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在上海通用總經理丁磊的帶隊下,一輛輛簇新的凱越徐徐駛出了浦東金橋南廠的總裝車間,由此,通用在中國的第四家工廠、在上海的第二家工廠正式建成投產。此次新增加的16萬輛產能,使通用在中國的總產能達到了48萬輛。不過,為了避免重蹈大眾覆轍,上海通用在擴大產能的同時卻并不急于擴大產量。
包括此次正式投產的上海浦東金橋南廠在內,通用在中國已經完成四大整車生產廠(另外3家分別是金橋北廠、煙臺東岳汽車、沈陽北盛汽車)和兩大動力總成(上海浦東金橋動力總成、煙臺東岳動力總成)的生產建設布局。事實上,近年來上海通用的市場銷量在不斷攀升。2003年共銷售20多萬輛,2004年的最終銷售量為25.2萬輛,今年更將目標定為“略高于行業平均增長率”,并在前4個月實現了190676輛的累計銷量,同比增長7.2。
可盡管如此,上海通用需要那么大的產能嗎?根據有關預測,今年銷量能比2004年增長15就已經很不錯了,而增長15所需的產能也只不過為28.98萬輛,即便沒有這次的擴能,上海通用現有的32萬輛產能也已經足以應付。“擴大產能主要是為了考慮以后市場的需求,目前我們還是以銷定產,并不一定會用足這些產能。”上海通用公關部的相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事實上,通用對中國市場一直以來都寄予厚望。在接受采訪時,通用亞太業務區總裁卓亦凱曾表示,“目前汽車市場的波動屬于正常現象,在未來的十年,中國汽車工業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通用將進一步實施本土化戰略,豐富產品線,覆蓋細分市場,以具備更好的競爭力。”
此前,通用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瓦格納也在今年的《財富》論壇上表示,“中國汽車市場正進入一個持續穩定的發展階段,預計在未來幾年也將平穩保持10%的年增長率。今年,通用汽車在中國還將創記錄地推出10余款全新產品或升級產品。”
而在一位業內人士看來,擴能是“通用在中國實施多品牌全方位戰略的‘第二步棋’”,據其介紹,通用的“第一步棋”就是其之前實施的“分網銷售”戰略,當時上海通用重新布置了旗下銷售網絡,將分銷網點由之前的兩個擴大至三個,新銷售網點主要經營“雪佛蘭”系列車型。
“這次擴大產能是為了全面配合其分銷體系。”這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對于每個經銷網絡來說,必須不斷有后續車型推出才能維持整個銷售網絡的生存,由此判斷,上海通用南廠除了生產目前的別克以后,可能共線生產凱迪拉克,這次新擴的16萬輛產能很有可能就是為其以后推出的新車型作準備。”
這位業內人士肯定了通用未雨綢繆的做法,同時他認為,“提前擴大產能準備新車型可以使通用避免大眾的失誤。”事實上,早在2003年上海大眾就準備引進斯柯達生產線,但由于當初大眾過多考慮了當時的市場情況,將斯柯達生產線延后至2005年,導致2003、2004年出現了“新車荒”,最終被迫于2004年4月以后讓出了坐了20年的中高級市場銷量冠軍寶座。“斯柯達來遲了!”這位業內人士無限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