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在中國市場的產品方向將面臨一個重大的調整。在低價車領域,來自巴西子公司的Fox車是比POLO更廉價的選擇。”原大眾中國區總裁雷斯能在7月1日正式卸任之前,用一款微型車表明了大眾下一步“全新”的中國戰略。
之所以稱其為“全新”,是因為在中國的微型車領域大眾車型基本屬于空白。在公司人事變動、賄賂丑聞集中爆發的時期,大眾深化改革的觸角無疑會伸到其在全球最為重要、但表現卻日漸衰退的中國市場,其試圖通過調整產品戰略來重整河山的圖謀已經“昭然若揭”。
全面整改中國戰略
6月,在大眾汽車總部德國狼堡,一場牽涉數名高管的賄賂丑聞疾風暴雨般襲來。賄賂丑聞動搖了德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大眾的管理根基,同時也給了CEO畢睿德期待已久的“好機會”:借此推進公司的根本變革,進而調整大眾在全球范圍內的戰略部署。
大眾中國區總裁雷斯能在7月1日正式離職之前向德國媒體透露了大眾下一步的中國戰略:即考慮把比POLO更廉價的Fox車引入中國,用微型車尋求大眾在中國的突破口。
“雷斯能在今年4月份上海車展期間,就有過要向中國市場投放微型車的意向,但并沒有說是哪一款車,更沒有說明是Fox,”大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至于跟德國媒體有過怎樣的表態,現在還不完全清楚,目前也還沒有具體的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雷斯能表示大眾要進軍中國微型車市場之后不久,通用于7月6日宣布:通用汽車上半年在華銷量達到了30.87萬輛,同比增長了18.9%,市場份額由去年同期的9.4%增至10.9%。而大眾1~6月份的銷量僅為26.5萬輛,市場份額僅為9.3%,大眾保持了20年之久的市場份額領先地位,在今年半程過后首次被通用超過。
仔細觀察會發現,通用的30.87萬輛銷售量中,上汽通用五菱172368輛微型車的銷量,對通用在華業績的貢獻率達到了55.8%。通用汽車中國公司新任總裁兼總經理甘文維坦言:“通用在微型車市場取得的成績,對通用在華業務的增長功不可沒。”而大眾的中國戰略與上汽通用五菱的表現“不謀而合”。
成本問題關乎成敗
隨著油價不斷上漲,以及燃油稅、消費稅等一系列鼓勵微型車消費政策的出現,今年的微型車銷量呈爆發式增長,通用中國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微型車成了想占份額的企業的最得力武器。”業內人士認為:“這一點對目前的大眾而言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但成本問題是微型車的軟肋,更是大眾的軟肋。成本問題關乎大眾在微型車市場的成敗,更關乎大眾提高市場份額的成功與否。”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羅仲偉強調。
在成本問題上,今年以來大眾制定了一個接一個的成本縮減計劃,按照計劃,中國南北兩個大眾今年將共同削減成本41億元。截至4月31日,上海大眾宣布“降本增效”的目標已經完成了60%,CKD(全散件組裝)成本下降完成了84%,一般費用的節約完成了75%。大眾希望可以通過降低居高不下的成本來使其“輕裝上陣”。但微型車由于技術含量較少,其成本壓力主要來自于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而在這一方面,大眾似乎并沒有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據記者了解,今年3月份大眾要從中國集中采購鋼材以緩解原材料成本壓力的計劃至今仍沒有下文。
“我們的銷售人員必須了解,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見識過中國車市劇烈變化的雷斯能向他的繼任者建議:“我們必須降低成本。”大眾此前一直堅持所有生產設備從德國采購,但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也提升了成本,而通用、福特卻按照一定原則進行國際采購,甚至包括中國市場。
此外,大眾的微型車還不得不面對一“出生”就要投入“激烈戰斗”的現實。因為國內各大集團在最近一段時間已經開始在微型車領域“大打出手”:長安集團、上汽集團紛紛以兼并、收購的方式擴大微型車產能;東風集團也“不甘落后”的推出了第一款微型車……“如果生產成本問題解決不好的話,大眾的微型車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羅仲偉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