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您現在的位置:汽車動態 / 車展
    上海車展:中國汽車工業開始駛入黃金時代

    出處:pcauto
    責任編輯:mhj

    [03-4-18 14:42] 作者:蘇蔓薏


    今年4月,又一個汽車展———第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即將舉行,根據以往經驗,超過60%的觀眾為普通觀眾,而這些普通觀眾希望見到的自然是小型車。對于小型車獲得如此驚人成功的惟一解釋是:價格便宜,實用性強,這正實現了老福特的汽車理想———“平民汽車”,汽車工業的黃金時代也隨之來臨

      1885年10月,41歲的德國工程師卡爾·奔馳在曼海姆制造出一輛裝有0.85馬力汽油機的三輪車,她的妻子貝爾塔駕駛它,時走時停地開了100多公里。同年,比奔馳先生大十歲的另一名德國工程師戈特利布·戴姆勒,也制造出了一輛用1.1馬力汽油發動機作動力的四輪汽車。

      這兩名德國人共同分享了作為現代汽車發明者的榮譽,1926年,兩家以各自名字命名的汽車公司合并為赫赫有名的戴姆勒-奔馳汽車公司。1998年春天,這個生存了大半個世紀的公司宣布與美國的克萊斯勒公司合并。

      剛剛過去的20世紀是汽車的世紀,德國人宣稱是他們發明了汽車,法國人則在偶然間發明了汽車賽,美國人從整體上確認了汽車在社會上的地位,從而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福特:造就“平民汽車”

      在汽車誕生的最初年代里,只有富人才買得起這種新鮮而復雜的玩意,是亨利·福特改變了這一切。

      亨利·福特一直希望汽車可以由工人階級擁有,但傳統的制車方法只會令車價高昂。雖然當時的制車方法已有高效率的所謂流動生產線,但福特覺得這個概念可以加以改善,使汽車生產的成本大大減低,他說:“如果供應商產品的價格,不能讓我們生產成本低廉的汽車的話,那么我們只好靠自己生產配件。”福特認為,惟有自給自足,不假外求的“垂直綜合”(Verti鄄calIntegration)方法,才可改變汽車的生產模式。

      正是由于福特的這一理念,1903年成立的福特汽車公司,只經過10年時間,就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制造王國。他向國外的汽車制造商們證明了他生產的汽車不但可以行駛,而且能經得起惡劣的交通設施,但價格只有他們的1/5或1/6,甚至更低。

      最讓福特的對手們目瞪口呆的是,他的工廠生產效率奇高,當競爭對手連零件還沒來得及生產完全時,福特生產的整車已經在美國的公路上招搖過市了。他在將工作時間從每天9小時縮短為8小時的同時還提高了工人的工資。福特因此大獲成功,他的僅有200萬美元資本的公司創造了2500萬美元的利潤,成為當時無可比擬的公司。

      就在這之前,曾有許多所謂務實的人警告福特,生產500美元一輛到處能行駛的汽車是不可能的。

      汽車越來越像時裝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的滿目瘡痍,接之而來的大蕭條,使任何把汽車作為平民百姓買得起的嘗試都流產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戰后的繁榮讓郊區得到發展,使汽車業重獲新生。20世紀50年代中期,人們發現,汽車行業似乎越來越像時裝業。

      底特律每年都推出新款式,汽車制造商們的新款發布會,搞得五光十色,香艷十足,而人們總是駐足觀看,排隊購買。就像時裝業,轎車市場的細分也往往以年齡和性別為依據。各地的汽車展就像一場場時裝秀,引導著下一年的流行。

      公眾每年都需要令人激動的變化,如果一家公司車型呆板,它就將陷入銷售困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所有的汽車制造商都漸漸明白,只有“遠見”才能使公司在第二年繼續幸存下去。老福特時代沒有車型設計師,而現在,車型設計師已經處于支配地位,經常可以強迫工程師進行改動以便獲得視覺上的吸引力。

      汽車發燒友當然期待更酷的車型,然而對于汽車制造商們而言,車型設計卻永遠是個風險投資。沒有哪家制造商愿意拿著上億美元冒險,但也別無選擇,因為汽車生命中一個冷酷的事實就是:在汽車面市前18至30個月就必須對消費者的偏好作出估計。如果估計錯誤,就必須接受銷售失敗的惡夢,而事實上,根本就沒有人能準確地預計公眾到底會喜歡什么樣的車型。

      公眾開始參與進來,因為所有的新車設計都從市場調查開始,而汽車制造商們的招數開始五花八門。在展廳的展覽品上安插話筒,以便偷聽觀眾在觀看現有車型時的觀點,通過挨家挨戶的游說征求意見,以及每年發出6000萬份很長的問卷,盡管許多人的回答常常與他們的實際愿望恰恰相反。

      每年的新車如雨后春筍,今年的車身又高又短,明年就會較長較矮,在汽車制造商每年花費數億美元用于新車開發的代價下,公眾有了更多的選擇余地。T型福特車15年車型不變的舊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而老福特關于前后座空間只需“夠容納農夫的牛奶桶”的說法,也早就成了人們飯后茶余的笑料。

      小型車大行其道

      當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沉湎于就汽車款式展開競爭,并不斷推出利潤較好的大型汽車時,許多歐洲的汽車制造商卻抓住了這個非常重要的機會,他們推出了價格低廉且省油的小型汽車。

      一家美國的小公司———美國汽車公司成為了汽車工業史上最有趣的一頁。當它還在生產納什和哈德森車型時,公司嚴重虧損,而當它轉向小型的布蘭勒時,利潤一下子翻了三倍。

      在道路日益擁堵、停車位越來越少的日后,小型車受到不斷追捧。而70年代的油價上漲,更為汽車車身越變越小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75年3月,第一代大眾波羅(Polo)在漢諾威向公眾推出。在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里,波羅記載了一個非常成功的小型車的成長軌跡:前輪驅動,歷經三代產品演變,生產量達到650萬輛,位居新一代德國小型車銷量頭牌。波羅的技術發展史,更提示了汽車業的發展———特別是在開發小型車作為一種安全、舒適的多用途車方面的進步。

      此后數年,各地的國際汽車展幾乎成了小型車的專場秀。2002年3月7日開幕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日美歐亞的各大汽車制造商競相發表了新款小型車。美國福特汽車發表了將于4月在德國批量生產的小型車“FUSION”,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PSA)、韓國大宇汽車和現代汽車也都展出了新款小型車。馬自達也發表了“DEMIO”的后續車型的概念車。日產汽車也作好了迎接這場小型車大戰的準備,稱將于當年中期向歐洲市場投放新款MI鄄CRA。而最新一代的波羅也是在另外一個知名汽車展———法蘭克福國際汽車車展上正式亮相的。

    注: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1]

    發給好友 專家問答 投稿給我們 加入收藏 返回頂部



    相關文章:

    ·國人應自豪 中國汽車工業要站上巨人的肩膀
    ·原料價格高漲!南非汽車出口將受影響
    ·2003上海國際汽車展覽一票難求
    ·2003:中國汽車第50個春天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一周年 點擊汽車業關鍵詞
    ·中國汽車業競爭性市場結構已經形成
    ·入世元年:中國汽車業策略潰退
    ·中國汽車工業仍脆弱
    ·中國汽車打造3+X格局 告別散亂差小
    ·兩座大山三道鴻溝汽車企業海外上市路不通
    汽車搜索
    欄目焦點
    一级a做免费大全在线观看_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_欧美激情二区在线播放_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
    <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耥 |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色五月这里只有精品 | 久久久人成影片一区二区三区 | 小早川怜子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 中文国产日韩欧美二视频 |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