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擁有自己的國產生產線,越南前副總理阮公單很愉快。
越南將在重慶企業的幫助下,建立起該國第一條國產汽車生產線。昨天,以越南前副總理阮公單先生為團長的越南企業協會商務代表團一行10人,來重慶萬業集團考察,并決定出資15億元人民幣,收購萬業集團微車生產線。據稱,這將是我市乃至國內最大一宗汽車整車知識產權和生產線轉讓項目。
據介紹,越南方面看中的是萬業集團位于璧山青杠的一條微車生產線,包括焊接、涂裝、裝配和檢測四大生產線,以及萬業集團擁有知識產權的單排座、雙排座和箱型貨車三個車型。
此外,萬業方面還將負責協助越南方面安裝沖壓線和提供技術培訓,全部項目轉讓費用達15億元人民幣。
據稱,在獲得這些車型、技術和生產線之后,越南方面將由越南農村中小企業聯合會組織企業,新成立一家汽車制造公司,在河內投資新建一家汽車廠,投產越南國產單排座、雙排座和箱型貨車,今后還將出口東南亞地區。
按萬業集團對越南方面的承諾,該生產線在越南建成后,在越南前期生產的貨車將采用CKD、SKD(從中國進口散件組裝)的生產方式,今后2-3年內形成5萬臺微車的年產能,并且達到6%的國產化率,今后3-5年內,達到30%以上的國產化率。
重慶萬業集團是集科研、生產、制造、國際貿易為一體的集團公司,下屬企業包括重慶九龍摩托車有限公司、重慶慶龍摩托車制造有限公司、重慶璧山縣東風萬業汽車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等,產品包括摩托車系列、農用微型汽車系列、小型高速柴油機發動機、汽油機等。
買賣雙方都說劃算
本報訊 15億元收購微車生產線,對于萬業集團來說,盤活了閑置設備,獲得了流動資金;而對于越南方面來說,國產汽車產業將從引進這條生產線開始起步。因此,雙方都說,這筆生意太劃算了。
越南企業協會有關人士說,目前越南國內共有11條汽車生產線,但全部是由各個國際汽車巨頭在越南投資成立的汽車組裝廠,生產的是國外品牌的汽車。越南國內至今還沒有一個國產汽車廠家,也沒有自主品牌和國產車。
為此,越南已經制定了汽車產業規劃,要用15-20年的時間發展國內汽車產業。因此,越南方面對此次轉讓極其重視,派出了以越南前副總理阮公單先生為團長的考察團來渝簽約。
據稱,如果從國外引進同樣的一條生產線,至少也要30億元人民幣,而從萬業集團引進的這條二手生產線,價錢只有一半,但同時還獲得了擁有知識產權的車型和技術,今后生產的就是越南的國產車,相當劃算。
而萬業集團總經理助理冉冬生說,由于造車項目宣告失敗,這條汽車生產線已經閑置了大半年,而且這條微車生產線生產的產品,主要是化油器的平頭微型面包車和平頭微型貨車,由于達不到正面安全碰撞標準,這兩種產品在我國國內已經禁止銷售和生產了。對于萬業來說,這已經是廢棄的汽車生產線了。
據稱,在轉讓這條生產線之后,由于越南國內目前還沒有零部件產業,所需要的零部件還將全部從重慶進口,估計今后每年的交易額將在15億元人民幣左右。
萬業為何退出造車行業
受困汽車產業政策 資金鏈也出現問題
向越南轉讓微車生產線,從本意上來講,萬業集團是并不情愿的。事實上,自從2001年進入汽車制造行業以來,由于受困于國家汽車產業政策的調整,以及集團內部在資金鏈上出現了問題,導致萬業集團去年被迫退出了汽車制造業。同時,這也宣告了重慶摩幫第一個造車項目宣告失敗。
重慶萬業機車制造集團總經理袁明稱,以摩托車制造起家的萬業集團,在重慶摩幫中,第一個進入了汽車制造領域,并且曾經走過了一條曲折的道路。
據介紹,早在2001年,萬業集團就采取私人承包方式,租用了瀕臨破產的四川綿陽朝陽廠,下線了幾百臺微型貨車后,由于種種原因,在損失了數百萬元之后,被迫撤離了四川綿陽,撤出了朝陽廠。
此后,萬業集團又購買了重慶長江電工廠的一條汽車生產線,在璧山縣青杠鎮投資1億多元新建了微型汽車生產廠,首批產品于2003年10月份投入生產,當年11月份下線。
然而,在生產了幾百臺“萬業”牌和“嘉陵”牌微型貨車之后,萬業碰到了汽車產業壁壘。
去年7月1日,國家汽車產業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明確規定:新建汽車生產企業的投資項目總額不得低于20億元人民幣,其中自有資金不得低于8億元人民幣,同時要建立成品研究開發機構,且投資不低于5億元人民幣……
這些條款大大提高了汽車制造的準入門檻,與此同時,萬業集團內部資金鏈又出現了問題,融資困難,熬到去年最終被迫停產。
在成功轉讓了廢棄的汽車生產線之后,萬業集團將全力轉向通用電機的生產。昨天,記者從該集團獲悉,由該集團研制的輕便型通用電機即將下線,其價格只有日本同類產品的八分之一,萬業將發動價格戰,攻占國內通用電機市場。
所謂通用電機,是指使用汽油或者柴油的發電機,這類產品可以使用在野外探險、旅游、科研以及家庭中。