任務就打你,說獎勵就獎勵,說罰你就罰你,這是不平等吧,商家和廠家押庫現象非常嚴重,有的時候甚至高達3.5倍。還有,我們經銷商在汽物權方面,我們喊了多少次,就是不平等,一授權授權一年,你想想這授權一年是意味著什么?你房子沒蓋完就到期了,當然說人家廠家做得很好,沒有說你沒到期,一年了我就給你取消了,還沒有。但是事實就是不公平,一年授權,大家想一想,我買一塊地得40年,我建個房子得多少年?而且多年堅持不改,這是國家政策的缺失。
除此之外,我個人認為,廠家之間也缺失監管機構,或者引導,政策的引導。你比如說,我們大家都知道三聚氰氨事件,是吧?大家知道我們以前建一個地多少畝?說你10畝我15畝,你15我20畝,現在還是有增長的趨勢,因為花的不是他的錢,是經銷商兜的錢,現在建一個地上億都擋不住了,有的品牌上億都擋不住了,這種現象并不是廠商所要追求的,這種攀比現象是國家有關部門的監管缺失和引導造成的。在這種趨勢下,我認為對我們中國的廠商之間的健康發展是不利的,因為對我們商家是不公平的,這是我看到的這個問題。
經銷商在這種情況下還想活下去,原來我們吃過虧了,比如說我們原來說我們的品牌管理辦法,初衷我相信肯定是好的,為了治理混亂,把這個渠道都治理好了,可治理好了得給外國人增加了機會,什么機會?壟斷的機會,這個車不加價我不進,我讓你們去打去,一打肯定漲價,這樣的教訓我們都接受了很多很多。受害的是中國的老百姓,受害的其實也是中國的經銷商,像這樣的情況,我們經銷商盡管是渾身傷痕累累,在夾縫中生存壯大,但是,我們也得活下去,我們得盡量活得好一些,怎么活?那好,那么下面我就把這個經銷商發展的趨勢再解剖一下。
第一個,我在幾年前我一再提倡集團化是經銷商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什么?因為我知道在單一區域里面,單一的品種里面可能受到的風險會巨大,因為每個市場變化都是千變萬化的。我把集團化定義為多區域、多品種、多品牌戰略,當然輔助的手段有區域買斷、品種買斷等等。我知道北京有一家比較大的經銷商,當時也記者問我說這個經銷商規模也很大,它十幾個店,我說十幾個店它也不是集團,它怎么不是集團呢?我說集團得符合這三個特征,它都在北京,不是吧,沒有多區域;第二,多品種沒有,基本上是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我說你看不夠,我就說這個,當然了,我高興地看到有很多經銷商原來都是劃地為牢,這個地方我熟,只要這兒來的品牌我都要,不愿意跨出區域,現在廠子打破了,那不行,一家壟斷那不行,這樣的話也逼著他走了出來,所以這個集團化是經銷商的必然發展之路,經過幾年的發展我看到,確實是非常明顯。
第二個,汽車文化園區的創造。大家知道龐大汽車規劃園區在大同、張家口、承德都在建,唐山也在近。汽車規劃園區沈陽也在建,汽車規劃園區它的好處在哪里?我們知道,土地在中國城市化建設中越來越珍貴,越來越稀缺,越來越昂貴,在這個情況下,有的地方給你的土地你買不起,大家今天可以比,是吧?有的土地甚至好一點的都五六百萬一畝了,你怎么能買得起?如果你要搬到邊上去便宜,指標也有,可是郊區的話,你又擔心,是吧?受到銷售商的影響,那怎么辦? 我們成立園區,讓大家共同進入,通過這種園區的進入,使我們的合力得到發揮,這樣的話,我們既能夠滿足我們價格上的需要,又滿足我們自己銷售的需要,找準了和城市結合的亮點。
最重要的是,我們從戰略上看到,我們從去年,大家都一再提一個課題叫“品牌上升,網絡下沉”,剛才品牌上升,我說了,前三個,六大類里面前三類,基本上是能夠賺錢的,后三類不能說全部賺錢,百分比很低,越往下越風險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汽車規劃園區彌補了,通過低成本擴張,彌補了一些競爭上的劣勢,我覺得這個對經銷商的發展是帶有帶動性的,在全國,將來我斷定會有很多的汽車園區會出現。
第三個,上市。上市作為經銷商上市,是一件稀奇的事,在過去想也不敢想。我坦率地說一下我在1994年去香港,是我們省長逼著我去的,說你去上市,我說我也不懂,不懂沒關系,省政府那兒有辦事處協助你,當時找了好多人。我實事求是說,當時我是16億港幣,當天晚上我就睡不著覺了,我可了不得了,我發大了,當時感覺是非常美好,從2004年就下決心開始上市。經過這么多年下來,終于到今年實現了自己的夢想,63億。上市正成為經銷商的一種趨勢,龐大、正通、中生,還有我們中進,還有中大等等這些,大家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我覺得,上市對于我們經銷商至關重要,它一個資金的支持使我們發展得更加穩定,使我們能夠應和國內網絡的快速發展,同時還預示著我們將來要走出我們,為我們汽車廠當馬前卒。
資金的支持對我們經銷商集團做大、收購、并購,包括租賃等等,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五個,我認為經銷商的服務品牌會越來越明顯,經銷商表面看都是一樣,這是廠家要求的裝備件,包括顏色、螺絲都一樣,但實際內涵不一樣,內涵里邊經銷商,我們認為像我們做的,比如說“服務之家”,里面包括足療,包括按摩,包括上網,一切應有盡有,包括我們龐大最近什么代步車,什么后市場、二手車服務、救援,這個咱們都不講了,俱樂部等等,什么上學、就醫等等。
最后,我認為廠商之間的戰略合作,大戰略合作會逐步形成。我的概念是什么?現在廠商之間合作,大家說戰略合作了,其實都是單一的,將來大集團化的這種深層次的會凸顯。我現在看到一汽集團,已經在著手做這個東西,你賣國產車,你賣過自主品牌車,我給你合資品牌車,我給你全方位的車,給你集團全方位對接,我不能讓你光啃骨頭不給你肉,我骨頭讓你啃了也給你肉,我給你紅旗,也給你捷達,但是這種確實我潛意識看出來了,將來肯定會走到一起。
綜上所述,這是我一點浮淺的看法,不一定正確,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