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幕在即的上海國際車展,不再僅僅是車迷的節日,無數渴望擁有一輛轎車作為代步工具的普通老百姓關注的熱點更為現實:看看車展上又有什么新車問世,有沒有一款新車適合購買?放在兩三年前,這樣的期盼恐怕會被許多人視為天方夜譚。
車展臨近,新車問世的節奏繼續加快:最后有兩款中級車的主流車型值得關注,4 月16日,神龍公司的塞納20 將在杭州投放;19日,車展前的壓軸戲--上海通用公司第一款中級轎車即將問世。盡管我曾有幸對這款新車一睹為快,但是尊重上海通用對新產品一貫的保密作風,我只能透露,這是來自通用公司一款為主打國際市場(不是北美市場)而動用其全球資源開發的全新產品。其開發過程也傾注了中國工程技術人員的心血。
上海通用汽車公司總裁陳虹在采訪中對我說,我們已經站在了巨人肩膀上,現在要做的,是如何使自己成為巨人。的確,這正是今天中國汽車工業的寫照。此前,僅僅誕生五年的上海通用先后推出了中國汽車業的許多第一:第一款V6發動機的高級轎車、第一款SUV 、第一款十萬元級的家庭轎車、第一次高檔車和發動機的大量出口。陳虹說,我們在公司創立之初就有明確的目標,要做在國內領先,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這種競爭優勢要體現在汽車市場鏈的所有環節。
在中國汽車工業即將迎接它50歲生日的時候,國人大可不必對今天中國汽車的制造水平妄自菲薄。上海通用、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廣州本田等企業在其合資的外方集團中或者成為樣板工廠,或者成為質量評價最高的企業。訂單生產、看板管理、品牌專賣、融資租賃式銷售等國際汽車業先進的生產銷售模式已經開始在這些企業中推行。陳虹說,無論資金、技術、物流、采購、人才的整合,我們把上海通用的一切環節放在國際大環境中去考量。世界汽車業已經有一個世紀的積累,中國如果一切從零開始做,并不現實,如何有世界眼光,創造性地整合資源,才會盡快縮短與國際水平的差距。
[1][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