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對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已越來越重要,因為中國市場已開始“領跑”大眾汽車在全球的業務。
記者從一份《大眾汽車集團2003年一至三季度全球業績報告》中發現,德國大眾汽車集團今年前三季度全球范圍銷售量同比下降了1.2%,而在中國地區的銷售量持續增長了32.9%,達到49.0279萬輛。大眾汽車集團在整個亞太區銷售增長26.8%,為57萬輛,中
國市場占到了絕大部分。
記者還獲悉,著名投資銀行高盛公司的分析師在對德國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盈利情況進行了分析后得出結論說,中國市場是大眾汽車2003年上半年收入的主要驅動器,已經占了大眾汽車所報告的收入的80%以上,在上半年1.54歐元的每股盈利中,中國市場就貢獻了1.30歐元。
“現在中國的大街小巷里跑的這些掛著‘大眾’標志的汽車,數量上已經超過在德國本土的‘大眾’汽車,而且這種差距還在逐漸擴大。”一位熟悉德國大眾業務的人士對記者稱。而德國大眾汽車集團董事長畢睿德博士在日前訪滬時也表示,在中國市場上保持“領頭羊”位置對大眾汽車已經越來越重要。
大眾汽車集團在這份報告中稱:“盡管全球經濟在緩慢復蘇,但是由于歐元的持續走強、受集團新產品開發和上市的影響、以及大眾汽車巴西業務進一步虧損的拖累,大眾汽車集團2003年一至三季度稅前利潤達到13.78億歐元,與上一個財政年度同期相比下降了53.7%,全球范圍銷售量達到371萬輛,與200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
相比全球業務的低迷,大眾汽車集團前三季度在亞太地區卻取得了26.8%的銷售增長,達到了57萬輛。報告稱:“中國市場的增長功不可沒,集團在中國地區的銷售量達到49.0279萬輛,增長了32.9%。在日本市場銷售下降了7.4%。”高盛公司的分析師分析說,大眾汽車集團在亞太地區的收入第三季度上升了50%,這主要是因為來自中國的收入上升了73%。
但高盛公司的分析師還指出,一旦競爭進一步加劇,大眾汽車集團“得益”于中國汽車市場的高利潤將會下降,有可能影響大眾汽車全球業務,“第四季度的結果將顯示是否真的出現不良趨勢,這將起決定作用。”(東方早報)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