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鼓集團接手? 1億元的投入,當地政府欲罷不能,在稍作停頓之后,選秀工作又重新開始。
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在幾經篩選后,沈陽本地一家企業———沈陽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沈鼓集團)走進了有關部門的視野。
據悉,沈陽當地政府聘請國泰君安證券公司作為此次重組工作的財務顧問,多個相關方案已經報送有關部門。
沈鼓集團創建于1934年,是目前國內風機行業重點骨干企業,是沈陽市的贏利大戶之一。目前沈鼓集團在國內大風機市場的占有率為50%左右,2002年,沈鼓集團實現銷售收入6.3億元,2003年,沈鼓集團銷售收入為8.9億元,2004年預計15億元左右。
8月9日,沈鼓集團董事長兼
總裁蘇永強先生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電話采訪。他在電話中表示,關于松遼汽車的資產重組,他也只是聽說,但目前他本人沒有接到有關方面通知,所以對此事不便發表看法。
他表示,沈鼓集團此前沒有單獨上市的計劃,也沒有聘請相關中介機構進行改制和輔導。
而對于是否會介入松遼汽車的重組工作,蘇永強認為,那是政府方面的事情,與企業經營和他本人均無關。
而上述金融辦人士認為,現在還無法斷定松遼汽車的重組動向,因為這是企業的自主行為。但他接著強調:“雖然是企業行為,但政府在這里也有個配合的問題!
松遼汽車方面對于上述事宜亦出言謹慎。公司董事會秘書孫華東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公司目前所有事項均已在相關公告中作了詳盡的披露,目前并沒有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一個可供參考的信息是,8月1日,松遼汽車發布公告稱,吳金坤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由劉興堂先生接任公司董事長職務。資料顯示,吳金坤代表上海
中順擔任松遼汽車董事長職務,任期為2002年5月至2004年12月,此時離其卸任時間尚有5個月時間。
資料顯示,新任董事長劉興堂曾任沈陽轎車廠會計,沈陽
金杯公司財務處長、副總會計師等職務,同時有著沈陽市政府產業辦公室副主任的政府官員任職經歷。劉興堂的強勢入主,被當地人士認為是沈陽市政府全面介入松遼汽車資產重組的一個明顯信號。
1億財政補貼落到實處? 松遼汽車自1996年上市后,幾度因重組而生,又因重組而死,而此次又再度面臨一個生死的關頭。
有分析人士認為,沈陽當地已經兩年沒有新股發行,市屬大多數上市公司已經喪失了再融資資格,而ST松遼幾經起伏后,其殼再度受到當地政府的重視,應在情理之中。
對于松遼汽車而言,總股本僅2.2億元左右,總資產亦不到5億元,在剝離不良資產之后,起死回生其實并不是難事。
而沈鼓集團如果能夠順利進駐,則一方面可以藉此直接進入資本市場,同時以其每年10億多元的業務收入,也將為未來的松遼汽車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該人士認為,香港天寶集團2002年之所以假道上海
中順進入松遼汽車,其中主要原因乃是看重松遼汽車的整車生產資格,而2003年重組時,松遼汽車已經將在原國家經貿委備案的汽車生產權生產者名稱更名為
中順汽車,其目的已經達到,如果后來者對此不再有要求的話,則中順退出不存在障礙。
“中順拿到整車生產資格后,如果退出的話,要價也不會太高!边@位人士總結道。這位人士還總結認為,對于沈陽當地政府而言,亦可以長舒一口氣。不僅可以把一家明星企業推向資本市場,同時困擾多年的松遼汽車問題得以最終解決,而最為關鍵的是,2003年空降到松遼汽車的1億元財政資金終于有了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