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代直到6月16日途勝正式上市時才肯透露該車的廠方指導價,但該公司顯然已鐵定會采用“價格緊貼”戰術瓜分東風本田CR-V市場。
“有現車,但是價格未定,可以先付款24萬元,等廠方指導價出來再多退少補。”昨日,以消費者身份致電現代在上海的經銷商,得到卻是這樣的回答。
業內人士認為,國產途勝2.7L排量以22萬元-24萬元的價格上市還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因為其價格將正好緊貼目前東風本田CR-V的22.78萬元-24.78萬元定價區,而后者只有排量2.0L和2.4L兩款。從價格上可以看出,在品牌旗鼓相當的情況下,途勝的高排量將占有一定的優勢。
從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傳出的五月SUV的銷售情況看,東風本田CR-V仍然占據市場銷量第一的位置,達2609臺,呈現上升趨勢,第二、第三名分別是賽弗(2141臺)和獵豹(1377臺),歐藍德排在第四位(1093臺)。可見,東風本田CR-V在中級SUV市場仍然處于獨大地位,而途勝的出現可能會成為其強勁對手。業內人士分析,從銷售數據上看,只要途勝在本月賣出600臺,瓜分掉部分市場份額,東風本田CR-V在SUV的老大位置就可能不保。
同時了解到,今年1月份途勝2.0L款在日本上市,以169萬500日元(約合人民幣13萬元)起價,銷售目標為30歲左右的中青年群體,年銷售目標為1000輛。
由于該車一再推遲在中國的上市時間,目前仍有經銷商認為,該車能否實現6月16日上市還“很難講”。業界擔心的是,國產途勝能否通過《構成整車特征的汽車零部件進口管理辦法》這道關,此前奔馳就因此被迫推遲國產計劃。
不過,昨日從北京現代公關部媒體宣傳經理孫振杰處獲悉,“6月10日,構成整車特征的汽車零部件進口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指派整車特征國家專業核定中心,完成了對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申請復審的途勝四個車型的現場復審。”
他同時表示,關于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北京現代已經通過了相關部門的認證,但無法告知更多細節。“6月16日,我們會確保途勝上市,18日左右將舉辦地方性上市活動,今年總產能不確定,在30萬輛產能的基礎上采取訂單式生產。”孫解釋道,北京現代索納塔、伊蘭特和途勝都在同一條生產線上進行柔性生產,因此調度比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