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圍繞市場的斗智斗勇,在新品迭出的2005年被表現得淋漓盡致。有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有40余款新車涌進車市,而下半年又將有20余款新車榮登國家發改委汽車產品準入目錄。
推新車對于廠商往往有三重意義:一是貫徹或轉變廠商市場戰略;二是打擊或應對競爭對手;三是廠商正常的生理周期調整。
而近年來國內汽車市場呈現出一種趨勢:隨著車型盤子越做越大,廠商新車上市或降價的效果就越來越不明顯,想要一鳴驚人也就越來越難。正因為如此,在汽車市場品牌割據加劇之時,廠商要想脫穎而出,就更需要講求手段,而在每一款新車的背后也隱現出廠商的獨到智慧。
下半年三大戰區軍情觀察
8月8日,上海大眾再次通過郵件告之全國媒體:我降價了。桑塔納平均降了1萬元,帕薩特2.8竟然降了4.6萬元。
此前專家們就普遍預測,由于夏季庫存車折舊高峰到來,以及下半年新車集中上市,老款車型將出現相對集中的降價。而接下來的一個關鍵問題是:三季度到年底的這一波新車潮究竟會給車市帶來什么呢?
中級車:衍生20萬新區間
價格競爭會由于新車的出現而形成新的平衡格局,各款車型和各細分市場之間的差距將變得更小,整體的市場價位區間會向下走。消費市場將在價格相對接近的前提下,把產品的品牌、油耗水平和服務價格作為選擇的依據,而高油耗高價格的車型生存空間將越來越小。
傳統的中級車區域(或B級車市場,現在已經概念不清),我們應該用15萬~20萬元車價來限定。今年下半年將出現以長安福特?怂為代表的一批新車。
由于?怂故褂昧舜罅啃录夹g,加之福特從蒙迪歐開始突出的德國血統被消費者追捧,它的上市,將會把這一檔次的品牌全部擠壓在20萬元以下的空間,來自歐洲特別是德國的技術淵源將成為某種口碑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