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菱虧損19億美元 三菱汽車由于銷量接連下滑,已深深陷入虧損和債務的泥潭。加上近期又有汽車被迫召回,其品牌信譽也遭受進一步的打擊。
根據上周三菱汽車發布的公司上一個財政年度(截止到2004年3月31日)的財務報告,上一個財年三菱的虧損額達2150億日元(約合19億美元),而前年三菱共贏利370億日元。同時,三菱的銷售額下降了35%,為220億美元。三菱預計今年將虧損20億美元,銷售額為200億美元,到2005年將實現扭虧為盈。
根據三菱的復興計劃,三菱在美國的汽車工廠將繼續運行,而在澳大利亞的一個
發動機廠和日本的一個轎車廠將關閉。到2007年,三菱公司的勞動力將由目前的49100人減少到38200人。
戴-克在三菱的地位將下降 4月份,三菱汽車的大股東戴姆勒-
克萊斯勒因明確拒絕向三菱提供資金支持而使三菱的處境雪上加霜,雙方的裂痕也越來越大。因此,三菱決定,如果這一復興計劃能夠完成,戴姆勒-
克萊斯勒持有的三菱股份將由目前的37%減少到23%左右。但是雙方合作開發小型轎車和發動機的計劃仍將繼續進行。
據悉,三菱汽車的第一大股東為附屬于三菱集團的鳳凰基金,約占其40%的股份。這次復興計劃所需要的資金將主要由三菱集團旗下的三菱重工、三菱貿易、東京三菱銀行等提供,同時在日本的摩根證券也將提供部分資金。
這個計劃試圖通過擴大海外的汽車銷售來提高三菱汽車的銷售量,它們計劃將三菱汽車在海外的銷售量從目前的150萬輛提高到2006年的170萬輛,主要是依靠在中國市場的增長來實現。
中國成三菱的救命稻草 與三菱在國際市場四面楚歌的境地相比,三菱在中國的形勢成了它今年唯一的亮點。三菱目前在中國還沒有整車的合資公司,但是與
北京吉普、
長豐集團和
東南汽車都有技術合作關系,歐蘭德、速跑、獵豹、
菱帥等國產車型的技術均來自三菱,尤其是歐蘭德和
菱帥等車型在中國市場的熱銷給三菱也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三菱在中國的發動機項目取得了極大成功,目前國內有
中華、
東方之子、
陸風、速跑、
中興等十多個品牌的汽車采用的都是三菱的發動機,三菱發動機在中國市場的年銷售量達30萬臺。
為挽救三菱的危局,三菱的高層近期內與長豐、東南的接觸相當頻繁,看來三菱很有可能與中國伙伴進一步加強合作。三菱將其“復興計劃”視為“最后的機會”,也許中國市場才是它最后的機會。(
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