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3天壓庫8萬輛,當月銷量突破30萬,12月銷量可能更高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1月乘用車銷量30.6579萬輛,同比增長25.2%,超過今年6月的紀錄成為有史以來銷量最高月份。但數據同時顯示,11月的最后3天出現明顯壓庫。
數據顯示,11月份轎車銷售27.7113萬輛,MPV銷售1.2576萬輛,SUV銷售1.689萬輛,同比均上漲,而11月最后3天的乘用車市場銷量達全月銷量的26%~27%。對此,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饒達認為,時近年底,各車企資金相對寬松,再加上壓經銷商加大庫存量,在這兩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11月的銷量才再創歷史新高。今年6月的乘用車銷量曾達29.68萬輛最高點。
11月的超常銷量,使得饒達的預計提早一月實現,“我們原先就估計今年12月份全國乘用車月銷量可能突破歷史性的30萬輛。”他說,按照11月的趨勢,12月份的銷量將達35萬輛,全年乘用車銷量可能突破320萬輛。他預計,很多企業在12月份必然要沖擊今年最高的月銷量,因此,12月份乘用車銷量再超過11月份是必然的。
2004年有95%的企業沒有完成銷售計劃,2005年也有近半企業難以完成。饒達認為,12月份各廠家的促銷力度還會加大,持幣待購者可在12月份考慮購車。對于12月是否還會出現大量壓庫現象,他認為會比11月份稍弱,總體而言今年的壓庫現象不會像去年那么嚴重。他同時希望各企業在制定明年的生產、銷售計劃時要更切合實際,2006年乘用車銷售總量僅在350萬輛上下。
據悉,近幾年內資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明顯增多,今年將從去年的20%上升到25%,增速大大超過市場平均增長水平,但今年內資企業的產品主要為A級以下轎車。饒達預計,這種情況將在2006年繼續存在,所有的轎車生產企業在經營決策中對這種現象必須給予高度關注。
此外,饒達認為,中國乘用車的價格已經出現了較嚴重的不合理現象,以轎車為例,主要表現在A級及以下轎車價格偏低,B級及以上轎車價格偏高,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廠商將A級及以下轎車作為擴大數量、增業績和政績的籌碼,而把B級及以上轎車作為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由于今年乘用車企業利潤大幅下滑,很多企業寧可B級轎車銷量有所下降,也不肯降價,因為降價增加的銷量并不能彌補利潤的損失。“這種狀態明年還會出現,使B級轎車的市場份額進一步下降,但是C級轎車的市場份額有可能保持增長態勢。”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