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汽車展無疑是一個中國最大的賣場,卻不是最好的賣場”,我國第一個研究汽車產業的應用經濟學博士后、國家汽車產業政策起草者之一喬梁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建議,國內汽車市場應該向美國學習,搞“汽車街區式大賣場”,打造金牌車市。
喬梁考察過世界上50多個國家的車市,比較推崇美國的車市。美國的車市完全是“汽車一條街”的概念。包括賣汽車的、賣二手車的、賣零配件的,都集中在一起。馬路可能寬100米,長度有幾公里,也可以叫做“汽車街區式大賣場”。這種大賣場在加州等后發展起來的城市中非常普遍。
喬梁認為,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目前的車市大多是“汽車超市型”,例如亞運村車市、中聯車市、北方車市等。從目前階段看,還能滿足老百姓需求,但往長遠看可能也會被慢慢淘汰。喬梁介紹,目前北京已基本有了“汽車街區式大賣場”的架子,例如南四環南苑鄉已經做起來了,完全是模仿美國的模式,注重人與環境的融合。賣場前面全是草坪,人進去感覺很舒服,利用四環綠化帶的優勢稍加改進,里面加了一條試車道,做得很好。未來德國大眾的總部都要從國貿大廈搬過去,可以肯定這個車市對全國的“街區式大賣場”會有很好的示范意義。值得稱道的是這個“大賣場”非常人性化,弄點假山,種點樹,還有高爾夫練習場。目前四環外的賣場已經建成,四環內的正在建設。
談到日本、韓國比較流行的售車方式,喬梁認為那是“獨立大隊式”,并認為這種方式在中國也沒有什么大的前途。他解釋說這與日本比較擁擠,不像美國國土那么充裕有關。喬梁最后對記者說:“所謂商氣就得把人、商聚到一塊兒。總之汽車賣場的建設是個規劃思路的問題,一定要結合好本地文化特色。尤其新興的汽車城市,可以充分發揮后發優勢,因地制宜搞‘汽車街區式大賣場’。”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